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道文 [公元1860年-1947年]

  • 邱道文 (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丁酉科乡试与弟邱道盛同榜中式举人,戊戌科会试后内转升主事,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刑部广西司兼贵州司行走。朝廷锐志维新下诏求直言,因上疏论时政得失条奏十事,洋洋万言,已亥至壬寅总办朝审两次,会办全国秋审两次。奉旨刑...[详细]

邱玉阶 [公元1922年-1983年]

  • 邱玉阶(1922-1983):南漳县花庄镇葛公河人。1948年6月组织农民武装,7月,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于报信坡生擒国民党南漳县长刘仲武。同月,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 邱幼读私塾,青年时代教书、行医,1941年,一度任保长两月。1946年,新四军新五师某团团长钟吉龙受伤,化名杨流太,到...[详细]

栖一 [唐][公元832年-?]

  • 栖一(832一?),晚唐诗僧。卒年与姓氏字号均不详,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人。与贯休同时,诗名亦略同。长于七律,诗风遒拔雄劲,悲壮沉郁。作品多已散亡,《全唐诗》存其诗二首,皆怀古之作。除《垓下怀古》外,另一首为《武昌怀古》。 ...[详细]

全世钧 [公元1917年-1947年]

  • 全世钧(1917-1947):南漳县李庙区杨柳乡人。1946年11月,新四军某部李庙乡长张庆中带领30多人活动在李庙一带。全世钧参加革命,任谷南襄县民主政府秘书室李庙通讯员,在警卫排长张法林帮助下,全世钧组织了李庙游击队,任分队长。1947年5月,新四军某部撤离南漳,留张法林任李庙游击队长,全世...[详细]

任亨泰 [明][明朝状元]

  • 任亨泰,生卒年不详,明初大臣。字古雍,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为襄樊明代唯一的一名状元,也是中国首位以圣旨建状元坊表彰的状元。洪武二十一年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订定旌表孝行事例,曾出使安南。太祖重其学行,常每呼“襄阳任”。著有《使交集》等。 任氏家谱记载,任享泰字试浠,生于元顺帝庚子年...[详细]

华阳君芈戎 [春秋战国][?-前262年,秦国四贵]

  • 芈戎(?-公元前262年),又称辛戎,楚国人,秦昭襄王舅父。初封华阳,号华阳君。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秦取楚新城后,又封新城,号新城君。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于其姐秦宣太后,与异父兄弟穰侯魏冉(楚人),其姐秦宣太后芈氏长期执政秦国,形成亲党-格局,打破秦国重用客卿的惯例。与高陵君嬴悝、泾...[详细]

史纯 [明]

  •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南京)登上皇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史称洪武元年。大明王朝建国初,即不分民族、身份等,诏征天下贤才充实朝廷和地方文武百官。明朝潜江首任知县史纯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潜主政的。 史纯一是何方人士,以举人、还是进士身份授潜江知县,旧志上没有记载,只“称其有才干”。因...[详细]

史华 [明]

  • 据《湖广通志·名宦卷》载:“史华,渭南(今陕西渭南市人)监生,弘治间知潜江,劝课农桑,葺理学校,诸所废坠,罔不振兴,一时讼简盗息。”通志的“津桥卷”“学校卷”都有其政绩记载。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卷四、五、六等多处有其在潜的宦迹记载史华主政潜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学位低,主政...[详细]

舒大猷 [明]

  • 舒大猷,明代-。字锡崖。通城县梓木里人。嘉靖二十五年举人,历任江西安仁县教谕、眉州知州、户郎员外郎及郎中、四川龙安知府、广东韶州知府、广东分巡海南道兼提学兵备副使、浙江右参政佥事、淮阳海防兵部河道、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等职。历三朝。博学多才。著有《平海纪略》、《历任拙录》、《清心亭稿》、《诸儒粹...[详细]

司马彦

  • 司马彦 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祖籍湖南澧县小渡口镇,生于湖北公安,现任书法艺术学校校长。司马彦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在其父司马东老先生的指导下,长期严格临帖习字训练,从中国传统书法中吸取营养,功底深厚。在国际国内书画大赛中获奖三十余次,作品参加过国内外重大书画展览,入选中国书画百家和多种书...[详细]

