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宾(1884—1960),字子寅。甘肃省临夏县韩家集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从先世属于临夏老教毕家场门宦。父名马福禄,字寿三,曾率回民军队马步七营旗,编为“简练军”,驻防山海关等地。1954年马鸿宾当选为第一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马鸿宾为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详细]
马悙静 生于1910年,曾用名马敦静,马鸿逵次子。自幼随父生活在宁夏,稍长入军旅,在其父部下任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任一六八师第三旅少将旅长,民国三十年(1941年)任宁夏保安处中将处长,1944年任十一军中将军长,1945年任宁夏三青团干事长。1947年11月解放军出兵围攻陕北军事重镇...[详细]
马悙靖 字立青,马鸿宾三子。少时随父任所读书,为人敦厚诚朴,稍长即入军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任三十五师一零三旅二零五团团长,后任旅长、八十一军参谋长。1938年5月,在日伪大军从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头进犯的重要关头,马悙靖率八十一军赴绥西抗战,军部驻临河。面对陆空联合、步炮联合的三万...[详细]
马经武 生于1934年,回族,祖籍马集镇多木寺村。其父20世纪40年代中期曾任国民政府青海省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职务。1949年解放前夕,马经武随家人前往台湾,后侨居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当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古老的神州焕发生机,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时,马经武率先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和家乡亲友取得联...[详细]
马进西(1867-1940),字锐恒,回族,马化龙之次孙,宁夏金积堡人,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南川道堂创建人。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宁夏回民反清斗争失败后,马化龙全家三百余口人罹难,马进西、马进成以年幼幸免于死。按清律俟年12岁要处以宫刑,马进西于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被解往北京受刑...[详细]
马继援,甘肃省河州(今临夏自治州)人,马步芳之子。1945年1月毕业于民国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国民革命军西北军政公署副长官,兰州战役总指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12岁时,由南京中央军政部委任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1934年任第100师手 ...[详细]
马莲舫(1899-1983),回族,原籍临夏市城关乡胡家庄,后迁居临夏县井沟乡。幼时入大拱北念经。1951年去四川阆中县蟠龙山巴巴寺拜师学医,历时10年,苦心钻研中医学理,掌握了“珍珠丸”、“万灵丹”、“风明散”等成药配置秘方。学成后归乡,先后在宁夏、夏河、临夏市八坊医院、市医院中医科为病人精心...[详细]
马良臣(1889-1979),名荣仓,回族。张家川县张良乡银昌湾村人,农民出身。幼年家境贫寒,务农为生。胞弟马荣全(字子安)曾任陕西警备师第二旅第六团团长,后调甘军任旅长,马良臣随兄从军。民国22年(1933),马荣全在康县遇兵变被刺身亡,所部官兵推举马良臣带领部队。是年马良臣被陕西省政府任命为...[详细]
马明继,回族,临夏市人,临夏州汽车运输公司第二分公司货车驾驶员。1988年企业实行第一轮承包,完成货运量5765吨,货运周转量17.7万吨公里,营运总收入42.32万元,盈利6.12万元,累计节油5128公升,安全行驶72.23万公里,超额完成任务。他技术精良,车辆保养始终呈最佳状况;吃苦性强,...[详细]
马明智(1915-1994),回族,临夏市人。自祖辈就喜花卉,父元阁更是以育花为业,所育花卉临夏八坊有名,马明智自幼耳濡目染,爱花成癖,所育花木为人钟爱。民国三十三年(1944)马步青修建蝴蝶楼时请马明智专司务花,他对各类花草树木均有研究,经他在蝴蝶楼培育的牡丹,姹紫嫣红,品名繁多,多为陇上之冠...[详细]
马千龄(1824-1909),属毕家场门宦,在清同治年间回民反清起义时,曾为马占鳌出谋划策,是河州回民起义领导人之一。但这一集团的武装势力崛起于马占鳌之后,始于马千龄之子马福禄。 马福禄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中武进士,点卫守备,以终养告归。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花寺门宦的主要负责人...[详细]
马全钦出生于1901年,名廷斌,马国良长子。少时读“四书”“五经”,年稍长即在凉州西军任职。直系军阀曹辊任总统时,任命马全钦为-侍从武官,在京供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入甘,将西北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马全钦任团长,驻防导河(今临夏)。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马...[详细]
马蓉瑛 生于1935年,回族,祖籍漠泥沟前川,系马步芳侄孙、马绍援之女。1949年随家人前往台湾,现定居沙特吉达市。马蓉瑛中年丧夫,她克服异国他乡的重重困难,独自抚养六个子女读书成才,其中三个子女留学英美等国,获博士学位。虽长期身居国外,但她多年来情系祖国,热爱故土。改革开放初期,饱尝思乡之...[详细]
马尚英, 东乡族,1949年7月生,甘肃广河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4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1970年4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城关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庄禾集公社党委副书记;1974年4月,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3月,临夏回族...[详细]
马生仓,回族,1926年出生,广河县水泉乡排套村人,22岁时被国民党抓丁,编入国民军82军248师1团3营。1949年8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师司令部任炊事员,9师26团9连当战士。1953年1月以1军7师高炮营3连副班长身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朝鲜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详细]
马恕(1874-1957),字敬堂,原籍东乡,清代迁居和政龙泉,世代务农。光绪时入邑庠,因学业优异,多次受奖,为知州杨增新器重。后因家境贫寒,归乡设帐授课。民国初年由同窗张质生(时任宁夏护军使署幕府)推荐,到宁夏马鸿宾部掌理文案。随军10余年,深得马鸿宾敬重,后力请归乡。民国二十年(1931)冬...[详细]
马廷勷字少翰,马占鳌之孙,马安良的第三子,人称"三少君",生于1889年。1903年中秀才,1909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凉州镇总兵、凉州镇守使等职。民国15年(1926年),任国民军暂编第二十七师师长。冯玉祥在南口与奉军作战时,马廷勷派其弟马廷贤旅前往参战。此战冯军不利,马廷贤随国民军回甘。后马廷...[详细]
马廷斌 出生于1901年,字全钦,马国良长子。少时读“四书”“五经”,年稍长即在凉州西军任职。直系军阀曹辊任总统时,任命马全钦为-侍从武官,在京供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入甘,将西北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马全钦任团长,驻防导河(今临夏)。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马...[详细]
马廷贤马安良第四子,马廷勷胞弟,字立汤,人称"四少君"。马廷贤原在马廷勷所统领的西军中任职,官至二十七师副师长。民国17年(1928年)5月,河湟地区发生了马仲英兵变。马仲英号称"黑虎吸冯军",自任"司令"。马廷贤被马仲英任命为"副司令"。之后,马仲英变兵三围河州城,使国民军伤亡惨重,变兵气势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