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1894~1980)原名蕴辉、文辉,宁乡县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北京大学、西安西北军校肄业。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连、营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历任中共陕西、湖南、南京市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两次被捕入狱,经营救获释。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山东抗日自卫军、...[详细]
张呈祥(生卒年不详),字露岩,号默村,华容县人。少贫好学,昼樵夜读,无力购书,均以手抄。雍正四年(1726)中举;十三年,充广西同考试官。乾隆元年(1736)授广东信宜知县,后历署万州、儋州知州。赴信宜任时,山水暴涨,淹没人畜无数,他捐俸赈济,打捞尸体购买棺木安葬,帮助修葺房屋;又清理冤狱,整...[详细]
张丹丹,1976年10月28日出生于湖南湘潭,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编剧。 1998年,张丹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湖南卫视,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在《湖南新闻联播》98抗洪抢险报道中担任前方报道记者; 第一次担纲的电视节目便是《晚间》,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她凭借在...[详细]
两度出任岳知府,两次大修岳阳楼 举世闻名的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年。历史上因自然灾害与人为的破坏,屡修屡毁。从查阅现有史料看,宋代有过7次重修,元、明、清600余年间有28次重修,平均每20余年修葺一次。其中清光绪五年(1879年),时任岳州知府张德容组织的岳阳楼大修,工程最为浩繁、最为大胆,...[详细]
张东阳(?~1865),字子晋,湘阴县人。咸丰四年(1854)入彭玉麟水师,旋改隶杨岳斌军,保副将,加总兵衔。粗识文字,读时人诗话,通其意,乃学做诗,岁成百余首。每行军,部署既定,即手捧诗篇诵读,声彻军门外。后调赴甘肃。同治四年(1865)在兰州兵变中身亡。 同年(公元1865年)去世的...[详细]
张发桃(生卒年不详),字晋源,号庄峰,今岳阳县友爱乡人。他自幼敏慧,19岁参加郡试,名列榜首,补博士弟子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乡试中举,开始步入仕途,历任浙江天台县、黄岩县及河北元氏县知县和天津正定河厅通判。任期内,他主诉讼,辨真伪,不徇私情,不为奸胥、讼师所蒙,独树一帜,被广为传颂。 ...[详细]
张光煦(1881~1920)宁乡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清末廪生。早年屡主云山学堂及劝学所知事,民国初年受谭延国派遣赴南洋考察实业。回国后任广东河源知事,任内“清积案数百,严除匪盗”。群众誉为“槎扛保障”、“张青天”。后调任高雷镇守署参谋长。1917年回湘,任劝学所长,提倡新学。1920年...[详细]
张熠光(1881~1961)字蔚芝,号卫支,宁乡人。日本东京高等铁道专门学校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清宣统三年( 1911)受命去南京策动巡抚程德全反正。民国时期,曾任大学教授及水利、铁路、公路工程师。1950年参加治淮工程指挥部工作。 ...[详细]
张官坤 (酉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张官坤,男,土家族,1933年冬月出生,现年79岁。小时放牛时,就爱哼唱山歌。从小对土家族山歌等文学艺术有一定的好感。被一种“只有鼎罐煮忙忙,哪有鼎罐煮文章”的生活理念,迫于停学。13岁寄拜给一姓张的人家,此人家祖祖...[详细]
张汉藩 (1876~1928) 张汉藩,字泽岜,长沙县白米山舅母冲(今属福临镇)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3岁丧父,随母沿门乞讨度日。后随叔父习缝纫,1915年在长沙市北门外湘春街开设“德成缝衣店”,曾加入“中华基督教长老会”。时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张汉藩受新思潮影响,常讦...[详细]
张家彪(?~1852),字晓耘,今临湘市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考取国子监学正;十三年,补诚心堂学正;十八年,升修道堂助教,兼管俄罗斯学。咸丰二年(1852)授云南马龙州知州,仅数月而卒。他性质朴,博通经史,兼工书法,善诗文。著有《辰厅半学草》、《时艺》。 同年(公元1852年)...[详细]
张吉斌(沅陵传统龙舟赛)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张吉斌,男,生于1973年12月,汉族,初中文化,本县沅陵镇凤凰山居委会高洲村人。生长在沅水河畔,听惯了沅水河边五月龙船的锣鼓声,从小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对龙船有着特殊的嗜好。听着前辈们讨论的龙船经就着迷,对神秘而又独具地...[详细]
张吉阶(1892~1935),又名金阶、级阶,华容县万庾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1月后,历任中共石首县委常委兼游击队政委、石(首)华(容)联县-委员会委员兼-队政委、赤色教导军第三军政委、中共江南县委书记。1932年5月,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搞内...[详细]
张警吾,又名若清,1901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献钟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6岁入私塾读书,后来转入平江第二高等小学学习,但因家境贫寒,高小未及毕业即从商学徒3年。1915年,他考入县立师范学校,以自己当店员时的收入作为学费,读完了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他回到家乡献钟小学教书。1919年,他应聘到湖南教育...[详细]
张金楼(1908~1934),平江县龙门镇人。1926年任龙门区农会主席,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任县雇农工会主席。1931年任湘鄂赣省苏执行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1932年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委员、省委组织部部长。执行过“左”倾肃反路线,参与错杀了一批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知识分子干部。1...[详细]
张继训 (1878~1962) 张继训,原名继舜,字杏骢,长沙河西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丧母,赖祖母鞠育成人。家贫,父常负贩于外,无暇课子。而他自力苦学,至13岁通读四书五经,14岁为童子师。三十年,考入岳麓书院,同年中举,旋赴礼部试,成进士,授户部主事。三十三年,他调任驻俄罗...[详细]
张觉(1932~1974) 长沙县白箬乡白马(今属望城县白箬乡)人,1932年生。17岁到长沙某机器厂学徒。新中国成立后,转入长沙客车大修厂当刨工。热爱文学创作,尤擅长诗歌。自1961年始,经常在《长沙晚报》、《湖南文学》卜发表诗作。196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诗集《挥刀集》,部分优秀作品还...[详细]
张巨卿(1853~1926),又名荫祚,今华容县胜峰乡人。出身于官僚世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湖北任县丞,后升知县,直隶州同知。三十二年冬,奉命办理长江中上游堤防,3年功成,记大功3次,加三品衔。宣统三年(1911),武昌首义成功,潘鼎新、黄荣率革命军攻城,他为内应,活捉知县乔联昌。潘、...[详细]
章克恭 (1879~1935) 章克恭,字勤济,长沙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二十九年,他人明德中学,三十一年被保送去日本留学,人早稻田大学经济系,宣统三年(1911)回国。 辛亥革命后,谭延闽任湖南都督,他先后任湖南银行副行长、行长,并在湘潭、衡阳、常德、岳阳设立支行,所发行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