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效先(1891~1961) 字悫子,清光绪十七年四月出生于下高川,幼承家训,青年时期即对诸子百家,经典史籍悉心钻研,打下丰富的文史知识基础。民国10年(1921)8月,考入浙江杭州蚕业学校,半途辍学,至北京族兄姚守先处,与人合办书画研究会,讲授书法。值西乡旅京同乡会创刊《西乡》报,...[详细]
叶先准(1899~1979),又名叶准,镇安县西口区腰庄乡阴坡台人。幼时家贫,只读了两年私塾便到一家药铺当学徒。后来他拜名医为师,潜心学医,18岁始在本县和旬阳、安康一带行医。 叶先准擅长内科、妇科和眼科,尤以“四诊”(望、闻、问、切)详准而出名。有“望诊如神,入骨三分”之称。他辨...[详细]
义安郡主是唐中宗第二女,李显登基后晋升为宜城公主。 相关史籍 新唐书 列传第八:宜城公主,始封义安郡主。下嫁裴巽。巽有嬖姝,主恚,刖耳劓鼻,且断巽发。帝怒,斥为县主,巽左迁。久之,复故封。神龙元年,与长宁、新宁、义安、安乐、新平五郡主皆进封。 朝野佥载 唐宜城公主驸马裴巽,有...[详细]
尹定贵(1919~1966),字胜堂,艺名毛娃,镇安县云盖寺人。民国初年“三合班”名艺人尹生的次子,商洛名须生来金榜的徒弟。与陈胜志(艺名刚娃),张胜林(艺名田田)、张胜华(艺名苦娃)为同辈跟班师兄弟。他六岁学艺,七岁半登台,有“二黄七龄童”之称。 他从小随父浪迹江湖,阅历丰富。幼年...[详细]
殷锐 (1906—1935),字子刚,周家山乡留旗营村人。幼时读书。民国17年(1928)考入陕西省立第五师范学校(简称五师)。爱好体育,擅长写作,常读-译著及马列主义书刊。曾任学生自治会宣传干事,与同学共同创办班报《战鼓》、《喇叭》及校刊《前驱》、《追求》,传播进步思想。20年(1931)加入...[详细]
永穆公主,唐玄宗长女,母柳婕妤,同母弟延王玢。公主仁爱孝顺,端正美好,特为玄宗所钟爱。开元十年(723),下嫁王繇。天宝七载(749),公主出家。 永穆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爱女,母柳婕妤,同母弟延王李玢。 永穆公主出嫁的时候,唐玄宗本来发誓要给她办个奢华婚礼,跟太平公主当年一个标准。唐玄宗受...[详细]
岳亮(1862~1932) 本县合同乡人。家富,清末贡生,好戏成癖。与“戏状元”王庚子结为朋友,时常周济落难的艺人,并为他们编写剧本,针砭时弊。民国8年(1919),本县各地大种 烟,以至粮食奇缺,吸烟贩毒者遍及城乡。仅上岳家湾一村,就有10户人因吸毒而破产。他对此深为忧虑,常对乡亲们说:“长...[详细]
虞儒慕 (1832—1931),字子夔,弥陀寺乡南光村人。清同治九年(1888)考中举人,历任沔县书院山长,陕西同州府和汉中府教谕。终身以教学为主,正直忠厚,教育有方,颇受爱戴。90寿辰,学生送“寿并道高”匾和“课子教徒,一生讲学无他务;松鹤遐龄,百岁延年不老春”对联。同年(公元1832年...[详细]
豫章公主生卒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之女,为下嫔所生。因生豫章公主,下嫔难产而死。她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长孙皇后待她如同亲生之女。 因为被长孙皇后收养,太宗对豫章公主的感情也十分不同。豫章公主死后,太宗非常悲伤,长期穿着素服,以至群臣惊恐,纷纷上 书劝谏,要求皇帝克制悲伤。 下嫁唐俭之子唐善...[详细]
曾学彦 (1952~1988),本县柳川乡人,生于1952年2月17日,1985年8月任留坝县邮电局局长。1988年8月14日在抗洪抢险中身先士卒,不幸以身殉职。8月9日凌晨,本县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公路及电讯中断。10日凌晨,曾带领职工爬崖通往鲜家坝,闯过乌龟梁,终于11日凌晨抢通鲜家坝通讯线路...[详细]
曾子才 (?—1943),名继贤,以字行,天堰乡唐家沟坎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速成班。清宣统三年(1911),任陕西省新军排长;辛亥革命时任团长,因镇压白阆有功,委陕西省第二混城旅长,后离职回汉中。民国9年(1920),回县闲居。18年(1929),任西北边防军第一军军长,先后收阜川民团头目李...[详细]
张海 郭邈山 商州人。北宋庆历三年(1043),陕西饥荒,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商州灾情尤甚。《温国文正文集》中称:“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麸而不足,所衣者纾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当年八月,商山饥民一千余人在张海、...[详细]
张汉民 (中共党员),运回0弹药。是月25日晚,在黄沙玉皇庙成立中国工农红军29军第4游击队,卢黄轸任宣传队长。26日奉上级“消灭元墩王化治、阜川魏占海两个民团,打通去川障碍。到大河坝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与四川红四方面军取得联系,达到互相支援之目的”的指示。于翌年1月11日拂晓,率游击队至元墩...[详细]
张鸿儒(?~1973) 本县协税乡人。解放前任新疆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军需处长,新疆解放时为起义部队五人小组成员之一。解放初,任解放军农业建设兵团第四师少将总务处长,后病故。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 杨桂芳 (1899~1973) 陕西省汉中南郑县 高机先 (1892~...[详细]
张既(?-223年),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举茂才,除新丰令,治绩为三辅第一。 河东之战时,张既授命劝说马腾与钟繇合击击-、郭援,大破之。又和马腾击张晟等,斩卫固、张琰。召马腾于关中,定关西叛。为京兆尹抚民兴政。后来与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狄道,安郡民,徙氐以利趋,拔汉中守。从征张鲁,建议曹...[详细]
张缉(?—254年),字敬仲,凉州刺史张既之子,魏少帝曹芳的岳父。三国后期曹魏大臣,外戚。 曾为温县县令,颇有才干。诸葛亮征魏时,张缉上筹略给中书令孙资,孙资使其参征蜀军。后入宫为尚书郎,因称职被曹叡所赏识,任东莞太守时,拥兵数千。张缉屡次上 书陈述击蜀破吴的方略,又料得诸葛恪功高盖主,必死...[详细]
张杰 (1923~1993),耀县下高埝乡张家坡人,1937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员、八路军120师司令部警卫员、教导团区队长、政治部青年干事、组织干事,晋绥军区练兵团组织干事,东北干部队分队长、沈阳军区独立团组织股长、辽西保安旅...[详细]
张联辉(1856~1927) 男,字萼楼,祖籍湖北麻城。康熙年间,张姓先辈由麻城迁入班城西北边柳林沟。光绪三年至五年(1877~1879),还是生员的张参加编修《定远厅志》,为5名总校之一。七年(1881),张被选取考定优贡,与副贡程学深用俸禄380两白银在省城西安西门内购崔氏旧房一座,筑屋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