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忠贤(1920—1943),湖北天门卢市镇土库台村杨家桥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在卢市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冬天东区委建立后,积极参加抗日十人团的活动,1940年任天东联乡办事处游击队长,1941年冬任天门县委驻天东工作组宣传干事,1942年春参加...[详细]
姚明恭(1583—1644),字昆斗,人称“姚阁老”,本县巴河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庶吉士,初任詹事,礼部右待郎。崇祯十二年(1639年)入阁,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任户部尚书参与机要。相位一年,回归故里。光绪《黄州府志》载:“黄之九属,数百年来,居相位者,惟明恭一人而已”...[详细]
姚普生(1903—1932)字经香,天门蒋场镇人。1922年春,考入湖北省第一师范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北伐军到达武汉时,他在武汉(武昌)黄鹤楼演讲是,带头欢迎北伐军。随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天门协同彭正浩、鄢泽孚、帅汉章、马振邦、张静安、邓楚英等积极领导天门的工农...[详细]
叶继革,中共党员,硕士,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曾任湖北省潜江市制药厂党委书记、厂长,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详细]
叶荫棠(1928~1998.12)男,汉族,湖北省汉口人。1948年上海海关税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海关工作;1953年考入华南农学院;1957年被错划为 ,先后下放到广东三水农场、济建公司、成武县白浮图乡贾楼村劳动改造;1978年到成武一中任教,被评为高级教师;1998年12月9日病逝。 ...[详细]
易汉文(1907-1936) 大悟县丰店镇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红九军教导师政治委员、二十七师政治委员等职。1936年11月在甘肃古浪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同年(...[详细]
易良品(1910—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分区司令员。 1910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顺河乡易家畈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本村读私塾,高小毕业后,考入长沙市第三师范。思想进步,倾向革命。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学兵连排长、连长,后任通讯队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详细]
殷大奎 男,1940年10月出生,安陆人。1959年在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964年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任华西医科大学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1984年任华西医科大学副校长。1987年任四川省卫生厅厅长。1993—2002年,任卫生部副...[详细]
尹先炳(1916—1983) 又名建堂,汉川田二河镇下凤湾人。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宣传员、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在长征中,他多次参加战斗,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受到红2军团的通报表扬和奖励...[详细]
袁震(1907—1969年),湖北光化县人。18岁时考入武汉大学攻读史学,1930年,23岁的袁震又考入清华大学史学系,并很快成为清华屈指可数的才女。袁震在一次回家看望患肺结核的父亲时被传染,也患上了肺结核,进而转为骨结核,从此便卧床不起。袁震因为长期生病而无法上学,清华大学只能取消了袁震的学籍...[详细]
袁溥之(陈郁夫人),女,生于1904年,在老河口袁冲村长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参加革命,是武汉地区妇运工作的早期领导人一。 1920年,考进武昌女子师范学校,1922经陈潭秋等人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因参加-被学校开除。1923年进入安庆女子中学读书,同时兼做团的工作。1925年转...[详细]
裕庚(?-1905年12月18日)本姓徐,字朗西,祖先本汉人,姓徐,后入汉军正白旗。光绪优贡生,初参两广总督英翰幕事。官太仆寺少卿,出使日本、法国时官拜大清驻西洋特使。 裕庚有二子二女,长子馨龄、次子勋龄、大女儿德龄、二女儿容龄。他们兄妹均随其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受过西方教育,精通英、法文。...[详细]
余国柱,字两石,清朝一代名臣,正一品衔。湖北大冶人,顺治九年进士,康熙年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余国柱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寄养在舅父家,住在铁山盛洪卿。舅父非常喜爱他,送他到东方山学堂读书。余国柱聪明过人,深得老师喜爱,他的老师姓陆,大冶县祝家庄人,进士出身。余国柱对老师所授的《四书...[详细]
余联沅(1844~1901年),晚清政治人物。字晋珊,湖北孝感县人。18岁中举,光绪三年(1877年)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后由御史升巡城御史、四川监察御史、江西按察使,浙江巡抚,1899年任福建布政使,后调淞、沪、太兵备道。上海道任上,抗旨以中方首席代表与各国领事签订《东南互保条...[详细]
余联源(约1850—1901) 字晋珊,又名余联沅。孝南祝站人。清光绪三年(1877),余联源以殿试中一举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他是孝感历史上唯一的“榜眼”。少年时代随家人在老河口(原光化县)求学,因其父在老河口经商,后余父生重病,母亲张氏只好接过养家糊口的重担并担负起养育儿子的重任。幼年...[详细]
余日宣(1890-1958),湖北蒲圻人。191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留学,191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历任武昌文华大学教授、天津南开大学教授暨教务长、北京清华学校(大学)教授暨政治学系首任系主任、国民政府军政部中校秘书、上海沪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暨校长、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讲授...[详细]
曾祥连(1926—1947),湖北天门拖市镇严庙村人。1943年11月在天京潜县参加抗日不久,编入新四军五师四十四团二营四连任战士。1945年夏参加了石家河围困战。抗日战争胜利后投入反内战斗争。1946年3月任连部通讯员。中原突围随部队转战鄂西。1947年2月在南漳县安家集作战牺牲。拖市镇 ...[详细]
张高潮,男,汉族,天门市岳口镇人,1955年生;中共党员, 1974年11月入伍,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资格,现为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政治委员(副军职),武警少将 。先后担任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副总队长,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政治委员,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