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贤 [清][公元1789年-1850年,孙中山祖父]

  • 孙敬贤(1789~1850)孙中山祖父。 中山翠亨村人,早年读书,12岁丧父,以承继祖田十余亩为生。23岁娶妻黄氏,生子孙达成、孙学成、孙观成。迷信堪舆之说,常登山察看地形,与杨启文所养来自惠州龙川之风水先生钟盛扬常相往来,并请其为亡父寻找风水佳地。1817年秋,以长子孙观林(即孙达成)的名...[详细]

孙茂成 [清][公元1820年-1878年]

  • 孙茂成(1820~1878)孙中山堂伯父,孙瑞英裔孙。 20岁后到南蓢墟以做卖粉果为生。清咸丰六年(1856),捐款1大圆赞助翠亨村北极殿第三次维修。清同治二年(1863)和清同治三年(1864),参加孙达成兄弟批耕祖尝山荒合约签订事宜。清光绪四年(1878)病逝,享年59岁。夫人林氏(18...[详细]

孙裴谷 [公元1891年-1945年]

  • 孙裴谷(1891―1945),号裴谷山人,原籍揭阳京冈乡(今属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出生于榕城。 孙早岁从名画家杨柳芳、林亦华习画,与林天均、王逊等同窗。时海派画风传入岭东,裴谷因而也研习黄慎、任伯年的人物画。在榕江师范毕业后,应陈颉龙之请,赴新加坡端蒙中学任美术教员;继而筹办星洲美术学院,...[详细]

孙秋绮 [公元1871年-1912年]

  • 孙秋绮,孙中山的妹妹,同治十年七月十九日(1871年9月3日)出生于翠亨村。与同县榄边乡西江里村旅美华侨林喜智结婚,生女林耀梅(林耀梅曾作孙中山、宋庆龄的近身随从,照料他们的起居生活)、子林帝镜(又名林镜)。民国元年(1912)4月18日,孙秋绮病逝,享年41岁,葬西江里村大林山。 ...[详细]

孙穗芳

  • 孙穗芳(1936-)孙中山孙女,孙科与严蔼娟的女儿。 1936年3月19日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八女中。1959年肄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1962年肄业于香港大学商业学系。1965年与王守基结婚(后离异),生子王祖荣、王祖耀。1966年11月,第一次和父亲孙科在台湾相见。196...[详细]

孙穗芬

  • 孙穗芬(1938~)孙中山孙女,孙科与垒的女儿。 1938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1955年在香港高中毕业,后考入台湾民航航空公司,成为该公司当时最年轻的空姐。1957年1月5日,与美国飞机驾驶员孙康威结婚(后离异),婚后生下三子:孙忠仁、孙忠杰、孙忠伟。1962年移居美国。1978年获美国亚...[详细]

孙穗华

  • 孙穗华(1925-)孙中山孙女,孙科与陈淑英之女。 中山翠亨村人。1925年3月18日在上海出生。毕业于美国史密斯大学。1981年,回国参加宋庆龄的葬礼,并随同护送宋庆龄骨灰回上海安葬。改革开放以来,多次应邀回国参加纪念辛亥革命、孙中山和宋庆龄诞辰的重大纪念活动。虽身处海外,仍心系故乡经济文...[详细]

孙穗英

  • 孙穗英(1922~)孙中山孙女,孙科与陈淑英的长女。 中山翠亨村人,1922年1月16日出生于广州。毕业于美国卫里斯莱大学。1981年,回国参加宋庆龄的葬礼,并随同护送宋庆龄骨灰回上海安葬。改革开放以来,多次应邀回国参加纪念辛亥革命、孙中山和宋庆龄诞辰的重大纪念活动。虽身处海外,仍心系故乡经...[详细]

孙尊贤 [清]

  • 孙尊贤,孙中山堂伯祖,孙瑞英裔孙。其父为孙恒发,祖为孙殿侯(孙中山十四世祖孙殿朝之胞兄),高祖为孙逈千。曾到宁波做官数年(一说在浙江做茶商),后因不满官场腐败回乡。1854年8月,经公尝管理者孙达成手,向公尝交银23两5钱1分。1856年翠亨村第三次维修北极殿时,担任首席值理。1863年和186...[详细]

