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鹏(1984—)世界顶尖级职业自由搏击运动员。苗族,1984年8月28日生于湖南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周志鹏于1999年进入湖南省拳击专业队试训,2002年7月获全国青年组拳击锦标赛第一名;2004年8月获中朝军队拳击对抗赛冠军。2005年6月参军,进入解放军八一拳击队,不久到解放军西安通信...[详细]
徐鹤(1902-1929),名传彝,字伯蒸,号秉初、天赐,耒阳余庆龙陂人。1923年肄业于长沙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赴广州农 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0月,经中共湘区委员会分派,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回耒阳,秘密从事农 动。1926年春,在龙陂徐家创办耒阳县第一所农民夜校...[详细]
祝方明(1965—)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高分子化学研究专家。苗族,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人。1984年考入湖南吉首大学化学系,1988年本科毕业。1990年考入湘潭大学化学系攻读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后考入中山大学攻读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毕业留校。2001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做...[详细]
朱汉民 1954年7月生,湖南省邵阳市人。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与教学,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遴选为校级、部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被湖南省委、省政授予“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担任的学术兼职有:国际儒联理事、中...[详细]
覃子斌(1891—1944),湖南大庸县关门岩乡,今张家界巿永定区关门岩乡三潭坪村人,土家族。家境贫寒。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清军抓去编入新军。辛亥革命时刺杀队官后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被选送到云南讲武堂学习,1918年返湘参加湘军。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连长,转战武汉、郑州等地。1930...[详细]
邹统鲁 字大系,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桂王称号,授中书舍人。 《明世说逸编》十卷,是编采有明一代逸事,仿《世说新语》原目编次,本名《明世说补》,后见其友江有溶著有《逸篇》一书,遂次第补入。更以今名。《四库全书》存目著录,易名《明逸编》。相关院校: 石鼓书院...[详细]
邹云彪(1861—1917),株洲县龙凤人。曾在清军任长门炮营哨官,后官至武功将军,赐封三代。1911年,任延平协兼带两营。是年秋,革命军武昌起义,举义旗响应,为光复福建立下首功。历任福建省水陆总司令部参谋、福建省西路警备队统领、闽西警备司令,晋升陆军中将。1917年6月,病逝于官署。...[详细]
左漠野,原名左铁铮。1913年生,湖南岳阳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3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新中华报》、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新华日报》华北版编委、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研究部部长、新华总社对蒋管区广播部主任。1949年春天进入北平,任北平新华广...[详细]
白安民,号云亭,别号署云山人。1918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城关镇的一个贫民家庭。自幼酷爱作画,少年时代,在石门二中师从山水画家蔡孟吾,后考入长沙市华中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毕业。任-军19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用美术进行抗日宣传。其后五年,先后在石门临澧等县小学教美术。1943年,任《前卫日报》...[详细]
蔡锷,(1882-1916) 云南军政府都督,讨袁护-第一军总司令,上将军。 湖南邵阳县(今邵阳市大祥区)人,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邵阳县亲睦乡一贫寒的农家。5岁随父母迁居武冈县山门。6岁入私塾。10岁读完“四书”、“五经”,能写流畅的文章,被誉为“神童”。13岁...[详细]
蔡 伦 ( —121) 东汉湖南耒阳县人。字敬仲,生年不详。明帝末年入宫充宦官,中历小黄门。和帝时,为中常待,开始参预朝政。曾任主管宫廷御用器物制造的尚方令。 以前,人们用缣帛或竹、木简写字。“缣贵而简重,不便于人”。至西汉...[详细]
蔡申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起义部队师参谋长,红15军军长、4军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军委副主席、彭杨军校校长、第25军军长等职。其革命生涯虽短暂但轰轰烈烈,成为了革命事业中永恒的丰碑。 1906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 ...[详细]
曹瑛(1908—1990),湖南平江梅仙镇人。字湘仲。曾用名石磊,张慕良、钟真才。武昌中山大学肄业。 生平简介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在岳州第三联合中学转入中国共产党,做学生运动,被追捕。曾任岳阳市 副主席,1927年被派到开昌中山大学读书,复在粤汉铁路做学竽和工人运动。...[详细]
曹邦福(1867~1898),清同治六年,出生于合口东北的高桥(今双龙村)。父大仕读书识礼,很有民族气节,对腐败的清0深恶痛绝,生三子、两女。邦福居长,在其父的影响下,他心灵深处埋下对官府乡绅仇恨的种子。 蔡昌显(1860~1898),清咸丰十年,出生于合口东北的蔡家河(今澧阳村)。...[详细]
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晋南平人。曾祖车浚,为三国吴会稽太守,以郡饥求赈,为孙皓以欲树私恩罪所杀。父名育,是南平太守王胡之的主簿。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车胤“囊萤台”遗址在公安县斗湖堤镇曾埠头乡,现在原遗址...[详细]
陈 赓 (1903-196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 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一户殷实人家。自幼受军人出身的祖父熏陶,立下“富国强兵”志向。1916年入湘军当兵4年。1921年起,在长沙铁路局工作、自...[详细]
陈白一,1926年9月6日生,邵阳市云水铺乡人。中国著名国画家、工笔画家。他原名陈倜,因崇拜齐白石、陈抱一因而改名“白一”。16岁时只身到耒阳县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艺术班就读,1946年插进湖南华中高级艺术学校,师从陈国钊,学习临摹石涛、石溪等人画谱。毕业后分别在几所学校教过美术,担任过湖南省农业...[详细]
陈伯丹名景枫,亦名树寒,号伯丹,又号默丹,张家界市永定区大庸所乡水溪头人,后徙居市区永定镇沿河街,是张家界清末民初时期最有名的画家。举凡今日永定城中的书法晚辈、没有哪个不知道陈伯丹的。 ...[详细]
陈聪谟,字心察,后改为星槎。1925年入黄埔军校三期步兵科,于1926年1月毕业,经再次东征,二次北伐,在武昌中央军校、湖北农民讲习所任军事教官;抗日战争中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历任-排长、营长、团长、旅长、警卫部队总队长、湖南石门县长等职;于1972年12月17日病逝香港,享年66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