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影竹 (1903~1951) 谭影竹,浏阳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1917年到布店学徒,次年到长沙《大 公报》印刷所学铅印,后人船山学社夜校学习。受进步思想影响,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11月参与领导长沙铅印工人大罢工。 1923年...[详细]
陶承 (1893~1986) 陶承,原名刘桃英,长沙县新康都靖港(今望城县靖港镇)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幼孤家贫,由舅父寄养邻居(干娘)家。13岁习湘绣,18岁与欧阳梅生完婚,住长沙三兴街。 丈夫欧阳梅生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湖南省总工会秘书长,“马日事变”后转移武汉...[详细]
陶澄轩(1836~1890),名鼎乾,号定升,清巴陵县城东门人。清咸丰六年(1856)投效曾国藩湘军,为统将王鑫所识拔。后隶属广东提督刘松山部,刘倚之如左右手,每战偕同。他统率老湘营第一旗,转战赣、皖、豫、鲁、冀、陕、甘,克复诸多州县,被刘松山保荐为花翎游击、州提督,赏正一品顶戴,赏冠勇巴图鲁和...[详细]
陶代荣•湘西木雕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陶代荣,男,土家族,1937年生于永顺县石堤镇羊峰村,初中文化,8岁起随父亲陶世远学习木雕,至今已有64年。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土家农民,对湘西木雕有着较深的研究,是目前湘西木雕最具权威的传承人。 2005年修吉首湘情缘大...[详细]
陶伏生(1890~1972)长沙县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幼习经商,1927年起独资在长沙开设“美记油行”,经营桐油、茶油、菜油、棉油等出口。其中桐油远销美国和欧洲,年达56万担,占全省产量9%。又在上海、广州、香港、津市、大庸等地设分支机构。还开办港、穗、沪、长(沙)的汇兑业务,获取巨...[详细]
陶桓馥(1901~1997),女,岳阳楼区人。1917年入长沙早稻田女子师范就读,受《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影响,思想日益进步。是年,由其父母包办嫁与表兄,参加革命后即与其离异。1919年,回岳阳入县立小学任教。1926年8月,北伐军攻占岳阳后,与表妹彭援华共同发起召开岳阳县妇女大会。10...[详细]
陶晋初 (1902~1976) 陶晋初,字震豫,号孝刚,宁乡县二都历经铺曲尺塘(今玉潭镇桐木村)人,清光绪二 十八年(1902)生。1927年他随友人赴北伐前线,旋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军官讲习所,不久参加第二次北伐,目击济南惨案,愤日军之残暴。1930年冬,他得贺耀组助赴日本人成城学...[详细]
陶茂林 (?~1890) 陶茂林,长沙县人,生年不详。清咸丰初年,以武童人湘军参与镇压太平军,转战湖北、江西,累迁至游击。咸丰八年(1858),胡林翼调他为楚军营官,先后守黄州,战霍山、舒城,攻占建德,擢参将。十年,他从多隆阿在桐城挂车河击败太平军,擢副将。次年,又败太平军于施家山,参与...[详细]
陶绥之(1844~1869),号昭福,字履谦,岳州城东门人。爱习拳术,悍刚勇。清同治三年(1864)投陶澄轩老湘营,随军攻入江宁,获六品顶戴。四年,在河南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为曾国藩赏识,以把总提拔补用。六年,又以镇压河南边境捻回军记功,以千总补用。七年,在直隶吴桥防御战0奇制胜,任领哨官。后为...[详细]
陶锡三(1847~1881),名鼎金,字莹生,清巴陵县城东人。同治四年(1865)入清军老湘营,任堂兄陶澄轩中锋前哨。后在江苏、山东镇压捻军,攻夺绥德州城。七年,左宗棠命其以总兵名义筹办军粮。他年少魁悟,应对如流,至蒙古,蒙古王公大悦,即发粮源源供应。八年夺甘肃灵州诸城,清廷赏其功以都司、游击补...[详细]
陶之典(1622~1711)字五徽,清代宁乡人,系明翰林待诏陶汝鼐之子。清顺治中由拔贡选授安亲王府教习,升内阁中书。性冲淡,动履端方;工诗文,耄犹好学,手不释卷,兼精医术。 ...[详细]
唐鉴 (1778~ 1861) 唐鉴,字栗生,号镜海、敬楷,善化县(该县河东今属长沙县及长沙城区五一路以南,河西今属望城县,后同)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父唐仲冕曾任陕西布政使,唐鉴幼年随父宦游,长大后始回湘求学,28岁录为秀才,入城南书院就读。嘉庆十二年(1807)中举人,十...[详细]
雷子文(昆曲) 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雷子文,男,汉族,194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57年考入湖南省嘉禾县昆曲演员训练班,工净行,1960年调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曾任团长、支部书记等职,从事昆剧事业四十多年。 1983年被评为郴州地区优秀中年演员,198...[详细]
瞿腾龙(?~1854)字在田,长沙人。19岁投清军,隶常德协标,参加镇压赵金龙、雷再浩、李元发及乾州苗民起义。咸丰二年(1852)调广西镇压太平军。太平军进攻长沙时,他率军尾追回省,固守长沙。太平军北上后,随即领军进攻武昌,沿江而下,屯兵金陵。累官至总兵,咸丰四年在瓜州被太平军击毙。 ...[详细]
田隆信(土家族“咚咚喹”)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土家族“咚咚喹”是流传在湘西自治州酉水流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有的地方又有“呼里”、“呆呆嘟”、“呆呆哩”等称。 “咚咚喹”其传统曲牌有20多种。有词有曲,可吹可唱,吹唱结合,唱词多采用土家儿歌,表述内容以...[详细]
田明花•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田明花,女,土家族,1946年3月16日出生在保靖县普戎镇普戎村,今年64岁。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土家织锦的各种工艺有着一定的了解,由于经常走亲戚,在她舅父家中看到她舅妈给别人织土花铺盖(土家织锦),有时还偷偷织上...[详细]
田年均(盘瓠祭)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田年均,1965年12月出生。 1972年9月-1977年6月 漫水村小学就读 1977年9月-1980年6月 高村镇“五七”小学就读 1980年6月-至今 在家务农 10岁从事“龙歌”的诵...[详细]
田仁信(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田仁信,男,土家族,1933年出生于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民间著名舞蹈家。从小受到摆手舞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的熏陶,6岁就跟父亲田万、爷爷田富贵学跳摆手舞,用这种典型的家族传承方式来传承这民间舞蹈艺术。同时,田仁信也注重对...[详细]
田兴秀•苗药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田兴秀先生是湖南省省级苗医药传承人,且已经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他从事医疗工作60余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卫生员(当时在战场上曾用苗药为伤病员治病,受到好评),现为民族医主治医师,前任云南南方民族医药学院苗族医药学教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