周寿臣(1861~1959) 周寿臣,原名长龄,字寿臣,广东新安(今深圳)人,出生于香港。清同治十三年(1874),随第三批赴美国留学的幼童唐绍仪、梁如浩等赴美就读。光绪七年(1881)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肄业。同年因美国政府禁用华工,他与留美就读的幼童奉清廷之命集体辍学回国。 返国后,被...[详细]
周秀珠(1910~1970) 周秀珠,女,曾用名周冷波、王宝琴,广东番禺人。童年在香港读书,后因家贫失学,到工厂做童工。 民国14年(1925)6月,参加省港大-。后与-工人回到广州,坚持斗争。翌年,参加共青团。其后出席省港青工大会,被选为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会筹备委员。是年9月,省港劳动...[详细]
广东普宁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教授。曾下过乡,当过公社资料员、政工员。历任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广东省科协专职副主席、党组书记,广东省湛江市市长。现任中共广东省茂名市委书记。中共-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详细]
周镇江 广东省廉江市人。1951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8年复员,在廉江市安铺镇体委任秘书。1958年,他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发动和组织群众,建设具有游泳池、跳水台、灯光球场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技术水平,为省队输送青少年运动员,为实现“体育之乡”创造了条件。1960...[详细]
周址,字之础,广东开平人,1890年生。黄埔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因成绩优异被选送入北京陆军大学第三期。 1925年南下广州投奔革命政府,任党军第一旅三团八营中校营长,以后充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纵队独立团上校团长。第二次东征中因功先后升任独立第四师副师长、少将师长。...[详细]
朱晖日(1892~1968) 朱晖日,字步云,广东台山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4岁入台山县城高等小学读书,在校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光复台山之役。 民国元年(1912),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学习。毕业后回到广东,在粤军第一师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过讨伐陆荣廷...[详细]
朱荣(1918~1990) 朱荣,原名醒良,广东增城人。民国26年(1937)参加中共领导的救亡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广州市委青年委员会委员、市委组织部干事。民国27年组织创建了广州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并担任书记。广州被日军侵占后,转移到西江地区,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中共总支...[详细]
安关峰,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参与或指导广园路建设公司负责工程、广州亚运城工程、新客站工程、污水系统查漏补缺项目、地铁三号线、五号线、六号线等20多项工程的技术工作;组织向中国科协、广东省科技厅等单位申报课题20余项...[详细]
蔡东青,1969年4月出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文化程度大专。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山大学EMBA。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创业,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经过13年的艰苦创业,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的民营企业家,走出了一条当代青年闯新路、创新业的成功之路。...[详细]
蔡康,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院长。2010广东十大创新人物。长期从事电信网络发展规划研究、电信技术产品研发等工作,在IP宽带网络、下一代网络、3G移动网络等领域具有很高造诣。研发的“程控交换系统用户接口电路板”和“移动通信网络操作维护管理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带领研发团队在移动、宽带、互联网、融合通信...[详细]
蔡素屏(1897-1928) 出生于海丰县鹿境乡一个富商家庭,是彭湃烈士的妻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丰一区妇女解放协会主任,县妇协第三届执行委员。1928年9月份19日因叛徒告密被伪民团围捕,同年9月21日在海丰县城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壮烈牺牲,时年仅31岁。 信息来源:中华...[详细]
陈淡浦(约1817—1876)陈淡浦,南海丹灶良登村村尾坊人,自小对机器有兴趣,年轻时在西樵办机器手工作坊,制作铜纽扣出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广州十三行豆栏上街开办“联泰号”机器小作坊,制作纽扣、缝衣针等小五金,兼接各式机械维修业务。 战争以后,国外轮船频繁出入广州,陈淡浦借常到外国...[详细]
陈公侠1896年出生于南海县横江墟上良村(今丹灶镇上良村),排行第十。祖辈经商于广西梧州,家境殷富。他自幼聪慧,敦品勤学,研诗习书,广涉经史子集。1912年春考入广东陆军小学第六期学习。第六期学员人才济济,他与张发奎、薛岳、叶挺、李汉魂在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继而又考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详细]
陈洁(1922-1949) 广东省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浙东纵队,1942年精兵简政时,响应组织号召暂时回家,1944年再次入伍,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7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牺牲时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文工团团员,时年27岁。 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参战部队顶着严寒和敌人在前...[详细]
陈梦吉,为清末广东民间第一状师,四大讼师之首,其功力与智慧已被岭南民间视之为神了。陈梦吉,为清代广东顺德人士,是南宋陈凤台第七子陈仁翁的后裔。传说自幼经历已十分传奇,刚出生时竟然不哭不闹,家人都以为天生聋哑,后经高人教化,其过人天赋、才华横溢渐渐显露。后来在广州城成为传诵一时的“桥王之王”。 ...[详细]
陈翘,著名舞蹈家。又名陈霭翘,1938年11月生,广东潮安人,中共党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南方歌舞团艺术指导、一级编导,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陈翘1949年从事新文艺工作,先后在汕头文工团,海南歌舞团,广东民族歌舞团,任舞蹈演员和编导。1955年至1959...[详细]
陈少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唯一传承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刺绣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荣获第一届(亚太...[详细]
陈舜仪,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城一户商人家庭。4岁时过继给三叔母为子,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1921年陈舜仪以优异成绩考入陆安师范学校。同年5月,留学日本返回海丰闹革命的彭湃,组织“社会主义研究社”,开始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陈舜仪深受其影响,与...[详细]
陈桃川(约1854—1945),陈淡浦之第六子,自少随父在“联泰号”学艺,成年后其机械制造技术甚精。陈淡浦病逝后,与其兄陈濂川一起继承“陈联泰”并将之光大,约光绪六年(1880年)制造的第一艘国内民族资本工厂生产的蒸汽机拖轮“江波号”下水航行,后又造出江汉、江阴、江永、江电、江飞、江苏、江利、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