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成 [公元1906年-1994年]

  • 周开成(1906~1994),字涤洲,曾用名周鼎。潜江(今竹根滩镇前明村,古地名排石头)人。民国初期以满腔热血投入革命;抗战时血战台儿庄立下战功,参加中国远征军令日军闻风丧胆;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率国民党荣誉之师第八军苦战,最后这位国民党的少将军长向解放军的(少尉)排长缴械投降;当战俘后最初死...[详细]

周锡恩 [清][公元1852年-1900年]

  • 周锡恩(1852-1900年),字伯晋,别号是园先生,今罗田平湖古羊山人,后迁居罗-镇石源河。周锡恩幼颖悟,未成年即考取秀才,深得张之洞赏识。后就读于武昌学院,学业日益精进。1876年,湖北优选贡生,被列为第一名。1883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并以其文思敏捷、才情奔放而颇受推崇,当时,人们...[详细]

朱放 [唐]

  •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襄州南阳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与女诗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历中,辟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诏举“韬晦奇才”,下聘礼,拜左拾遗,辞不就。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详细]

朱孔昭 [明][公元1556年-1645年,朱孔昭]

  • 朱孔昭(1556~1645),字晦之,晚年号默石子,明,潜江(今竹根滩镇泗河村)人,享年八十九岁。他一生虽没考取功名,但通古博今,深谙兵法,对道术、易学亦有研究,是古时潜江最著名的隐逸之士。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卷十七是人物志,本卷主要是为潜江历史上杰出的“忠节、孝友、隐逸、义行”...[详细]

朱朴 [唐][唐朝宰相]

  • 朱朴(约公元八八九年前后在世)朱朴(文献通考作朱抃。此从两唐书)字不详,襄州襄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龙纪元年前后在世。以三史举,由荆门令进京兆府司录参军,改著作郎。乾宁初,(公元八九四年)为国子博士。道士许岩士出入禁中,言朴有经济才。昭宗召见,对以经义,甚悦,即日拜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详细]

朱声达 [公元1914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朱声达(1914~1985),潜江(今张金镇土地口村人。1954年前张金属江陵辖,因而不少史料上称之为江陵人)。十七岁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官至宁夏军区司令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之一,因其在战斗中左臂伤残,后被人誉为“独臂将军”。他历经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生让人惊叹。 参军当警卫的放牛娃子...[详细]

朱士尊 [清]

  • 朱士尊,字伟臣,又名石户,自号“宜庄花农”,习惯自称“石户之农”。清,潜江(今渔洋镇新南村)人。他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我在探究康熙《潜江县志》(简称《县志》)中的历史名人时,发现朱士尊的名字是这部县志0现次数众多者之一。粗略统计超过三十多处。有他为纪念性建筑的题名,有他为名人写的传、评议、诗文,...[详细]

朱熙洽 [明]

  • 甘鹏云先生所著《潜江旧闻录》一书中有《昆山朱公治潜政略》(以下简称《旧闻》)一文,此文开头写道:“潜江自元明以来,不无循良之吏,其尤啧啧人口者,莫如昆山朱公”。即从元朝到明朝三百多年期间,任潜江知县者近百人,清官能吏不少,而真正让百姓百世不忘,交口称赞者独数朱熙洽。这里说的朱公就是明万历三年(1...[详细]

朱载震 [清][?-1707年]

  • 朱载震是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1922)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中的“历史名人”之一。辞典原文如下:“朱载震(?~1707),清潜江人,字悔人。知石泉县。有循声。著《东浦集》”。简短的二十一个字,像一幅简笔人物速写,将朱载震的外貌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了。 拜名师学诗文 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三•...[详细]

朱子伟 [公元1904年-1932年]

  • 朱子伟(1904-1932):南漳县武安镇东关街人。少时,在家读书,后到荆州上不学。1926年,经胡明政、曾维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初夏,朱子伟和曾维新在武镇举办“读书会”,同年7月,在雷光汉家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武镇独立区分部”,朱子伟任组织委员,秘密发展国民党员20多人。10月,建国民党武镇...[详细]

朱宗望 [明]

