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炳干,字奎生,名显徇,1902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镇。1922年,石炳干从黄梅县八角亭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南通纺织学校,中途因眼疾休学。1923年,他入武昌师范大学社会系当旁听生。1924年,他赴上海报考汽车专科学校,因家境贫困,考取而不能就读。出于对当时腐朽-制度的不满,石炳干转而专门...[详细]
史长捷,无线电遥测专家。湖北安陆人。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建国后,历任解放军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助理研究员,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测控公司总经理,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期从事航天遥测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火箭和人造卫星遥测系统...[详细]
石海山,又名石继民,化名石怀瑾、刘海山,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龙山区(今属大冶县)石应高村。1922年考入湖北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此时的武汉,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一批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迅速觉醒,走上革命道路。石海山同一切有志青年一样,很快卷入了这...[详细]
施化民,原名成学,1898年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县兴隆镇一个小商家庭。其父施寓德,在兴隆镇以卖白布和人力轧花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施化民是独子,父亲对他格外疼爱,刚过7岁,就送他到茅庵读私塾,后又到太山庙陕西馆就读。1913年,施化民考入枣阳县国立高等小学读书,当年因农民起义领袖白朗率军攻打枣阳县城,城...[详细]
石又年(1924—1942),湖北天门九真镇南堤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任新四军四合乡乡长,在九真、皂市一带从事游击活动,1942年秋执行任务时被日伪军抓住,杀害于天门县城北门古城堤。九真镇 天门市辖镇。1950年设天北区,后改为九真区,1956年改指导组,1975年复区,1958年改红光...[详细]
舒步程,1902年1月15日出生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麓宝石村的一户自耕农家中。其父舒文玲系村中文化人。步程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出生那天天降瑞雪,舒文玲根据“程门立雪”的典故,给儿子起名步程,谱号章雪,盼望儿子将来刻苦攻读,走上仁途,光宗耀祖。翌年清明节前后,舒母程氏一病不起,与世长辞,父亲只得含悲...[详细]
宋青山 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生前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高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在脱贫攻坚一线全身心投入,带动了全村整体脱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告别产后的妻子和刚满月的小女儿,忙碌在卡口值守、车辆管控等各个环节。2020年2月21日,在为...[详细]
宋昭昺(1902--1926年)字哓峰,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宋家湾(原属南漳县)人。幼年在家读私塾,聪明好学、执笔为文。1922年去武汉求学,就读于武汉中学,在校期间除苦攻校课知识外,积极参加社会革命运动,在董必武的亲自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南漳留省学会在汉成立,宋任总干事职务。1...[详细]
谭元珍,1889年9月生于湖北省通山县大畈区九门谭村的一户贫农家里。这位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姑娘,自幼养成勤劳、贤淑的品格,18岁时与板桥矮山村农民章敦耀结为夫妻。章敦耀比谭元珍长三岁,为人忠厚,婚后夫妻恩爱,先后生下二男一女,依靠祖上留下的两亩山地、一小块山林与出卖劳动力,勉强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详细]
谭志诚(1909—1944)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4军分区16团政治委员 一九零七年出生,湖北省人,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员。晋察冀军区十四分区十六团政委。 一九四四年牺牲于山西省平谷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谭质夫,原名谭家文,1913年7月13日出生于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高坑金竹窝村的一户贫农家庭。父亲谭传柯是个勤劳的农民,母亲袁氏为人忠厚。谭质夫兄弟两人,一家四口,依靠父母自耕祖传二亩山地,经营小块山林和出卖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谭质夫少时聪颖,7岁入私塾,读书三年。1924年,谭质夫父母不幸双...[详细]
陶占魁(1918—1941),湖北天门竟陵庆云街人。1938年在黄潭参加革命,1939年任黄潭乡特务长,1941年任第四联乡处情报员。1941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一二八师捉住,杀害于许家大湾。竟陵街道 竟陵,茶圣陆羽的故里,江汉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6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15...[详细]
田靖武,字庆光,又名进武,土家族,1901年2月生于湖北省长阳县。其父田凤藻,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部试探农科举人,官职于北京,居住在武昌,因为公务及其他活动常奔波于北京与武汉之间。田靖武在这书香门第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幼年岁月。 辛亥革命后,田靖武随母离汉回到故乡长阳,先后在长阳县立高等小学堂...[详细]
童邱龙,1920年7月1日出生,湖北省黄陂县童家湾人。原名童传斌。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童邱龙生于小商人家庭。他14岁进入武昌湖北省立第九中学读书,经叔伯哥哥童陆生(开国少将)介绍,跟武昌我党负责人(以教员作掩护)李继实补习功课,参加了“一二·九”...[详细]
涂可蔼 男,土家族,199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警务指挥处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2020年1月,参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封市工作期间,不幸感染 性肺炎。治愈出院并渡过隔离期后,他推迟原定的婚礼,重返抗疫一线。时值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投用,他再...[详细]
涂美中又名涂福华,1902年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涂郭巷一个较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父亲涂泽安从事粮棉交易,牌号“余福兴花粮行”。涂美中是独生子,幼时非常聪颖,深得父母宠爱。当时涂郭巷还没有新型学堂,家庭不放心他外出求学,五岁时即延师在家课读。稍长,进当地学识丰富的何纯清老先生的私塾读书。他勤学苦练,文...[详细]
1941年春,在我市(原鄂城县)樊湖地区,活跃着一支英勇善战的抗日武装部队——新四军第五师鄂南独立第五团,团长就是令日伪闻之丧胆的王甦。 王甦,自幼生长在梁子湖畔,熟悉这个地方的港港汊汊,对哺育他生长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30年,他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连长。在一次战...[详细]
敖东海(1905—1945),湖北天门汪场镇罗场村人。1943年在本地参加革命,1944年任天京潜县渔南区武装工作队队长。1945年受党组织派遣,去岳口侦察情报,遭到日伪军的捕杀。汪场镇 天门市辖乡。为市西南农副产品集散地。1956年属天门县第八区,1975年改汪场公社,1979年并入蒋场公...[详细]
汪成钧(1900—1938),汉族,湖北黄冈人,抗日殉国将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及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四期毕业。历任排、连、营、团长等职,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汪任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五军十三师三十七旅上校副旅长,率部参加抗战,转战南北,屡建功勋。 主要事迹 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率部在鄂南蒲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