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庆 [唐][?-664年,唐高祖李渊第十六子]

  • 李元庆(?-664年)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第十六子,母为刘婕妤,唐太宗异母弟,与民部尚书戴胄联姻。唐高祖武德六年,封为汉王,后封为陈王。唐太宗贞观十年,改封为道王,授豫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四年,历滑州刺史,以政绩闻,赐物二百段。之后历徐、沁、卫三州刺史。麟德元年,逝世,赠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献陵,...[详细]

李元祥 [唐][公元626年-680年]

  • 李元祥(626年―680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母隋朝楚国公杨素之女杨嫔。初封许王,后徙封江王。去世后谥号为“安”,所以通常称他为“江安王”。...[详细]

李元晓 [唐][?-678年]

  • 李元晓,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弟,母鲁才人。贞观五年受封为密王。678年逝世,追赠司徒、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曰贞。...[详细]

李元婴 [唐][公元630年-684年]

  • 李元婴(630―684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其母为柳宝林。滕王李元婴先后派驻滕州(今山东滕州)、洪州(今江西南昌)、隆州(今四川阆中),并在这三处筑有三处滕王阁,贞观年间,李元婴曾被封于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滕王阁”(已被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详细]

李元裕 [唐]

  • 李元裕,唐高祖李渊第十七子,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母崔嫔。贞观五年(631年)封郐王,贞观十一年(637年)徙封邓王。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居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李元裕曾五任邓州刺史,迁兖州都督。好儒学,善与人谈儒家经典哲理。太宗时,家居邓州,家藏书籍有12车,著名诗人卢照邻早年曾在元裕...[详细]

李元则 [唐][?-652年]

  • 李元则,李渊第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弟弟。颇受唐高宗的宠爱,死后追赠为司徒、荆州大都督。 彭思王李元则(?-652年5月20日),字彝,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子,母为王才人。高祖武德四年四月二十七日(621年5月23日),封为荆王。 出任婺州刺史。唐太宗贞观十年(637年)徙封彭王,为遂州都...[详细]

李湛 [隋]

  • 李湛 ,唐世祖李昞次子,唐高祖李渊的二哥。武德初,追封蜀王。生子陇西恭王李博义、渤海靖王李奉慈。 蜀王李湛 ,唐世祖李昞次子,梁王李澄弟。武德初,与二王同追封。生子陇西恭王李博义、渤海靖王李奉慈。 陇西恭王李博义,武德初,与李奉慈例王。唐高宗时,累擢礼部尚书,特进。骄侈不循法度,伎妾...[详细]

李智云 [唐][公元603年-617年]

  • 李智云(603—617年)初名李稚诠,小名祈健,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母为万贵妃。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隋朝大业末年,李智云跟从李建成寓于河东。唐高祖初起兵,李建成逃回太原,隋朝官吏逮捕李智云解送长安,后被阴世师杀害,年仅十四岁。义宁元年,追赠尚书左仆射、楚国公。唐武德元年(6...[详细]

卢柯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卢柯(1965年5月23日—),出生于甘肃华池。材料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卢柯出生在地处偏远山区的甘肃省华池县,直到去庆阳一中读高中,他才从山区走出来。卢柯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对卢柯...[详细]

苻洛 [晋][?-385年]

  • 苻洛,(?-385),前秦国名将。 摘要 苻(音pú)洛(?-385),前秦国名将。苻坚堂弟,苻健兄子,北讨大都督、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大司马、唐公。曾经率军灭取代国。后其以幽州叛,被徙于凉州。...[详细]

罗海琼

  • 罗海琼,1973年8月10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1998年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魂系哈军工》,从而进入演艺圈。2000年因在年代剧《像雾像雨又像风》中饰演方紫仪一角而被观众所认识 。2005年主演古装悬疑剧《大宋提刑官》[2-3] 。2008年凭借都市...[详细]

吕宝 [晋][?-392年]

  • 吕宝(?—392),五胡十六国时代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吕婆楼的儿子,吕光的弟弟。吕光割据凉州建立后凉,自称三河王。封吕宝为右将军。392年八月,吕光遣吕宝等东下攻西秦的金城,遭乞伏干归反击大败,吕宝及将士万余人丧命,吕宝之子吕隆继位后,追尊吕宝为文帝。...[详细]

吕德世 [晋]

  • 吕德世,略阳郡(治今甘肃天水市)氐族人。后凉懿武帝吕光之弟。后凉宗室。 389年二月,吕光自称为三河王,大赦,改年号为麟嘉,设文武百官。吕光的妻子石氏、儿子吕绍、弟弟吕德世从仇池来到姑臧。吕光册立石氏为王妃,吕绍为世子。...[详细]

吕覆 [晋]

  • 吕覆,略阳郡(治今甘肃天水市)氐族人。后凉懿武帝吕光之子。后凉宗室。 394年,后凉国君(三河王)吕光,命他的儿子吕覆为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西域大都护,镇守高昌,并命令手下大臣的子弟,随同吕覆前往。 吕覆是后凉管理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详细]

吕弘 [晋][?-400年]

  • 吕弘(?-400年),表字不详,略阳郡(治今甘肃天水市)氐族人。后凉懿武帝吕光之子、隐王吕绍兄及灵帝吕纂弟。后凉宗室及重要官员,官至大司马,曾煽动庶兄吕纂发动政变推翻吕绍,助其登位,但不久就再起兵反叛吕纂,失败被杀。 龙飞元年(396年),吕光称天王,封吕弘为常山公。龙飞二年(398年),沮...[详细]

吕隆 [晋][?-416年,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

  • 吕隆(?—416年),字永基,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弟吕宝的儿子 ,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公元401年,吕隆的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拥立吕隆,改元神鼎。吕隆即位后,诛杀豪族,树名立威,内外扰攘不宁,人人不能自保。公元403年,在南凉和北凉夹攻之下,吕隆-投降后秦,后凉灭亡。后秦皇...[详细]

吕婆楼 [晋]

  • 吕婆楼,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十六国时期前秦官员,后凉政权建立者吕光的父亲,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太尉。辅助苻坚杀苻生夺位。后向苻坚推荐王猛,并邀其出山。在王猛的辅佐下,前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战后,吕婆楼的儿子吕光正在西征西域,于是割据凉州建立后凉。追尊吕婆楼为景昭帝。 吕婆楼的先祖名叫...[详细]

吕绍 [晋][?-399年,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君主]

  • 吕绍(?—399年),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君主。 龙飞元年(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建立后凉政权,立吕绍为太子。龙飞四年(399年)五月,吕绍与兄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按兵不动,不与后凉军交战。吕绍、吕纂无功而返。同年十二月,吕光去世,...[详细]

吕他 [晋][?-403年]

  • 吕他(?-403年),略阳(今甘肃天水)氐族人,后凉武懿帝吕光的弟弟 。吕光建凉后封他为巴西公,401年投降后秦。 后凉麟嘉元年(389年),吕光派遣左将军吕他和武贲中郎将吕纂征讨北虏匹勤,在三岩山取得大胜。 后凉咸宁三年(401年)二月,吕超和吕隆杀死天王吕纂,吕纂的弟弟吕纬和叔父吕他...[详细]

吕纬 [晋][?-401年]

  • 吕纬(?-401年),略阳郡(治今甘肃天水市)氐族人,后凉宗室。后凉懿武帝吕光之子,吕纂的兄弟,陇西公。 400年,吕纂攻北凉王段业,南凉王秃发傉檀闻讯就率一万骑兵进袭后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当时吕纬据北城防御,秃发傉檀就置酒于姑臧南门朱明门,大宴将士,掠夺八千户回去。401年,吕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