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芳 女,汉族,198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生前为湖北省武汉特瑞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出纳。她始终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曾主动献血拯救危重症病人、带头捐款支援汶川地震灾民、参加周家墩堤防加固抢险突击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积极参加防控志愿服务,在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捐款5000...[详细]
周云吉(1910—1940),湖北天门渔薪镇涂嘴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党组织。土地革命时期,为周家祠堂地下党支部成员,曾任渔南联乡乡长,1940年7月执行任务途中被伪军李占廷部捕捉,杀害于涂咀村曹家台西头。渔薪镇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0年设区,1956年分设赵场、...[详细]
朱长清(1908—1941)新四军第6师18旅54团团长 朱长清是浠水人,1908年出生,年轻时就参加了工农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长征后,他成为南方八省游击队战士一分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同所在的红军游击队被编为新四军1支队2团。1938年2月,2团从江西省大余县出发,3月到达皖...[详细]
襄康王朱祐櫍(1475年-1550年),是简王朱见淑庶第二子,明朝第五代襄王。朱祐櫍在何年受于封光化王已不可考,后于正德三年(1508年)袭封襄王。他在位四十二年,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过世,谥号康,无子,四年后其堂侄朱厚颎就嗣位。 ...[详细]
襄怀王朱祐材(1474年-1504年),是简王朱见淑庶第一子,明朝第四代襄王。朱祐材于弘治四年(1491年)袭封襄王。他在位十三年,在弘治十七年(1504年)过世,谥号怀,无子,四年后其长弟光化王朱祐櫍就嗣位。 ...[详细]
朱国翠(1916—1945),湖北天门渔薪镇观音湖村人。1942年在渔北区参加地方游击队,1943年参加新四军五师主力部队,后任第十五旅四十五团排长,1945年在大悟山作战牺牲。渔薪镇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0年设区,1956年分设赵场、金场2个生产指导组,1957年复区,19...[详细]
襄简王朱见淑(1451年-1490年),是定王朱祁镛庶第一子,明朝第三代襄王。朱见淑于弘治二年(1489年)袭封襄王。他在位一年,在弘治三年(1490年)过世,谥号简,一年后其长子朱祐材嗣位。 ...[详细]
朱勉之(1905-1933),湖北武昌法泗镇人。又名朱文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烈士。曾任红25师政委、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 朱勉之少时就读于武昌文华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参加-。1927年秋,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次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详细]
朱明昌(1885—1946),湖北天门渔薪镇朱文台村人。爱国民主人士,1942年任天京潜县参议会参议员,积极支持抗日根据地建设。曾推荐出席鄂豫边区参议会。抗战胜利后受到国民党的监视,1946年4月13日晚被敌抓捕, 杀于朱文台。渔薪镇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0年设区,1956年...[详细]
襄定王朱祁镛(1429年-1488年),是宪王朱瞻墡嫡第一子,明朝第二代襄王,是明仁宗的孙子。成化十五年(1479年)袭封襄王,在位九年,弘治元年(1488年)过世,谥号定,一年后由其长子朱见淑嗣位。 ...[详细]
朱显同(1915—1946),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39年在本地参加革命,曾任青山联乡处游击队长。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6年7月被国民党乡公所武装打死在李家桥,时年31岁。张港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1956年改名朱场生产指...[详细]
朱显洋(1911—1948),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44年在本地参加革命,曾任新四军五师某部连指导员。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随部队转战鄂豫陕根据地。1948年7月随部队过黄河时牺牲,时年33岁。张港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1956...[详细]
朱显召(1903—1948),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39年4月在本地参加革命,曾任新四军天京潜县被服厂厂长。抗战胜利后随部队转战大悟山等地,参与反内战。1948年10月在山东作战时牺牲,时年45岁。张港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1956...[详细]
朱显柱(1913—1942),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潜北区任税务所长,1942年7月被伪军古鼎新部在白土地村 杀,年仅19岁,1953年被潜江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张港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1956年改...[详细]
朱元福(1917—1947),湖北天门拖市镇金滩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金河滩一带支部书记,1941年至1945年先后任京南区支队长、自卫大队副队长、区中队长。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7年6月17日晚被敌 杀于家中。拖市镇 天门市辖乡。1949年为潜...[详细]
朱运虎(1918—1941),湖北天门拖市镇拖市村人,1939年春参加革命,1940年1月加入党组织。在天门县游击大队当战士,1940年任新四军四团队二营四连排长。1941年9月19日反击日伪军“扫荡”时牺牲于陈家新场龚家巷。拖市镇 天门市辖乡。1949年为潜江县第一区,1955年划归天门市...[详细]
邹观光 [明](公元一五九五年前后在世)字孚如,德安府云梦(今湖北云梦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八年(公元一五八o年)进士。为吏部郎,公平廉正,门无私谒。性孝友,父卒,庐墓三年。藏书数千卷于学舍,使士子就读;建尚行书院讲学,学者多从之。与吉安邹元标齐名,时称“二...[详细]
别之杰(?一1253),字宋才,郢州(今湖北钟样)人。 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进士。历任京西安抚司参议官,太府寺主簿,将作监丞,澧州(今湖南澧陵)知州,德安府(今湖北安陆)、江陵府知府,湖北安抚副使,真州(今江苏仪征)知州,改江陵兼京湖制置副使。又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知州...[详细]
别祖后是湖北省天门县人,1912年出生,亦名别祖厚(别氏宗谱写作“厚”),出身贫农。7岁随父母逃荒,母亲和妹妹饿死在途中。10岁念私塾半年,因父亲病故辍学。15岁给地主做长工。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9师27团3营特务-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