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濬(1825年—1897年),字石泉,号镜涵,别号壶天老人,晚清军事将领,湘乡县神童乡丰乐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西阳镇)人。他自幼聪慧,身材魁梧,臂力过人,二十岁跟随道员罗泽南读书,二十五岁补县附学生员。 太平军兴起之后,他追随左宗棠、曾国藩等创办湘军团练出身,授予训导、教授等职...[详细]
杨健(1764-1843),字鳣堂,号刚亭,湖南衡阳江人。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嘉庆元年(1796)成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乡试副考官,监察御史、廉州知府、布政使、巡抚等职。曾两任湖北巡抚,分别是道光六年十二月和道光七年(1827)。道光十年(1830),被降职回家。道光二十三年,杨健病逝,葬于衡阳城...[详细]
杨王鹏(1886-1916),复姓杨王,名鹏,字子鬯,湖南湘乡县三坊花桥(今属梅桥镇丰城村)人。 1886年农历十一月初四生于一个破落文人家庭。杨王鹏少时聪颖,思想异于常人,每有所思则发感为诗歌。且性格倔强,富于反抗精神,对其父的封建礼教十分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非常愤慨。感于中华民族危机...[详细]
杨勇(1989-2012) 男,23岁,湖南沅陵人,生前为沅陵县消防大队合同制消防员。2012年10月6日,常吉高速官庄段发生油罐车0,杨勇在扑救中壮烈牺牲。2012年10月8日,杨勇被公安部批准为烈士,并被湖南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详细]
彦晰,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人。 曾在节目《解放西路 》、《张口就来》、《节奏生活》、《旅游中国》等栏目担任主持人。2013年出演《新京华烟云》被评最美锦儿的扮演者。 2014年,在电影《六扇门之忠义烽火》中饰演女主角李英姬。 2015年4月...[详细]
姚宏业(1881—190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字剑生,湖南益阳下梅塘(今益阳县欧江岔镇北平村)人。1904年赴日留学,设路矿学校,首倡保护路矿主权,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旨在禁止中国留学生活动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在上海与秋瑾、于右任租屋开学,...[详细]
姚劲波外文名:MichaelYao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益阳出生日期:1976年职业:五八分类信息公司总裁及CEO毕业院校:中国海洋大学主要成就:创建易域网论坛、万网副总裁、创办五八分类信息、创办学大教育并在纳斯达克上市、代表作品非你莫属BOSS团成员58同城总裁兼CEO,2009年度互...[详细]
易本羲,(1887-1911),字曦谷,别号竹心,笔名羲皇正胤,湖南湘乡县十都大坪(今湘乡市潭市镇大坪村)人。 东皋书院肄业,1903年入长沙武备学堂,黄兴在长沙创办的明德学堂、经正学堂,以教书为掩护,宣传革命思想,筹组革命团体,策动反清起义。年仅16岁的他到长沙不久后即追随黄兴从事民主革命...[详细]
游林,1968年(猴年)生,湖南省邵阳人。现任武汉猫人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董事局主席。2001年12月,武汉大学商学院MBA研究生班毕业,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武汉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执行委员。国内率先倡导“内衣时尚化”概念,并抢占中国内衣行业制高点,率领猫人成为“中国时...[详细]
袁树勋(1847-1915)湖南湘潭人。字海观,号抑戒,晚号抑戒老人。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随刘坤一在山海关办理军需。次年,以知府分发江西,会同上海法国总主教压制贵溪等县民众反对法国教会侵略。旋调任天津知府。光绪二十六年,为湖北荆宜施道。寻到沪任苏松太道。后宣布不准大米出口,并借用漕粮平...[详细]
曾光(1974-2009) 湖南洞口人,中共党员。1990年入伍,在支援地方建设中,多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表彰。2009年11月17日,在参加合肥市抗雪除冻保畅通的任务中以身殉职,时年35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详细]
曾杰(1886-1941),字伯兴,湖南新化遵路乡球溪(现冷水江市禾青)人。 1904年初,与黄兴组织华兴会,旋密返宝庆,与周叔川、谭人凤、李燮和等共谋举事,响应黄兴、马福益长沙起义。事泄,走避日本。次同盟会立,为首批会员,同盟会中坚持不懈之激进分子。同年底,返湘,任教湖南铁路学堂,与文斐等...[详细]
曾锦云(1908—1944),八路军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江西省永兴县人。家境贫寒,学过缝纫。1924年便开始独立谋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带领二百多名农民参加永兴-,任队长。并在方圆四十余里建立起了根据地。后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失败后,率七十多人参加红军。历任支部书记...[详细]
曾启贤(1921—1989),湖南长沙人。1940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41年转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45年毕业。1948年获武大经济研究所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武汉大学经济系副主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及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总论...[详细]
曾宪邦,益阳桃 江县浮邱山乡回龙湾村人,1902年出生,黄埔四期毕业。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时任国民革命军14军83师498团上校团长的曾宪邦,受命增 援29军,奔赴一线抗击日军。他率部与日军在宛平激战八天七夜,以身殉国,年仅34岁。牺牲后,曾宪邦被国民政府追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抗战史...[详细]
曾运乾(1884~1945),字星笠,晚年自号枣园,牛潭河横木村人。自幼聪颖,随其兄读书,16岁补县学生。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仍然闭户读书,孜孜不倦,以第一名录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 曾为人耿介,认为悖理的事情,绝不苟同。但是与人交往,非常热情,平易近人...[详细]
张伯纯(1859-1915),名通典,号天放楼主,以字行。为前清举人,才气纵逸,素负经世之志,工诗能文,思想进步,倡导民权思想,一生忧国忧民。清光绪年间曾协助曾国荃督办两江学务。戊戌变法期间,与谭嗣同、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陈三立等,组成南学会,办时务学堂,兴办《湘报》、《时务报》等,一时民智...[详细]
张伯纯(1922~1952)湘乡市金石镇金西村人,1922年12月11日出生,1946年8月在山东参加解放军,中共党员.1949年2月在淮海战役中立甲等功并授予杀敌英雄称号。1951年9月参加志愿军,系46军138师414团4连指导员。1952年2月荣立二等功。1952年6月12日在朝鲜金城石砚...[详细]
张称达(1866-1939),字季旷,号二谷老人,湖南永绥厅城(今属吉首)人。清末进士、书画家。 清同治五年(1866)生。幼年家贫,父张家乐,以经营碾磨为生计。张称达读书刻苦勤奋,每天带包谷粑去私塾,风雨无阻。晚上读书疲劳,用带子把颈项和脚连起来,打瞌睡脚伸即醒,继续读书。在永绥厅考中秀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