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华 [公元1910年-1935年,革命烈士]

  • 陈文华(1910~1935),字春舫,又字浩卿,宁羌县大安金牛驿人。家庭地主。 文华幼读私塾,1926年入大安县立第三高等学堂读书。当年,其长兄锦章由上海回乡度假,组织天足会、剪辫会等进步群众组织,文华是其活动骨干。锦章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文华仅16岁。1927年文华考入汉中陕西第五师...[详细]

陈学鼎 [公元1906年-1982年]

  • 陈学鼎(1906—1982),耀县寺沟乡阿姑社人。 民国16年(1927)春,陈学鼎毕业于耀县乙种职业学校,后考入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在学校政治部主任邓小平、政治教官刘志丹的领导下,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18年(1929)冬,刘峨山声援甄寿珊“西北民众讨逆军”,在耀县成立...[详细]

陈忠茂 [公元1916年-1945年]

  • 陈忠茂(1916~1945) 商县人,少时家境贫寒,寄养在舅父家。由于舅父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加之1932年后红军三次经过夜村等地,宣传革命道理,在他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火种。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忠茂所在的朝阳小学的同学常听中共商洛工委领导王柏栋的抗日救国讲演,激发了他抗日救国的雄心壮...[详细]

陈忠实 [公元1942年-2016年]

  • 陈忠实 (1942~2016.4.29) 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陕西省作协专业作家、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中...[详细]

仇少珊 [公元1898年-1938年]

  • 仇少珊(1898~1938) 商州人。自幼受家塾教育,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西安甲种农业学校和中山大学,受到一些进步人士的教诲,逐步树立起爱国思想。 民国17年(1928)秋,仇少珊返商后任县立第一小学校长职务。他以爱国主义为教育内容,改变该校只谈教书不谈国是的教学状况。他在教职工和学...[详细]

崔乃镛 [清][公元1680年-?]

  • 崔乃镛(1680—?),字伯璈,号餐霞,今市郊区陈炉镇西堡人,清进士,入翰林。 雍正二年(1724),崔乃镛出任云南寻甸知府,后调任东川府知府。乾隆二年(1737),升任湖北督粮道台。监督漕粮是个肥缺,前任官员,大都上下串通,克扣运丁,剥削库帑,侵吞漕粮,中饱私囊。崔乃镛在任道台三年...[详细]

窦诞 [唐]

  • 窦诞,窦抗第三子,祖父窦荣定,祖母隋文帝姐万安公主,其妻唐高祖李渊第二女襄阳公主。 相关史料 窦诞,窦抗第三子,扶风平陆人。隋仁寿中,起家为朝请郎。义宁初,辟丞相府祭酒,转殿中监,封安丰郡公,尚高祖女襄阳公主。从太宗征薛举,为元帅府司马。迁刑部尚书,转太常卿。高祖诸少子荆王元景等未出宫者...[详细]

党积龄 [公元1879年-1967年]

  • 党积龄 (1879~1967),字松年,留坝县城关镇人,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八月,出身贫苦。7岁入乡学,16岁入县学,中途辍学,受到留坝厅同知文德升资助。后就读于陕西西安优级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党松年获公费赴日本留学。次年,在日本东京参加同盟会。党松年以“播种”为笔名,在...[详细]

覃大娘

  • 覃大娘(轶名),家住镇安县月河。是一位慈祥、坚毅、勤劳朴实、年过半百的老妪。 她于民国24年(1935)七八月间,因掩护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鄂陕三路游击师二连排长王奎先(现少将,广西军区顾问),被国民党东川保甲队抄家,财产被抢劫一空,缸缸罐罐打得稀烂。覃大娘被打得奄奄一息,覃大爷被吊...[详细]

邓三多 [清]

  • 邓三多 下高川杨家人,少时家资富饶,三多性洒脱,好挥霍,读书不成。父卒未几,家产荡尽,将卖住宅时,买主知其穷而压价,三多愤而止,于父灵位前发誓:必改行,兴家业。从此,朝惕夕励,发奋自强,数年间,产业复旧。 三多16岁被举为乡约,不久又纳资为太学生,自此掌管乡政权数十年。他...[详细]

邓自有

  • 邓自有(?~1973),镇安县铁厂乡新声村人。贫苦农民出身,小时讨饭,十岁给地主放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互助组长、农业生产合作社副主任、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1962年前后,他带领群众巩固集体经济,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文革”中,邓自有白天接受批判,晚上把生产队长召集...[详细]

刁永泉

  • 刁永泉 (1945~) 陕西洋县人。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历任教师,文艺创作研究员等,汉中市文联二届副主席,陕西省作协第四届理事,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山谣》、《刁永泉诗选》(五卷)、《朦胧诗之前的...[详细]

丁维克 [公元1919年-1998年]

  • 丁维克 (1919-1998)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陕西省礼泉县人,1919年11月生。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西北战地服务团团员、山西省代县自卫队总队长、代县-局长,张家口市-所长、热西地...[详细]

董得理 [公元1928年-2000年]

  • 董得理 (1928~2000) 笔名董墨。陕西耀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文艺系文学班,1957年又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工商厅干部,西北荣誉军人-文化教员、教育干事,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群众文艺》、《西北文艺》,西北文联秘书,中共中央西北地区工作部文教组...[详细]

董芳仪 [唐]

  • 董芳仪(?~?),唐玄宗妃嫔之一,广宁公主之母。其女杏眸灵动,眉眼精致。得玄宗宠爱多年。 开元初年,玄宗将皇后之下的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改为三妃“惠妃、丽妃、华妃”,三妃之下置六仪,为正二品,相当于相传古制的九嫔。六仪分别为: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和芳仪。 芳仪董氏,唐玄...[详细]

东光公主 [唐]

  • 东光公主(?—?)韦氏,母亲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六女成安公主,父亲韦捷是中宗韦皇后的从子。韦捷因与韦皇后的亲戚关系在李隆基政变后被诛杀。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朝廷选中韦氏与奚部落首领李鲁苏和亲。和亲之前,母亲成安公主已经去世了。 李鲁苏原本娶的是固安公主。固安公主因平定牙官的叛乱而受...[详细]

董生龙

  • 董生龙 (1949~) 笔名钱稹。陕西乾县人。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西北大学中文系。1969年参加工作,当过工人,后任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文教科长、副部长,州文联主席兼《瀚海潮》杂志主编,青海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等职。现为青海省作协主席兼《青海湖》杂志主编、《牧笛》杂志总。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详细]

董玉凤 [公元1925年-1956年]

  • 董玉凤(1925~1956),原名董玉花,女,宜君县焦坪乡寺坪村人。自幼因家境贫困,没有进过学校门,帮助母亲操持家务。解放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的帮助教育下,工作吃苦,联系群众,曾先后被选为村妇女组长、乡妇女主任,宜君县第一个农业合作社、焦坪马武乡...[详细]

董昭仪 [汉]

  • 董昭仪(?—?),父董恭。汉哀帝妃嫔之一。因其兄董贤为汉哀帝刘欣的男宠,被召进后宫封为昭仪。 史料 《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第六十三》 上以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赏...[详细]

窦琏 [唐]

  • 窦琏,岐州(今宝鸡市)人,隋大业末,为扶风太守。后投唐高祖李渊,历礼部、民部二尚书。又从秦王李世民平薛仁杲。唐初率军入蜀(今四川),平叛有功。唐高祖命其与太常少卿祖孝孙一起审定雅乐,校正钟律。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