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英(1904~1956),字克明,女,沅陵县城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受聘为沅陵私立民生小学、辰郡联立中学、县立女子小学音乐教员,以“歌曲纯熟,教授合宜”获优秀工作奖。 民国20年,出任女子小学校长,并推选为沅陵教育委员会第二届委员。民国24年8月,筹...[详细]
陈湘生(1956.06.01-),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湖南湘潭人。先后就读或访学于淮南矿院(现安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剑桥大学。现任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党委委员);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和北京建井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制...[详细]
陈协平(1904-1932),湖南桃源人。又名陈叶平。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3军教导1师政委、独立团政委、政治处主任。 陈协平出生于贫苦农家。他幼年曾随舅父读过私塾。后受聘到家乡小学教书。1922年,考入武汉湘省旅鄂中学。 1926年2月,在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详细]
陈锡兰(1827~1885),又名能齐,号仲馨,都一里(今李熙桥镇陈家村)大路玄人。咸丰元年(1851)中举,同治十二年(1873)任陕西兴安府宜君知县,光绪二年(1876)调任兴平知县,后被朝廷敕封为五品知府 陈锡兰一生重视农业,热爱家乡,从几千里之外的任职之地引回优良水稻品种柳叶麻(俗名...[详细]
陈谊诚(1873-1960),原名善均,祖居郴州城区,与民国初年国会议员陈九韶先生系属同宗。陈谊诚中年在家,无所施展,乃赴长沙,另谋生计。无意中得财神爷青睐,以一元购彩票,获中头彩,骤得银洋一万元。陈珍惜这第一桶金,谋划以此再作活动。 清末,湖南省创办官钱局,民国元年(1912)改为湖南银行...[详细]
陈友才(1914-1937),1914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在家乡参加革命,任儿童团团长。1928年1月,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湖南起义。同年4月,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在井冈山,他虽年龄小,可聪明机智,勤学好问,打起仗来又有一股子猛劲和拼搏精神,在参加攻打永新黑头山和保卫黄洋界...[详细]
陈郁(1889—?),字文虎,郴县人,祖居郴州城内。 陈郁幼时从名经师、善化县(长沙)人皮鹿门先生学习儒术,考取清己酉科(郴州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恩科)选拔,入京殿试,授职京曹,分派到当时的学部做事。 民国建元(1911年),学部改为教育部,陈历任秘书、司长、驻日使馆学务委员、国立美...[详细]
陈子英(1902-1982),字允叔,幼名高方,宜章县笆篱团腊园陈家村(今属白沙圩乡)人。因家中生计困难,8岁过继二伯父为子。13岁时为逃婚离家赴桂阳曾致远部当兵。经曾保荐投考入黄埔军校六期步科,1929年毕业后分至南京小营军校教导总队为见习官。翌年任国军三十六师一二六团一营三连少尉排长,...[详细]
戴季韬(1891--1976),又名宏顺,凤凰沱江镇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独立师军官教育团副团长、湖南省第一警备司令部警卫团团长、警卫独立旅副旅长、新编三十四师少将参谋长后升副师长、陆军暂编第五师师长、第九战区桂梆师管区司令等职。曾率部参加对日作战,在浙江嘉善与日军喋血苦战7昼夜。 195...[详细]
戴今吾,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戴家湾村一户农民小康之家。他11岁入学读书,17岁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在这所革命者层出不穷的学校里,受到夏明翰、蒋先云、黄静源、雷晋干等进步同学的影响,他积极参加五四反帝-,深入城乡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带领群众焚烧日货,打击日商。向工人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详细]
戴沥本,别名品泉,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城关镇西外街戴家台。1921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在校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次年8月,他被学校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吸收为团员。1924年,他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9月,戴沥本奉党组织的指示回到了家乡从事建党活动和开展...[详细]
邓典谟(1874-1946),字钦甫,号晓峰,晚年号庸庵老人,宜章县近城团太平里邓家湾(今属太平里乡)人。邓中夏的父亲。8岁进私塾,17岁应县试,23岁以第二名补廪生。1903年在宜章县城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任堂长兼教员。1904年任坪石上乡书院院长。次年进京谋职,补盐大使缺。先任长林、永...[详细]
邓飞黄(1895-1953),原名声坦,字子航,桂东县流源乡人。 1918年,入北京大学经济系读书,与傅斯年、罗隆基等投身“五四”运动。1924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青年部秘书,主编《国民周报》《国民新报》。1926年,赴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政治周报》主编。不久,随军北伐...[详细]
邓昊明(1904-1998),又名邓裕斌、邓光汉、邓亮,永兴县程排源人。 父亲邓启光耿直敦厚,读书多年,未获功名,替他取名裕斌,希望他长大后文武双全,光宗耀祖。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思想进步的二哥将他改名为邓光汉。1919年春,考入衡阳私立成章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接触进步民...[详细]
邓深泽(1897—1952),又名邓元明,郴县永宁乡(今北湖区鲁塘镇)人,系邓华将军本家堂兄。民国元年(1911),邓深泽高小毕业,考进省会名校岳云中学,以勤学、正直、爱国著称。毕业后居家时,曾做过邓华的启蒙老师。 1918年,邓深泽考取官费留学,经1921年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社会学系...[详细]
邓文辉(1903~1927),字湛桃,祖籍江西清江县,民国初年,随父母迁来沅陵县城居住。 邓文辉目睹国家外受列强的欺凌,内受军阀的摧残,民穷财尽,国力日衰。常昂首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报效国家,义不容辞,我身可碎,报国之志不可夺也。” 民国13年(1924),邓加入国民党,日夜奔波...[详细]
邓一韪(1902—1980),苏仙区白鹿洞镇长冲铺村株木山人。幼时随父习字作文,后入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郴所办的新华学校小学部,14岁毕业,随父助教于私立学校。两年后,又以负责教室清洁和管理灯火为条件,免费入新华学校中学部读书,并参加基督教会,成为信徒。三年级时,因组织学生-反对袁世凯-而被...[详细]
邓亦文(1916—1994),永兴县三塘乡人。生于一富裕开明的小工商业主家庭。学生时代追求进步,曾因参加爱国-被学校勒令退学。1945年,毕业于重庆警官学校,先后供职衡阳市警察局、南京市孝陵卫警察所。1948年参加中共南京地下公安团,1949年4月参加起义,迎接解放,留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十分...[详细]
东方人(1919-2000),原名陈施仁,安仁县安平镇人,5岁随父捕鱼,从此酷爱养鱼,痴迷画鱼,开始他的艺术生涯。到15岁时,画技造诣已登堂入室,后求学于江西国画家谢清涛,鱼画日趋完善,风格别具,深得国内名家和国际友人的好评。1963年,郭沫若在他的“墨鱼画”上题:“食鱼不及得鱼乐,得鱼不及画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