苏社友 [公元1890年-1927年,革命烈士]

  • 苏社友,男,1890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地主民团和“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桃溪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到桃溪山,因被人出卖而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21日,在桃溪村边白沙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37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详细]

苏世 [公元1907年-1928年,革命烈士]

  • 苏世,男,1907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地主民团和“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桃溪反围剿”战斗,突围后撤退到肇庆,在肇庆至广州的渡轮上被敌人搜捕,他跳下西江游到岸边,跑到七星岩附近时因受枪伤被敌人逮捕。1928年被敌人杀害于肇庆梅庵,牺牲时...[详细]

苏五 [公元1902年-1927年,革命烈士]

  • 苏五,男,1902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桃溪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后因被人出卖,在桃溪山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21日,在桃溪村边白沙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25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唐季珊

  • 唐季珊,祖籍广东广州府香山县唐家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近代上海商人,是近代上海著名茶商唐翘卿的儿子。唐翘卿所创立的华茶公司是近代中国华商最大的茶叶出口公司,唐季珊曾留学英国,见识多广,又富于商业手腕。因此华茶公司在唐氏父子努力经营下,很快就壮大成为中国重要的民族企业,唐季珊更因此博得“茶...[详细]

唐翘卿 [公元1841年-1925年,近代上海著名茶叶商人]

  • 唐翘卿(1841—1925),族名高亮,字国泰。广东广州府香山县唐家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人,近代上海著名茶叶商人。 唐翘卿经十余年辛勤工作,由学徒、跑街升至坐茶庄,因常到各省产茶区洽谈茶务,使他不仅熟悉茶叶商务,并精通制茶工艺。 清同治六年(1867),唐翘卿在九江自设“谦顺安”...[详细]

唐少彬 [公元1893年-1927年]

  • 唐少彬,原名木生,1893年出生于四会县三区(今大沙镇)黄岗乡格江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那年,父母送他上本乡一所私塾读书。那时,他由于家穷,只好半天读书,半天在家劳动。 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广东各地农 动蓬勃发展,邻县的广宁出现了农民纷纷起来办农会、建农军,打倒封建势...[详细]

王邦畿 [清][公元1618年-1668年,岭南七子]

  • 王邦畿(1618—1668),字诚斋,明隆武元年(1645)举人,绍武时以荐官御史。桂王即位于肇庆,邦畿舍家从之。桂王西奔云南,追随不及,避地顺德龙江。晚年礼僧函是于雷峰出家为僧,法名今吼,与程可则、梁佩兰等,结兰湖社,合称“岭南七子”。 著有《耳鸣集》。有子王隼,亦出家为僧,取名古翼。  ...[详细]

王彪 [公元1923年-2000年]

  • 王彪(1923——2000),又名王士光,东莞厚街西元村西门巷人。1937年6月参加革命,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8月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战士、班长、政治服务员,第三大队政治指导员,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在东莞、宝安、惠阳、博罗等...[详细]

王炳耀 [清][汉字标点符号的创始人]

  • 王炳耀,(生卒年不详),东莞人,著名学者。汉字标点符号的创始人。 我国的古籍向来没有标点符号,往往引起文字含义上的混乱与错误。王炳耀根据我国传统的断句方法,吸收外国的新式标点符号,经过反复研究,在1897年提出了他草拟的十种标点符号:“,”为读号,“.”为句号,“。”为节号,“v”为段号,“...[详细]

王河

  • 王河(1920——),原名王思荷,东莞厚街西元村西门巷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厚街支部组织委员。1937年9月至11月在东莞中学读初一,后调到高埗开展党的活动,任中共高埗支部组织委员。1938年至1949年,历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妇女部长、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工队中共支部书...[详细]

王华生 [公元1914年-1991年]

  • 王华生(1914—1991),原名清华,字达泉,梅县松源寺边村人。 16岁念完小学,因家贫不能升学,随父亲王泮春到潮州当学徒。由于老实勤快,且学会一手好算盘,2年后代父做“行江”(替老板外出购货的店员),1934年在一家旅馆当账房,接触社会,看到许多不平和黑暗现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