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易直,字宗玄,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南)人。明经及第,补秘书省校书郎,授蓝田(今陕西)尉。累迁吏部郎中。元和六年(811年),迁御史中丞。八年九月,出任陕虢(今河南陕县)观察使。俄为京兆尹,按问万年尉韩晤奸赃不实,贬金州(今陕西安康)刺史。十三年六月,迁宣歙(今安徽宣城)观察使。长庆二年(822...[详细]
永泰公主李仙蕙(684年-701)字秾辉,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之女,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长子武延基。其兄李重润和夫武延基忤武则天男宠张易之,为武后所杀,身怀有孕的永泰公主则在第二天因难产而死。父亲李显复位后,将她以礼改葬,号墓为陵,永泰公主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详细]
[游靖]师雄长子。才学识略有其父风,尤工文辞。政和初,为新修的县厅撰写碑文,语言精粹,辞藻富丽,特别是有关本县建置沿革的记述,脍炙人口,至今人们还诵赞不己。游靖后来为河南府左军巡判官兼掌秦风路机要文字,很为当道者倚重。...[详细]
[游师雄](1037—1097),武功人,字景叔,宋治平元年(1064)中进士,授仪州司户参军。熙宁四年(1071)改任德顺军判官,与诸将计议边事,多所建树,使边境赖以无患。元祐初,朝廷议弃边地四寨,师雄极力主张坚守,但意见未被采纳。以致西夏得寸进尺,边境无宁日。元祐二年(1087)师雄改任军器...[详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书均以于邺、于武陵为二人,如:新唐书艺文志既录于武陵诗一卷,又有于邺诗一卷,全唐诗以于武陵为会昌时人,复以于邺为唐末人。此从唐才子传)杜曲人。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他书均以于邺、于武陵为二人,如:新唐书艺文志既录于武陵诗一卷,又有于邺...[详细]
于濆,(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二年,(公元八六一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于濆,字子漪,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会昌末应进士...[详细]
韦巨源,(631年-710年7月22日),京兆万年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 韦巨源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何时进入仕途不详,武则天年间历任司宾少卿、文昌左丞,后转任文昌右丞,并在任上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长寿三年(694年),转任夏官侍郎,保留同平章事头衔。延载元年(695...[详细]
袁朗,雍州长安人。勤学,好属文。在南朝陈时释褐秘书郎,甚为江总所重。尝制千字诗,当时以为盛作。陈后主召入禁中,使为月赋,染翰立成。迁太子洗马。仕隋,为仪曹郎。唐朝初年,授齐王文学,转给事中。贞观初年逝世。唐太宗称其谨厚,悼惜之。集十四卷,今存诗四首。 相关影视: 电视剧《士兵突击》 2006年...[详细]
[唐](约公元七四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京兆人。 苑咸 (全唐诗云:成都人。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天宝间前后在世。工诗,能书梵字,兼通梵音。举进士登第,为李林甫书记。开元末-,拜司经校书中书舍人。尝为孙逖草除庶子诏,议者以为知言。后贬汉东郡司户参军。复起为舍人,永...[详细]
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府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唐朝宰相,其妻是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 天宝初,因熟读庄子、老子、列子、文子之学,考中进士,后任新平尉。肃宗时,因与掌权宦官李辅国之妻同族而受到重用,管理漕运。代宗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封许昌县子。后又授予天下元...[详细]
岳行甫(约1171—1226) 字仁老,洛川人。特长词赋,在关中负有盛名,曾举宋文学科。金泰和初,有人将仁老《时病》传于道陵,道陵大加赏异,授以官职,推辞不任。有诗百余篇,其中佳句甚多,惜散佚无存。同年(公元1171年)出生的名人: 范钟 (1171~1248) 宋朝宰相 浙江省金华...[详细]
生卒年不详。雍州高陵(今陜西高陵)人。约于代宗大历中应进士试。 于结,生卒年不详。雍州高陵(今陜西高陵)人。约于代宗大历中应进士试。十四年(779)崔宁欲荐为御史,为宰相杨炎所沮。德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终谏议大夫。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详细]
于邵[唐](公元七一三年左右至七九三年左右)字相门,其先自代来,为京兆万年人。 于邵约生于唐玄宗先天二年,约卒于德宗贞元九年,年八十一岁。天宝末,第进士。以书判超绝,补崇文校书郎。繇比部郎中,为道州刺史。未行,徙巴州,平獠民之乱。后以谏议大夫知制诰,进礼部侍郎。朝廷大典册,必出其手。德宗时,...[详细]
宇文节(?—654),唐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北)人。宇文融的先祖。太宗贞观初年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办事干练,宽宏大度。 江夏王李道宗曾经以私事相托,但宇文节秉公直奏,使得唐太宗大悦,赐绢二百匹,并说: “朕所以不置左右仆射者,正以卿在省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拜相,以黄门侍郎、...[详细]
宇文融(?~730年),鲜卑族。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唐玄宗朝大臣。他首先提议进行括户括田,短期内增加了国库收入,缓解了农民逃亡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受到玄宗皇帝的信用和农民的拥护。 宇文融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贞观时期任过尚书右丞,其父后来任过莱州长史。开元初,他担任富平县(今陕西富平县)...[详细]
于兴宗,生卒年不详,唐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于志宁侄子。 敬宗宝历二年(826)为东阳县令,宣宗大中七年(853)前后,以御史中丞守绵州刺史,后转洋州刺史,累官至河南少尹。兴宗能诗,与当时诗人如刘禹锡、方干、李朋、李汶儒等人均有交往酬和。其为绵州刺史时,曾登越王楼赋诗寄朝中诸友,...[详细]
于允躬,一作于允躬。唐京兆长安人,于邵子。尹躬于代宗大历中登进士第。 宪宗元和二年(807)任中书舍人,六年知贡举,五月坐弟皋谟罪贬洋州刺史,未几卒。生平事迹散见白居易《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诗1首。...[详细]
玉真公主李持盈(692年-762年),字玄玄,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唐玄宗李隆基同母妹妹,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抚养。玉真公主在年幼时——可能十一二岁,就开始慕仙学道,向往静修的生活;有人猜测在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城中有一个以玉真公主为核心的文艺沙龙。此外,玉真公主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女道士,无论是睿...[详细]
公子壮(?-前305年),嬴姓,是秦惠文王的庶子,秦昭襄王的兄长,担任庶长。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武王去世时年纪很轻,还没能和后宫妻妾生出儿女来,因此只能是他的弟弟们之一继位了。秦武王有八个嫡庶兄弟,这些兄弟与他这个长子年龄悬殊很大,最小的赢稷尚在少年,最大的次子(请注意次子,这样说来赢壮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