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弋 [三国][三国时蜀汉将军]

  • 三国时蜀汉将军。字绍先,霍峻之子。南郡枝江人。 公元223年,霍弋为刘备的太子舍人。后主刘禅登位后,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霍弋为记室使。 诸葛亮去世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后来刘禅立刘璇为太子,以霍弋为中庶子。太子璇喜欢骑射,出入无度而不顾一切。霍弋引用古义,好言相劝,非常得体,使...[详细]

霍峻 [三国][公元176年-216年,三国时蜀汉名将]

  • (公元176—216年) 霍峻,三国时蜀汉名将。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他的哥哥霍笃在乡下聚集了数百人的队伍,不久,霍笃死去,荆州牧刘表令霍峻率领其部。刘表死后,霍峻等部投归刘备。刘备以霍峻为中郎将。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进至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准备回军南袭刘璋,留霍峻镇...[详细]

老莱子 [春秋战国][公元前599年-前479年,二十四孝子]

  • 戏彩娱亲——老莱子 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肇始人之一。楚国人,出生于康王时期,卒于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遗著有《老莱子》16篇(一说15篇),汉魏时亡佚。有少数言论在《子书》、《战国策》等书籍中有所收录,从中可以管其...[详细]

子反 [汉][?-前575年]

  • 子反(?-公元前575年),即公子侧,芈姓,熊氏,名侧,字子反,楚穆王之子,楚庄王之弟,楚共王的叔父,春秋时期楚国司马。 楚庄王十六年(鲁宣公十一年,公元前598年),子反跟随楚庄王攻打陈国,俘获夏姬。楚庄王想纳夏姬为妾,被申公巫臣劝阻道:'不可以,大王召集诸侯,是为了讨伐罪人,如果纳她为妃...[详细]

林彪 [公元1907年-1971年,十大元帅,共和国36位军事家]

  •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详细]

李启斌 [公元1936年-2003年]

  •  李启斌(1936-2003),出生于宜都市高坝洲镇。1941年至1945年在高坝洲茶店小学上小学,随后在宜都一中上初中。1953年9月至1957年9月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0;1958年至1985年在北京天文台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6年任研究员、博士生...[详细]

李人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李人林,1914年出生,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人。1930年参加赤卫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青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坚持了3年南方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李人林调到-部下,担任鄂豫挺进纵队3团政委、新四军5师13旅38团政委、军分区参谋长、司...[详细]

李时珍 [明][公元1518年-1593年,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古代十圣]

  • 李时珍(1518年 --- 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博物学家、著述家。李时珍对道家医学的继承...[详细]

李庭芝 [宋][公元1219年-1276年]

  • 李庭芝(公元1219年-公元1276年),字祥甫,随地(今湖北随州)人。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进士,宝祐中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李庭芝与姜才一起转战到泰州,突围失败,被执殉难。 早年经历 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详细]

刘侗 [明][公元1593年-1636年]

  • 刘侗(约1593~约1636) 明代散文家。字同人,号格庵。湖广麻城(今属湖北)人。在当员生时,因文奇被人奏参,同谭元春、何闳中一起受到降等的处分。他因此颇有名。崇祯七年(1634)进士。后选任吴县知县,赴任途中逝于扬州。刘侗和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于收集材料,他撰写文字。他们还曾合撰《南京...[详细]

柳浑 [唐][公元714年-789年,唐朝宰相]

  • 柳浑(公元714—789年),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柳悛六世孙。襄阳人。唐代名相。生于唐玄宗开元三年,卒于德宗贞元五年,年七十五岁。少孤,志学栖贫。举进士,为监察御史。魏少游镇江西,奏署判官。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拜宜城县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浑著有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详细]

光武帝刘秀 [汉][公元前5年-57年,汉朝皇帝,中国古代十大贤君]

  •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详细]

更始帝刘玄 [汉][?-25年,汉朝皇帝]

  • 刘玄(?—25年),字圣公,南阳舂陵(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更始政权建立者。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在淯水(今南阳白河)之滨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天下之主。公元25年,更...[详细]

刘泽友

  •  刘泽友,男,生于1955年11月4日,学历大专,职称馆员,0党员。1975年元月参加工作,1975年至1988年在沙洋交通子弟学校先后担任专职音乐教师、教导处教导员、总务处主任,1988年12月调入沙洋区文化馆,先后担任过群文辅导干部、办公室主任、副馆长,现任沙洋县文化馆馆长,0文化联合支部书...[详细]

刘真 [公元1913年-2009年]

  • 抗日战争初期,一位出身于大地主兼商人家庭的宜都青年,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志愿,抛弃优裕的富家少爷生活,冒着杀头的危险,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之路。数年后,家乡青年将他与中共宜昌中心县委委员张翮、襄西地委书记苏震并誉为“陆城三杰”。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市首任市长刘真。 刘真,原名刘绂传,号公黼,1...[详细]

刘之遴 [南北朝][公元478年-549年]

  •  (公元478—549年) 南朝-、学才。字思贞。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从小随父刘蚪居住在百里洲。 刘之遴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八岁便能做文章。他父亲非常高兴地说:“此儿必以文兴吾宗。” 刘之遴15岁举茂才。当时张稷新授尚书仆射,刘之遴当面为其代作文章,挥笔立成,在场的...[详细]

刘之亨 [南北朝]

  • (公元5—6世纪) 南朝官吏。字嘉会,刘之遴之弟。南阳涅阳人,与兄刘之遴从小随父刘蚪居住在百里洲。 一次,武帝专程到荆州与刘蚪谈论刘之遴、刘之亨。刘蚪对武帝说:“之遴必以文章显,之亨当以功名著。” 后来,刘之亨举秀才。之后授太学博士,代兄刘之遴为中书通事舍人。累升至安西湘东王萧...[详细]

李仙念 [公元1909年-1992年,共和国36位军事家]

  • 李仙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1909年6...[详细]

李友镇

  •  李友镇,男,1943年出生,汉族,湖北宜都人,1963年中师毕业并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0。1991年12月~1999年1月,任宜都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他在任职期间,立足本市实际,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为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出谋献策。及时掌握乡镇企业的发展动态,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寻找发展规...[详细]

陆法和 [南北朝]

  •  (公元6世纪) 南北朝时枝江百里洲人。百里洲曾修有陆法和讲经台。 传说陆法和有法术,长期隐居百里洲。 在平定侯景之乱时,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肖绎任陆法和为信州刺史。 一次,侯景派任约去江陵攻打湘东王肖绎。为击退候景叛军,保卫江陵,陆法和主动请战,陆法和知道任约来势凶猛,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