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诚珠,男,桂东县新坊乡龙溪村人,1935年1月生。1956年参加工作,曾任郴县养路工区副区长、宜汝桂养路工区副区长、区长及党支部书记、省委城市社教工作团驻郴州耒水运输公司工作组副组长、郴州公路总段机械厂厂长及党支部书记、郴州公路段党委成员、桂东县交通局副局长、桂东县交警大队大队长等职。 吴...[详细]
伍光宗,号镇泰,县西成团三塘村(今三塘乡老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民国13年(1924)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次年毕业。民国15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团长、旅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三十六师一零八旅上校副旅长、补充团团长、第二一五团团长。民国26年8~12月,...[详细]
伍平国 伍平国,县西三塘(今三塘乡)人,生卒年不详。少聪敏好学,鉴于新化自熙宁建学以来,乡贡士多,而无举进士者,即发愤专攻科举之学,甚有文誉。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乡举名列第一。当时有伍解元三不休之称,谓读书不熟不休,诂经不明不休,作文不工不休。宋制各州考试学子,合格者随解牒上报礼部...[详细]
伍人寰 男,汉族,1931年出生,湖南永州冷水滩人,中-员,普利桥区中学教师。 1984年3月退休后,回到老家牛角坝镇,义务承担全镇的计划生育、关心下一代、老年协会等工作。走遍了全镇22个村(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深入村组调查摸底,协助镇党委建立了村组计生协会组织;以家庭为主自编自演群...[详细]
伍任钧,字仲衡,县西成团三塘村(今三塘乡)人。清光绪九年(1883)生。光绪三十年(1904)参与黄兴在长沙组织起义。旋东渡日本,肆业于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次年秋,在东京参加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回国,任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监学,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同年夏,参与倡导群众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二烈士。稍后又参...[详细]
吴珊,女,字季瑚,县龙塘村四都(今四都乡)人。生卒年不详。清代名宿吴枟(兰柴)之女,知书能文,通晓古今舆地,其父晚年所著《地理今释》,珊为之编校。乾隆末年,嫁与罗洪村邹文苏为继室,生六子,汉纪、汉璜、汉勋、汉嘉、汉章、汉池。从幼时起,珊即对儿辈传授舆地之学,曾用灰盘画禹贡山川图教之。后六子均对舆...[详细]
伍世杰,新化县人,元顺帝惠宗至正年间(1341~1368)进士。先任潭州参赞,平章哑思兰茶政军务,继守全州,后殉节死于平江。其兄世仁归其丧,哀痛至甚,嘱后世子孙祭必合食。世仁亦官至大常寺会同馆译使。同年(公元1341年)出生的名人: 李善长 (1341~1390) 明朝开国功臣 安徽省...[详细]
吴思树,字尚松,一字建轩,县龙塘村(今四都乡)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曾任岳州府学教授、山东新泰知县。树性情迂缓,拙于从政,知新泰三月,被议去职,赔累巨万,穷老以终。树为学强记精思,读书过目不忘,于经史之外,泛衍百家,旁及道藏佛经,尤精天官星算推步之法。当时,顺天大兴朱筠以古学倡天下...[详细]
吴四元(1953~1979),湖南永州冷水滩区梅湾人,1973年他响应党的号召,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实现了他从小立志当兵的夙愿。 吴四元在部队力求上进,表现突出,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又被提升为广西军区边防2团4营14连某班副班长。同月,吴四元从部队回家探亲,经人介绍认识了...[详细]
吴延龄 女,汉族,1915年2月出生,江苏淮阴人,1936~1943年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学习,大学文化,中-员,副主任医师。 1950年初参加革命在零陵地区人民医院工作;1951~1954年在南京解放军高级工兵步校医院工作;1955年重返零陵地区人民医院工作,首批报名参与筹建冷水滩分院工作;...[详细]
吴枟,字秀文,别号兰柴,思树弟。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枟诗才横溢,被誉为“湘中七子”之一。尤长七言近体诗,学政褚廷章赞为“七字长城”。恃才傲物,睥睨同辈。除与同里周恭先、杨兴植等一二人有交往外,同欧阳绍洛交谊最深。因年长,故称绍洛为“小友”。绍洛对枟亦佩服不置。乡试科场不利,兼为监司某...[详细]
伍毓崧,名开桂,号香珊,县楚良村(今青实乡实竹村)人。清咸丰十年(1860)生。 光绪十四年(1888)晋京就读。光绪十七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旋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光绪二十四年考取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戊戍政变后返原籍。光绪三十三年后,历任云南省邱北、建水、太和等县知县及镇南州知州。辛亥革...[详细]
伍佐,字良臣,别号文锋,新化县人。明弘治二年(1489)举人。初任河南府通判,迁安宁州知州,转赣州同知。赣俗强悍难治,所属龙南尤多盗,时剽掠为民患,佐发卒掩捕,直捣贼巢,馘获无数。雨广总督潘蕃上其绩,擢佐知思南府。思南为黔西极边,野多虎患。佐至,卒民攘剔丛莽,纵火驱逐;劝农桑,教纺织,修学校,定...[详细]
向警予 (1895—1928) 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淑浦县人, 原名向俊贤,土家族,1895年9月4日生于淑浦县城一个商人家庭。1916年11月从周南女校毕业后,满怀教育救国的豪情,回到淑浦创办男女兼收的淑浦女校。在办学中努力改革,取消死读四书五经的课程,开设实...[详细]
萧国英(1911-1979) 萧国英,女,龙溪铺镇牛山铺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元月生,6岁时父母双亡,嫁巨口铺阳家排欧阳桂芳作童养媳,生活极端困苦。l950年10月龙溪铺开始土改,她带头诉苦,积极串连贫苦妇女起来斗地主。她分得了田土家具,立志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1952年,她串...[详细]
萧坤(1873.11~1950),字立城,范家山西洋江人。家贫,半岁丧父,跟伯父为生。6岁读私塾,勤奋好学,10岁入资东书院读书,成绩优异,被爱莲书院聘为教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选送留学日本,潜心研究西方的政治、经济,寻求救国救民之策。留日期间,萧与孙中山、蔡锷等交往密切,主张创建共...[详细]
萧鑑秋(1890-1983),名光炯,萧竹雯长子。湖南高等工业学堂毕业,在湘雅医院从事土建工作。后调江西矿山勘测,深得江西政务委员会主任姜济寰的器重。五四运动后,国人掀起赴法勤工俭学热潮。萧鑑秋由姜济寰担保,从上海赴法。与徐特立、蔡和森等同学,并与蔡同宿舍。不久在一家法国建筑公司任测量制图工作,...[详细]
萧日忠(1950-1979) 萧日忠,寺门前乡苏家冲人,1950年5月生,苏家冲农业中学毕业。 1969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三二五一部队当侦察兵,刻苦习武,轻功突出。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提为侦察班长。 1972年7月,解放军某部五连一排长偷 准备逃港,潜藏在广东...[详细]
萧如九,男,湖南省桂东县人,1931年生,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青年时携笔参军,参加过湘南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到地方后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参编出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学作文教学概论》、《语文教学艺术》、《古代汉语实用词典》等。离休前任赣州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兼-。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