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顼 [唐][?-700年,唐朝宰相]

  • 吉顼(?-700年),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 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他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 圣历二年(699年),吉顼拜相,担任天官侍郎...[详细]

贾餗 [明][?-835年,唐朝宰相]

  • 贾餗,字子美,河南人,第进士。太和初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转兵部,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封姑臧县男。九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 餗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甲科,文史兼美,四迁至考功员外郎。长庆初,策召贤良,选当时名士考策,餗与白居易俱为考策官,选文人以为公。寻以本官知制诰,迁库...[详细]

贾黯 [宋][公元1022年-1065年]

  • 贾黯(1022—1065)字直孺。河南邓州穰县人。以直言敢谏闻名,首论韩琦、富弼、范仲淹可大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丙戌科状元。迁为著作佐郎,值集贤院,历官左正言、开封知府、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等职,与范仲淹友好,谒范仲淹说:“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后卷入“濮议之争”,临死前留...[详细]

贾复 [汉][公元9年-55年,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贾复(9年-55年),字君文,汉族,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 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详细]

贾兼善 [公元1918年-1942年]

  • 贾兼善,字达夫(1918—1942),号达甫,宁陵县小贾楼村人。1938年在省立淮阳师范加入中国0,1938年0豫东特委派他到沈丘县开展工作,并随之建立县委,时任沈丘首任县委-。1940年调任0永城县委副-。7月,奉豫皖苏区委指示,到宁商柘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并组建了0宁陵县委,先后任宁陵县第一...[详细]

坚镡 [汉][?-50年,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 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 投奔刘秀 公元23年(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详细]

蒋潘 [公元1871年-1944年]

  • 蒋潘(1871-1944),字恢吾,号蓼庵,祖居睢县,后迁杞,住县城大南门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补行庚子、辛丑(1900、1901)恩正并科河南乡试举人,朝考大挑一等,授职拣选知县(未任),是晚清及民国年间河南著名学者一,有“南有李敏修,中有张开促孚,北有蒋恢吾”之誉。 蒋博览群...[详细]

蒋士奇 [公元1885年-1946年]

  • 蒋士奇(1885-1946),杞县城内北老集街人,幼习烹饪,20岁成名。后为生活所迫到军阀孙殿英处当小灶厨师,因不满孙的作为,借故返杞。 1927年蒋在县城中山大街创办大同饭庄,亲任掌厨。此时他已从业数十年,谙熟汉、满数十道名菜制作工艺,烧、烤、炖、溜、煎、炸、蒸、扒诸技得心应手,无一不精...[详细]

江统 [晋][?-310年]

  • 江统(?—310),字应元,西晋圉县(今杞县圉镇)人。生于世宦之家,性情冷静沉着,志向远大。成年后继承其父江祚之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为防患计,他作《徙戎论》上奏,为皇帝出谋划策,未被采用。他改任太子洗马,很受太子信任。后太子被废,迁许昌,江统送其至...[详细]

江为 [五代十国]

  • 约公元95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文蔚族子,避乱家建阳。 (《文献通考》作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汉隐帝乾祐末前后在世。游卢山,师陈贶为诗,居二十年。南唐后主南迁,见其题白鹿寺诗,曰:“此人大是富贵家。”。一说乃中主李璟见其题白鹿寺之“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详细]

贾彦璋 [唐]

  • 德宗贞元以前在世。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官至库部郎中。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七、《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三。《全唐诗》存诗4首。...[详细]

晋哀帝司马丕 [晋][公元341年-365年,东晋的第六代皇帝]

  • 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母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361年至365年在位。 公元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361年,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364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德太后临朝摄政...[详细]

晋安帝司马德宗 [晋][公元382年-419年,东晋的第十位皇帝]

  •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 司马德宗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详细]

晋鄙 [大秦帝国之裂变]

  •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釐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阻止晋鄙进军。魏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详细]

晋成帝司马衍 [晋][公元321年-342年,东晋第三位皇帝,]

  •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字世根,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东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25年—342年在位。 晋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详细]

晋废帝司马奕 [晋][公元342年-386年,东晋的第七位皇帝]

  • 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 司马奕,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掌握朝政,而且桓温也有意废掉司马奕自即位为皇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详细]

晋恭帝司马德文 [晋][公元386年-421年,东晋的末代皇帝]

  •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 东晋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 桓玄之...[详细]

景审 [唐]

  • 景审,唐代诗人,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宪宗元和中,任太常寺奉礼郎。穆宗长庆年间尚在朝,后不详。曾为作序。又工诗善书。《全唐诗》收其一首。...[详细]

庾敬休 [唐]

  • 庾敬休,字顺之,其先南阳新野人。祖光烈,与仲弟光先,禄山迫以伪官,皆潜伏奔窜。光烈为大理少卿,光先为吏部侍郎。父河,当贼泚盗据宫阙,与季弟倬逃窜山谷。河终兵部郎中。 敬休举进士,以宏词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事宣州。旋授渭南尉、集贤校理。迁右拾遗、集贤学士。历右补阙,称职,转起居舍人,俄迁礼...[详细]

晋怀帝司马炽 [晋][公元284年-313年,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

  •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 ,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