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焕陶,1910年出生,湖南省浏阳县人。字诚中,号泽之。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 1929年5月,涂焕陶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1师(师长陈诚)下级军官。 1933年2月,涂焕陶任第59师175旅349团1营3连上尉连长。 1933年9...[详细]
涂西畴(1913年6月—2007年2月),辰溪县后塘瑶族乡人,著名的经济学家、革命家、教育家,研究生导师,区域经济学的首创者,湖南和平起义军事策反领导小组副组长,湖南省荣誉社会科学家。解放后历任湖南大学教务长、湖南财经学院院长等职,他身居高位从不徇私,传为美谈。 涂西畴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家,为...[详细]
王朝垠(1936-1993),原名王朝银,又名蓝宇,永兴县高亭乡人。《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家。 幼时,母亲早逝,留下朝金、朝银两兄弟,父亲开一小饭铺维持生计,给孩子们的取名带上了金字银字,希望他们改变贫穷的命运。“文革”破“四旧”,别人开玩笑说:“朝银他这名字有拜金主义的味道...[详细]
王调兵,男,汉族,1987年3月出生,高中学历,生前为湖南省邵东市公安局水东江镇派出所辅警。自2016年担任辅警以来,他遍访全村532户,遇见村民有任何困难都第一时间施助,真正做到警民亲如一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顶着大风、淋着冻雨,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202...[详细]
王汉中(1963.12.27-),油菜遗传育种学家。湖南涟源人。1980-1990年就读于华中农大,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油料指导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菜遗传育种团队首席专家。 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等重点项目(课题)20...[详细]
王和生,1885年7月3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官渡区官渡乡金塘村。他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长大后与胞兄合伙做生意,阅历丰富,秉性谦和,颇受邻里敬重。他虽为生意人,但十分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与进步人士的频频交往中,王和生的思想得到飞跃、升华。1926年,经张启龙介绍,王和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年...[详细]
王湖,又名王文英,湖南省武冈县荆竹区洪茂乡蓼东村桃冲(今属洞口县)人,1900年3月22日生。他的父亲系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王湖的诗文造诣,得力于父亲的熏陶培养。他6岁入私塾;11岁进观澜小学;14岁考入蓼湄中学;18岁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1年春,王湖的父亲因指责在县里任财...[详细]
王静成,原名少球,1902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大光乡光华村一户贫苦农家。因是独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父亲送他读书,希望他将来出人头地。然而,王静成读书十几年,未见有成,于是改业从商。23岁那年,他开办光华酒糖作坊,成为一位年轻的小老板。他把这作坊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希望,每天起早贪黑,核计引进原料,...[详细]
王兰(1890—1950),字开渊,号香祖,郴县吉阳乡土坡洞人(今北湖区华塘镇)。民国初年(1911)王兰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兼学西洋画。毕业后,到衡阳基督教会学校教书。1928年在上海望志路创办香祖书画社。 王兰擅长于国画,他创作的国画中西风格相结合,兼吸取西洋画之长。他的工笔画精...[详细]
王龙文(1864~1923),派名代仁,字泽寰,号平养居士,叉号髯俯,补泉,&峰县三塘铺镇人。光绪廿一年(1895)以一甲第=名进士及第,俗称“探花”。为官京师时,尝慷慨上 书 言天下事,颇有长儒之风。庚子(1900)之变,附和义和团,力主灭洋。后清廷失败,迫于议和压力,杀戮或革除主战者,他被夺...[详细]
汪起凤,1893年生,我市芦淞区曲尺乡(原湘潭县东一区八叠乡)人。她原名叫董桂贞,17岁那年,因嫁到本乡大地主汪连山家做大媳妇,便更名汪起凤。1917年,她丈夫汪冬益得急病而死,留下她和一双幼小的儿女。汪连山是个刻薄寡恩的人,他见大儿子已故,为保住家产,多次逼她改嫁。起凤为摆脱羁绊,争取独立,不...[详细]
王尚同志生平(1921-2008)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第二炮兵政治部原主任王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6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王尚同志1921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大云乡长青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详细]
王淑兰(1896—1964),湘潭韶山人,中共党员,毛泽民(毛泽东弟弟)的第一任夫人。 1945年5月,王淑兰同中共地下党员范卓(汝城人,1889—1974年,曾任临武县委书记、郴州行署副专员)一道,从桂阳步行到临武,自己谋生,做党的地下工作。当时,二老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一天,王淑兰和...[详细]
王天曙(1866~1900),字翼之,沅陵县十二都(今白田乡)人。家殷实,少年倜傥不羁,好抱不平,年长更富才气,通金石之学。光绪年间举贡生,后被举为候选训导。 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王天曙在武汉结识林圭,倾谈时事,同感清廷腐败。不久,二人约游上海,巧遇秦力山、唐才常等忧国忧民志士。是年...[详细]
王远泽(1929-1995),笔名王少颖,永兴县柏林镇茅屋里村人。 年少时家贫,8岁时入私塾念书,聪慧好学,头脑灵活,是班上唯一没有挨教书先生板子的学生。小学毕业后,在母亲力主支持下,考入省立三中。中学阶段正值国难当头的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学校东搬西迁,由于家贫交不起学费,面临缀学的困境,幸得...[详细]
王岳斌,湖南省衡南县松柏乡人,1899年4月1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他小时候只读过两年私塾,后到衡州中学当校工,利用工余时间读书自学,学业很有长进。1920年,他入湖南第一纱厂当工人,与工友团结互助,并参加了黄爱、庞人铨组织的湖南劳工会,成为早期工人运动的参加者。1922年,由郭亮介绍,加入青年团...[详细]
王月贞,又名悦贞,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城。曾就读于常德育德学校,后考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她在长沙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王月贞被公推为常德旅省学友会回乡宣传团委员。回到常德不久,她和一些进步学生协助共青团常德特别支部,成立了“湖南雪耻会常德分会”。王月...[详细]
王育根,1909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溪口镇白岩村。 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历任飞行员、小队长、中队长。1943年3月,中美空军混合团成立,美军上校摩斯任司令,王育根先后任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中队长、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1944年3月,王育根率空军第一大队即中美空军混合团轰炸机大队从昆明...[详细]
王振渚(1878~1951),字季凫,苏仙区良田镇铺下村人。弱冠考取秀才,名列榜首。不久科举废,因家贫,设馆于良田两湾洞,有人讥之:“我们每年拿几十担物谷,可以养老你。”王一气之下,愤而投笔从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广东陆军将弁学校。毕业后,派充广东新军排长,与赵伯先、黄兴、倪映典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