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奠川,原名汪世杰,1904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现红安县)火连畈汪权村一个地主家庭,其父汪立义和伯父汪立仁没有分家,共有田地180余亩,雇工收租,家境富裕。他幼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后进本县高级小学学习,1924年考入武汉中学。喜游好动的汪奠川,从贫穷的山区来到繁华的市区显得十分活跃,对于新鲜事物...[详细]
王君恩,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县黄龙--胡家嘴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王明山早年去世,母亲独居,家境贫寒。王君恩在兄弟俩人中居长,幼入乡塾读书,1923年入黄龙江西会馆公办学堂。这年,曾参加湖北省第二师范学潮的张百芳回乡在该校任教,积极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王君恩接受了进步思想。...[详细]
王联清(1918~1999年) 王联清,男,1918年生于湖北省礼山县河西朴树畈村,1933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8军战士、勤务员、通讯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四支队班长、连长、指导员、新四军四旅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详细]
汪明国(?-1933),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5军74师师长、红军第8路游击师师长。 汪明国生于贫农家庭。青少年时以学裁缝为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2月,汪明国任红4军10师30团特务连连长。 1931年8月起...[详细]
王绍之,字德生,名临川,化名曾德安,黄应龙,1906年2月17日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古角山王敬湾的一个地主家庭。他于1925年武昌启黄中学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由组织推荐到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北伐时,他任国民革命军营长。 1928年春,王绍之奉命脱离国民革命军,回鄂东协助中共鄂东...[详细]
王胜弘,男,1961年8月生,现任咸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一级调研员,拟晋升为二级巡视员。他担任咸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传组常务副组长,坚守一线,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舆论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知识宣传,组织播出电视公益广告10200余条次,制作防疫知识宣传单、宣传册、宣传画200...[详细]
王世麟(1935--),湖北沙市人。195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至1952年进入军委运输司令部锦州军事运输学校学习。1952年10月至1955年10月,历任西南军区司令部军事交通处见习参谋、技术员。1955年10月至1966年3月,任成都军区司令...[详细]
王恕义(1915—1948),湖北天门渔薪镇斗笠湾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曾参加天门敌后抗日根据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随江汉军区第三军分区部队转战襄南潜江、沔阳、洪湖等地,任一团三营七连司务长。1948年冬在攻打江陵普济关战斗中牺牲。渔薪镇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0年设区...[详细]
王天杰(?-1974)湖北省保康县寺坪区台口乡人,1943年9月在重庆警校正科(十一期)毕业后,留校任区队副,队长等职。1946年7月到南京由同学朱正南介绍到江苏省江浦县任督察和浦镇 分局局长等职。其间与南京进步学生来往频繁,于194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进行了地下组织活动。王因秘密放走我地下...[详细]
王显德,又名王贤德,1894年1月8日生于湖北省阳新县永章里(今太子镇)王官山。他为遗腹子,父亲的遗产仅茅屋一间,薄地一亩。母亲体弱多病,无力耕耘。孤儿寡母只好过着沿门乞讨的悲惨生活,这样熬过了13个春秋。 1907年,王显德才13岁,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告别母亲,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先...[详细]
王小香(1919—1940),湖北天门渔薪镇灰市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任天门县行政委员会税务所主任,年底被日军抓捕,杀害于黄潭七屋岭。渔薪镇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0年设区,1956年分设赵场、金场2个生产指导组,1957年复区,1958年与黄潭合并为公社,195...[详细]
王莘逸(1906—1948年)字福德,号愚农,湖北省保康县龙坪区人。幼年在家读私塾。1928年春参加了以张道南为领导的“荆山农民暴-动。”1931年4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柳直荀率领留在房县的红三军二十师东下洪湖时,王莘逸因身体负伤,双目残疾,被派回家乡搞地下工作,公开身...[详细]
汪义法(1916—1946),湖北天门卢市镇汪台村人。1942年3月在本地参加革命,投入天东区委开展的柴山反霸斗争。不久任养黄中心乡刘集一带的基干队长和游击联队分队长。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中原突围被安排转移隐蔽时,在卢市被国民党天门县长派人抓捕杀害。卢市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区...[详细]
汪勇 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他带领的志愿者司机团队,自大年三十起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协调推动网约车企业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在医院周边投放单车。自行募集资金为医护人员提供泡面,“扫街”找餐馆、争取有...[详细]
王子龙(1908—1940),湖北天门天门市人。新四军五师某部班长,据1941年鄂豫边区印制的《新四军五师三年来殉国将士一览表》中记载,1940年他于石家河作战时牺牲。...[详细]
万连卿(1919—2002)男,塘湖镇望湖村人。淞沪抗战爆发后,他随后保安大队赴上海参战。在留守“四行仓库”时,他和一部分官兵在二楼固守。他们用粮袋筑成掩体,用轻重武器向日军射击。经过四天四夜的激战,“八百壮士”完成了阻击任务,奉命退入公共租界。在孤军营里,万连卿与同乡黎时德成了谢晋元的勤务员。...[详细]
庹万鹏,1901年生于湖北省咸丰县黑洞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他个子生得矮小,但很结实精干。少时在乡间念私塾,后因家境不佳而辍学。父庹国士,在黑洞颇有声望,为抗击军阀、反动当局的暴虐,于民国初年拉起了一支民团武装,任团首。庹万鹏十几岁即随父在刀枪丛中闯荡,养成了刚毅的性格,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22...[详细]
宛希俨,字畏如,笔名斯年,1903年2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独山宛大屋。父亲宛瑶峰是前清廪生,以教书为生,思想比较开明。宛希俨自幼随父攻读,1917年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并任学生会主席。五四运动时期,他组织同学积极参加武汉和黄梅的-,走上街头,唤起民众,共同反对-贼。他还加入林育南、谢远定、李...[详细]
万忠美(1919—1941),张港镇三合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受组织派遣打入伪军做策反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天门县行政委员会的税收工作,1941年7月被伪军捉住,在三合场太庙大路上被敌杀害。张港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