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康,男,汉族,1961年10月生,陕西省安康市天星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16年来,他把自己的游泳爱好发展成救人技能,先后从汉江中救出8名溺水者,被称为汉江上的“生命守护神”。 他还和热心志愿者发起成立安康汉江志愿者救生队,积极参与水上抢险救援,谱写了普通市民见义勇为的英雄之歌。 ...[详细]
朱静芝,女,汉族,1955年8月生,陕西武功人,1982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11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高级农艺师。 1978.09——1982.07,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1982.07——1985.11,陕西省汉中地区农...[详细]
朱敏1,1912年生,陕西省榆林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三边军分区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共宁夏省委副书记,宁夏省人民政府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畜牧局局长,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农业部部长助理、顾问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1...[详细]
左文辉,1909年3月4日生于陕西三原独立乡,1930年9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在杨虎城陕西省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三连当兵,后任排长。1932年4月参加“两当起义”,任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后三连副连长。兵变后去甘肃接上组织关系,后与党失去联系:1936年冬参加陕北红军。1937年...[详细]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淮南的几个节度使发动叛乱,战火骤起。他的父...[详细]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详细]
班彪(3~54年),字叔皮,东汉初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成阳东北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附近)人。他是西汉著名才女班婕妤的侄子,父亲班稚在汉哀帝时曾做过广平太守。 公元25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推翻,关中大乱;刘秀即帝位于部城,隗嚣却拥兵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其时班彪23岁,为了躲避战...[详细]
班超(33~102年),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是东汉时西域领地的开拓者,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 班超是班彪的次子。父亲死后,兄长班固应诏进京担任校书郎,班超就和母亲一起随往洛阳。由于班固薪俸低微,为了帮助兄长养家糊口,他只好为官府抄写文书。这种工作繁忙而又枯燥,...[详细]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于仕宦世家,书香门第。父亲班彪是当时有名的学者,曾做过望都长。班固幼年时聪慧好学,9岁时就能做文章、诵诗赋。13岁那年,王充见到了他,拍着他的脊背对班彪说:“此儿必记...[详细]
班勇(生卒年不详),字宜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和帝、安帝、顺帝时在世。他是东汉定远侯班超的次子,少年时随其父生活在西域军旅之中。班超返回京都后,任尚继任西域都护之职。任尚不昕班超临行前的劝告,结果仅仅四、五年功夫,西域诸国复叛。永初元年(107),汉安帝任命班勇为军司马,与其兄...[详细]
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寿)妻,早寡。(后汉书·列女传》有她的记载。因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汉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gū)。有《女诫》七篇,集三卷。班昭字惠班,又...[详细]
褒姒(?~约前771年),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眉头,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公元前七七...[详细]
边鸾:中国唐代画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8世纪末9世纪初。唐德宗时曾任右卫长史。 边鸾善画花鸟、草木、蜂蝶、雀蝉,尤善画折枝花。他精于写生,妙于设色,下笔轻利,用色鲜明,把唐代花鸟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贞元(785~805)年间,新罗进献孔雀,诏令边鸾于玄武殿图写,边鸾画出...[详细]
毕公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名高。周武王灭商朝以后,封他于毕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一说在今西安市西南),故称毕公。成王临终时,托他与召公辅助周康王继位;康王又命他治理东郊。毕公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名高。周武王灭商朝以后,封他于毕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一说在今西安市西南),故称毕公。成王临终时,托他与...[详细]
姓名:曹喜 字仲则生卒:籍贯:扶风平陵人家谱:擅长:善小篆经历:建初中官为秘书郎评价:在李斯之外,别树一帜。唐玄度称其“工篆隶著名,尤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又称其书 “垂露书字如悬针, 而势不纤,婀娜若浓露之垂”。作品:《笔论》一卷。曹喜 字仲则生卒:不详籍贯:扶风平陵人家谱:不详擅长:善...[详细]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不和名场通声气,交游中无达官贵人。文字唱酬,除王昌龄外也无知名之士。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而自然,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殷□《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详细]
程邈(生卒年不详),字元岑。中国古文字改革家,秦下杜县(在今西安市南郊杜城村)人。当秦朝初建立时,他任本县抄写公文的狱隶,长于书写大篆。 秦统一六国之后,文字尚不一致,“语言异声,文字异形”。始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制,下令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的同时,命丞相李斯对文字进行整顿。李斯对当时的大篆字...[详细]
陈宏伟(1966~1986),曾用名行宏伟,生于凤县双石铺镇。1972年入学读书,1985年高中毕业,同年10月应征入伍。新兵训练中,不怕艰苦,努力学习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训练结束,被分配到有线电话班,为掌握过硬本领,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跑一公里,多练一小时。调到无线电通讯班后,白天在电台...[详细]
陈正恒(1920~1981),又名陈浩,城固县人,毕业于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附属学校。1937~1949年,在国民0军队供职,历任少校军医和代院长。1949年11月在广西解放,留用为柳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军医。1950年在广西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49军164团任军医。1952年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