苏宏道 [公元1916年-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苏宏道(1916~2012),潜江(今张金镇高口村。1954年,张金镇从江陵县划归潜江,故很多资料上显示其为江陵人)人。他十五岁参加红军,大家都习惯称他为红小鬼。就是这样一位机智勇敢的红小鬼,历经百战,成为潜江少有的共和国将军之一。 机智勇敢当警卫 1916年8月,苏宏道出生于高口一个贫...[详细]

孙侑 [宋][荆门三凤]

  • 孙侑,孙何的小弟,为北宋良臣名儒之一。孙侑少时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对经史子集、上下古今、伦理道德的悟性很高。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中进士,与孙何、孙仅同被列为荆门乡贤,并称“荆门三凤”。翰林大学士王禹偁感叹:“天地间的钟灵秀气,全部聚集到荆门孙家。” 孙侑官至殿中丞,著作颇...[详细]

孙隆椿

  • 孙隆椿(1937 ~)祖籍黟县西武乡古筑村,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员,1960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曾在武汉市财政局、长春地质学院、湖北省地质局等单位工作。高级工程师,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中央-委员会委员。 同年(公元1937年)出生的名人...[详细]

孙绳 [公元1887年-1939年]

  • 孙绳(1887~1939) 又名华佛,湖北黄冈人。早年加入共进会(同盟会前身)。参加过武昌起义,曾任都督府书记部长。民国3年(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赴云南参加护-,加入中华革命党。曾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湖北省民政厅厅长等职。因在倒蒋(介石)运动中...[详细]

谭鑫培 [公元1847年-1917年,同光十三绝谭派鼻祖]

  • 谭鑫培(1847.4.23~1917.5.10) 著名京剧演员,主攻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 籍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其父谭志道,主工老旦兼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 程...[详细]

陶凤集 [公元1880年-1928年]

  • 陶凤集(1880-1928):字遇刚,又名尚畴,南漳县沐浴乡陶家湾人。幼聪颖,长辈要求严格,“出入检其所携,游嬉询其所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王朝同德、日、英、法、俄等八国签订《辛丑条约》。陶凤集东渡日本,其祖父为支持陶留学,卖田10公顷多。陶进入日本东京的一所中学读书。1905年,...[详细]

陶静轩 [公元1890年-1926年,著名工人运动领袖]

  • 陶静轩(1890~1926年) 陶静轩,原名鑫元,又名静仙、经轩。湖北江陵陶家嘴人。民国12年(1923年)4月来沪入内外棉十五厂当挡车工。民国13年夏进沪西工人补习学校学习,参加筹建沪西工友俱乐部工作,深入日商各纱厂进行工人的组织发动工作。在项英、徐梅坤等影响下于同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详细]

陶仆伦 [公元1867年-1943年]

  • 陶仆伦(1867-1943):字汝安,别名价人。南漳巡检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武昌经心书院求学。1904年留学日本弘文师范学校。1907年回国,在襄阳府任观察。后赴郧阳办石棉矿,因集资困难,矿业未成。1910年回乡,与冯应田合作,编著了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最新教育界指南》一书。铅印发行...[详细]

陶元柏 [公元1901年-1928年]

  • 一提起“赤生桥”就唤起人们对烈士的无限景仰。土地革命时期,刘赤生夫妇受党的委派到徐李一带建立革0据地。他们深入群众,宣传革命,领导农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民协会,掀起了红色风暴。 刘赤生,号慈生,参加革命时,取“传播赤色声音”之意,更名为赤声。1901年出生于江陵县(现潜江市)徐李市刘家老...[详细]

田美棠

  • 从曾任台湾“高等法院”台中分院院长二十五年,后改任国民党中央惩戒委员会委员,现退休居台湾的田美棠次子(排行老三)田济启先生所撰写的《浮生忆往》一书及我采访其相关后人得知,田美棠是张金河最后一名举人,称为田二爷;他任过多地地方法院首席检察官,在大陆官至湖北高等法院院长;移台后成为“最高法院”检察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