  • 朱宗望,字遇甫,号渭瞻,明,潜江(今泰丰办事处)人。万历年间任四川江安知县。据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潜江旧闻录》(以下简称《旧闻》)等史志记载,他能闻名于世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洪水中抱棺葬父;二是智勇坚守孤城平叛。 (一) 朱宗望从小聪慧好学,出类拔萃。万历年初,湖广行省...[详细]

鲍辉 [公元1908年-1939年,革命烈士]

  • 鲍辉,原名鲍继禄,1908年生于湖北省麻城县鲍家湾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疾病夺去了生命,他和兄弟们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们靠种庄稼、替人加工面条维持生活。尽管起早贪黑,但依然在饥饿线上挣扎。 1926年10月,北伐军胜利攻占武汉,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给黄(...[详细]

蔡讽 [汉]

  • 蔡讽,男,襄阳人,汉末名将蔡瑁的父亲,姐姐嫁给太尉张温,长女嫁给黄承彦(诸葛亮岳父),小女为刘表后妻。 史料记载 襄阳耆旧记: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後妇,瑁之姊也。瓒,字茂珪,为鄢相,琰,字文珪,为巴郡太守,瑁同堂也。永嘉末,其子犹富,宗族甚强,...[详细]

蔡略益 [革命烈士]

  • 蔡略益,1909年11月7日生于湖北省阳新县国和乡蔡贤村贾家山。贾家山青山环抱,风景如画,是个美丽的小山村,全村只有20多户人家。父亲蔡艳修,是位教书先生,秉性耿直,极富正义感,颇受当地民众的尊敬和拥戴。母亲彭氏,待人真诚,心地善良。蔡略益为长子,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一家数口,仅有薄地数亩和...[详细]

蔡名永 [公元1915年-1995年]

  • 蔡名永(1915年8月18日-1995年10月24日)湖北省云梦县大山乡人,中华民国空军中将。 1936年:中华民国空军二十六中队少尉飞行员。 1940年:空军第八中队中尉副队长,第七中队上尉队长。 1943年:空军十一大队少校大队长 1946年:空军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 19...[详细]

蔡亚雄 [公元1911年-1941年]

  • 蔡亚雄(1911-1941),牺牲时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云梦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为谋生计,曾在国民党专员傅恒伯名下当过卫士。他目睹旧官场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再也不愿替那些官老爷去欺压人民群众,便回到巡店替安陆一区大地主李永贤家帮工。1928年春,徐觉非来安陆...[详细]

蔡以忱 [革命烈士]

  • 蔡以忱,又名一尘,学名滨,1896年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蔡家榨镇白家咀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父亲蔡宏户为人做帮工,母亲王氏一生务农。他有兄弟6人,排行老三。 少年时期的蔡以忱在蔡家榨镇蔡官田小学读过私塾,后转入黄陂县望鲁小学和长轩岭高级小学读书。他才智超群,能熟练背诵《三字经》、《百家姓》、...[详细]

曹友娣 [革命烈士]

  • 曹友娣,女,1902年出生在湖北省兴山县岚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8年5月,巴东武装暴-动失败。巴东、兴山、秭归三县共产党员云集兴山,成立了中共巴兴归县委。县委为了发动群众,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派共产党员黄中立到龚家桥、茅草坝进行秘密的革命串联活动。正好曹友娣到茅草坝探亲,遇见了在亲戚家...[详细]

曹玉阶 [革命烈士]

  • 曹玉阶,化名程易亨,1883年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龙山镇曹家湾村(今属大冶市)一个地主家庭。七八岁时,入本村私塾启蒙,由于勤学好问,刻苦用功,成绩出类拔萃。曹玉阶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没有沾染一般富豪子弟盛气凌人的恶习。他待人真诚、谦逊,既尊师,又爱友,故同学们都喜欢与他接近。 1911年,辛亥...[详细]

曹壮父 [革命烈士]

  • 曹壮父,又名曹仲甫、曹锐,1896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龙山镇曹家堍村。幼时就读于本村私塾,稍长,考入龙山高等学堂。曹壮父随着学识的增长,接受同盟会会员、革命党早期党员曹亚伯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13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与恽代英、萧楚女(旁听生)同班。他们志同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