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弼,清末至民国间人,字右卿,临夏市城关乡肖家庄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中贡生,禀性忠厚,品德端方,文才冠盖一方,因家贫设馆授徒,河州(今临夏)名人才子半出其门下,名望极高,时人以能送子弟入其馆受业为荣。王朝弼博学多才,通览理性诸书,一生不问外事,专以读书穷理以自娱,卒年49岁,时人惋...[详细]
王竑(1413—1488),字公度,号戆庵,晚年归乡后号休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边驻兵河州,遂携眷落籍河州(今临夏市南龙乡桥头村)。父王佐,字良辅,号纳齐,博学能诗,解缙谪居河州后常与交往,治家以程朱礼学为本。王竑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勤奋好学,明宣德九年(1434)补生员,正统三年(1...[详细]
王福海,清咸丰、光绪年间人,世居北塬三角乡杂户庄,因脚大手大,人称“王大脚”自幼爱耍拳脚,少年时得一山东武师指教,拳艺大进。后赴山东、河南学艺,得天启棍真传,精熟天启棍十二门(十二折),36折(36招)。折子(棍法)、条子(套路)、排子(两人对打)等无一不精,棍法娴熟,以“棍法势连,密布透雨”著...[详细]
王金刚奴(?-1409) 明初农民起义首领。阶州(今甘肃省武都县,位川甘边界曲舟县东南)人。一作金刚奴。太祖朱元璋洪武初,曾与高福兴、田九城等以白莲教的名义在沔县境内组织农民群众,在当地称为“三元帅”。1397年(太祖洪武三十年)率众起义,时称四大天王,共推田德成为“汉明皇帝”,军号“龙凤”...[详细]
王凯儒(1890-1982),王家堡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从政多年。小学在王家堡义学读书,参加清水县会考,以全县第一名成绩被清水县保送中山大学,毕业后从政。民国时期曾任康县、通渭、两当、岷县县长,后任皋兰专区专员,是民国时期清水县唯一的国大代表。在位时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为上,不欺下,...[详细]
汪世显(1195—1243),宇仲明,金朝及蒙古国大臣。巩昌盐川镇(今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人。系出蒙古汪古部,遂以汪为氏。 原仕金,历同知平凉府事、陇州防御使、巩昌府治中、同知。 与巩昌府总帅完颜仲德共拒蒙古军。 金开兴元年(1232),代为巩昌府便宜总帅。 天兴三年(1234),...[详细]
王树中(1868-1916),字建侯,号百川,又号梦梅生,皋兰县长川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进士出官安徽,在官十余载,勤政爱民,皖人呼之为"王青天"。 1913年归里,为省军府参谋,旋保道尹,仍发安徽。l915年春,奉檄往甘凉,春暮往宁夏,秋初诣陇东泾川、庆阳、宁、镇各县,勘聚众...[详细]
王玺玉,男,汉族,1957年3月出生,甘肃秦安县人,中共党员,1976年11月参加工作,党校研究生。 1976年11月,秦安县县委组织部干部; 1980年11月,共青团秦安县委副书记、书记; 1983年09月,甘肃省委党校培训部党政管理专业学习;1985年07月,张家川县整党办联络员...[详细]
王志仁(1891-1961),临夏县刁祁乡友好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读于临夏市文庙私塾,后入兰州师范,毕业后临夏任教。他爱好中医,长期坚持自学,细心揣摩,1943年弃儒从医,在尹集“福顺堂”坐堂行医。1946年在马集自开药铺,售药坐堂。1956年公私合营后,-合诊所,1958年转入马集卫生院。以妇科...[详细]
万廷文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56年7月出生,1991年7月入党,大学文化。 万廷文同志30多年来一直从事玉米育种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省列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交种选育”、“凉单1号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河西平川灌区农业生产商品化综合开发途径研究”、“玉米杂交种引进和新...[详细]
魏儒通,临夏市人,中共党员。曾在临夏州水电局副局长、州供电公司经理等职。在工作中坚持抓管理、促效益,多次被甘肃省评为光能先进单位,特别是在临夏市初级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组织实施了对供电辖区内配电网的整顿改造,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各项指标均达部颁验收标准,使临夏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初...[详细]
魏廷贤,清同治民国年间人,住北塬三角乡魏家坡跟村。少年时即拜王大脚为师,拳棍俱精,其棍法“连打连击,密不透雨”,深的知州赵桂芳赞赏。他虽武术精良过人,名重一时,但绝不以武欺人,凡来临夏比武论艺者,不论输赢,以礼待人,贫者资助盘缠,前来以武会友者络绎不绝。魏廷贤融各派之长,形成“动作多变,梢把齐用...[详细]
吴祯(生卒年不详),字从善,河州(今临夏市)人。幼年志向远大,八岁入私塾,即擅长诗词,年稍长,以荫宜补千户侯,笃志学成致仕。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以《诗经》中亚魁,授四川梓童教谕,山东禹城教谕,他博通“四书”、“五经”,生员敬重。朝廷以其学识德行选聘河南考官,主考期间严公持正,所考选拔者...[详细]
咸正刚(1866-1945),回族,拳师,张家川镇崔湾村人,农民出身,幼年喜武,苦于无师,稍长离家求师于西方,遍访名川大山,拜求名师高手,遂得真人秘传。十余年后返回故里成婚。后仍云游于外,居无定处。一生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疾恶如仇。在其卖艺生涯中,不论走到哪里,都不守“规矩”,即不拜码头,不...[详细]
肖福禄(1754—1829),字寿山,回族,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肖家庄人。自幼好习武,有胆略,臂力过人。20岁投身清“绿营兵”,乾隆三十九年(1774)参加桦林山战役,战功显著,赏戴蓝翎,赐号“巴图鲁”,授凉州镇松山营守备。乾隆四十九年(1784)宁底店战役中, 又赏戴花翎,授肃州金塔营都司。...[详细]
贠小平,男,汉族,张家川县龙山镇人,毕业于张家川县第二中学。世界知名机器人专家。现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任(终身)正教授。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常务委员会的成员之一,现任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财政主管。 在很多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重要职务。已发表过100多遍学术文章,指导过十来...[详细]
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1759年7月22日)。他少时聪慧,学习刻苦,读了很多书。21岁时,他到西安参加乡试,中了举人。32岁,中了进士。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被派往浙江省永康县任知县。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 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详细]
徐登举,笔名松石、古西域葱岭晴雪楼主,路盘乡刘家村人。1939年2月出生干甘肃临夏。1964年毕业于西北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新疆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理事、新疆喀什地区文联秘书长、喀什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世界禅佛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亚西亚书画研究院中外书画鉴赏家、山柬...[详细]
徐绍烈(1861~1940),字钦岳,祖居先锋乡大徐家村,清同治时移居本市城内,出生于临夏市。 绍烈幼年,其父口授文词,12岁入私塾,勤奋好学,后入兰山书院深造。光绪十七年(1891)应乡试,中辛卯科副贡生。 光绪二十二年(1896)杨增新任河州知州,绍烈积极赞助,兴办教育。民国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