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茂林,原名吴廷健,1913年生于湖北省咸宁县古田乡方吴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那年,鄂南各县轰轰烈烈开展的农民革命运动,启发和教育了吴茂林,在他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火种。1931革命根据地大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已发展到鄂东豫南皖等十余县范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胜利诞生了,中...[详细]
伍瑞卿,1911年1月19日出生,湖北省大悟县吕王镇小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伍瑞卿历任黄安(今红安)县苏维埃执行委员、县反帝大同盟主席,红25军第75师224团军需科科长,红15军团第73师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鄂豫陕革命根...[详细]
吴永光,原名吴祖德,曾用名吴世昌。1919年11月13日出生,湖北省大悟县四姑镇横山村左家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吴永光任独立第1师政治部公务员、第10师司令部公务员、红4军军部公务员、排长。参加了鄂豫皖...[详细]
吴云鹏,原名学海,1916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一个电讯工人家庭。少年时期随父在武昌读书。1935年考入武昌乡村师范学校。同年12月参加一二九学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昌、汉口等地从事 、 工作。 1937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鉴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作出决定,从武汉选派一批德才...[详细]
伍在伍 (1892-1914),湖北省广济县人。1908年投效江南混成协骑兵营。由赵伯先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在营中组织同胞社,密谋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前,潜赴武昌,组织敢死队,自任团长。起义时与清-战于汉口、汉阳之间,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汉阳失守,返回武昌。奉都督黎元洪之命,赴鄂东...[详细]
吴兆泰(1851—1910),麻城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吴兆泰文才卓越。光绪乙亥年,吴兆泰参加乡试,湖广总督张之洞系宗师,当看到吴兆泰卷中“半江之孤月空悬,鹜音已杳;一世之雄风安在,铜雀全飞”时,连声赞叹:“英雄气概,江楚奇才!”任职期间,吴兆泰目睹了...[详细]
原军委工程兵工程部政治委员。 吴振挺是湖北省红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政治委员、科长、县长、团政治委员、军政大学总队政治部主任、高级步校大队政治委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政治副主任、洛阳工程兵学...[详细]
项英(1898.5—1941.3.14),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历任平汉铁路总工会总干事、湖北省工团联合会组织主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武汉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详细]
夏农苔,乳名莱轩,原名降台,字伯牙,号琴父,1911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市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917年进入湖北高等师范附属小学读书。该校民主革命空气较浓,夏农苔耳濡目染,回到家里,便组织起十多名儿童,扛着木棍,喊着口号操练;把在学校学到的歌曲“打倒列强”、“送别”、“儿童团歌”等带回家里教唱,还创办...[详细]
肖楚女,1893年出生于湖北汉阳。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创办重庆公学。1923年6月担任《新蜀报》主笔,该报每天刊出的政论或社论,绝大多数出自肖楚女的手笔。同时,他经常给《向导》、《中国青年》撰稿。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很强,矛头所向,不是“指责土酋...[详细]
覃孝方(1880—1959)清末民初时期政治人物,字寿坤,湖广蒲圻(今赤壁市)西凉湖过海覃家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历任广东新宁、香山知县,钦州、直隶州知州、广州府工艺学堂总办。后与于右任、邵力子在上海创办《立言报》。民国建立,任副-顾问、湖北省议会议长、教育部秘书、参事、国民党政府审...[详细]
萧人鹄是鄂中起义领导人,1899年生于湖北黄冈,1917年考入中华大学附中,先后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利群书社”,并成为骨干分子之一。恽代英称赞他说:“云鹄至诚,可以动人”。1921年秋回黄冈陈策楼聚星学校教书,参加陈潭秋等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萧...[详细]
萧锐(1907——1966)别号慎哉,湖北麻城人。生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后入陆军大学参谋班第三期、陆军大学第十七期学习。曾任第九十九师营长、团长及参谋主任、参谋长等职。日本投降后,任第十八军整编第十一师参谋长及整编第十一师第十八旅旅长。1948年8月任...[详细]
萧永智,1915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参加儿童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0师少共团委书记,红31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9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91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详细]
开国少将夏耀堂(1908—1972)湖北省石首县人。7岁入塾读书,14岁辍学务农。1930年入县列宁中学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次红3军攻打一个寨子,因缺粮,夏耀堂率一个排打“洞子”弄粮食。寨子数攻不下,夏耀堂率先攀上峭壁,凿开洞口,往洞...[详细]
谢甫生是湖北省大悟县夏店镇人,1922年开始做宣传革命的工作,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期间,在严酷的-下,他进行了复杂而艰巨的隐蔽斗争,对红军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保卫红军的有生力量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党组织遭受破坏的关键时刻,他及时准确地向党提供了大量国民党的重要军事战略情报,对...[详细]
谢祥军,1914年生,湖北大悟县夏店田圃垇人。早年就追求进步,向往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反“围攻”和长征。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一次战斗中,他腿部受重伤,由于缺医少药,伤口感染溃烂,...[详细]
谢正荣(1918-1977)湖北省红安县人。1930 年参加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3师230团排长,红28军第81师通信连连长,红军大学步兵科第2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山西五台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五大队营政委...[详细]
熊斌(1894~1964)字-,亦作哲明。湖北黄安熊家畈(今属湖北大悟)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曾任湖北军政府北伐第一军参谋、北洋政府参谋部二局参谋。1914年入陆军大学,1922年后任河南督军署顾问、陆军检阅使署顾问等职。1924年北京政变后任国民军第一军少将参谋长、西北边防督办公署总参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