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来三百年,不乏贤士明哲,但奸佞之臣亦非鲜见。一旦小人得志,便退其狡谋,屡设奸计,误国误民。邢恕便是其中的一个。 邢恕,字和叔,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他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古今成败故事尽在胸中,每每高谈阔论,口若悬河,颇有战国时游说干七国之间的纵横家气度。后来又师从当时的著名哲学家程颢,...[详细]
辛评(?-204年),字仲治,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卫尉辛毗之兄。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后来曹操破邺,其弟辛毗在城下劝降。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 人物生平 效力袁绍 辛评本为韩馥部下,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详细]
辛愿 金代诗人。字敬之,自号女几野人,又号溪南诗老。福昌(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年25,读白居易《讽谏集》,一日便能背诵(《中州集·辛愿传》),从此发愤读书。喜杜诗韩文,精于《春秋》三传和佛经。为人放达无拘,麻衣草履,在达官贵人中笑谈豪饮,旁若无人。后因河南府尹诬陷同僚,受牵连下狱。出狱后,...[详细]
许劭(150---195),字子将,河南平舆人。许劭少年,节操高尚,声名远扬。因与堂兄许靖俱爱好伦理,好评论乡党人物,且每逢月初便更换品评的题目,所以人称“月旦评”。当时的一些人物,如樊子昭、和阳士、虞承贤、郭子瑜等,经其评品后,皆显名于世。所以,世人皆称其为“拔士者”。 “月旦评”在当时名...[详细]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唐著名佛教法师、佛经理论家、翻译家。河南偃师县陈家河村人。一生专事研究佛教经论,不畏艰险,远度重山,由印度运回梵文经卷,在长安讲经传教19年,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玄奘13岁那年,朝廷派大理卿郑善果到洛阳度僧27名。玄奘因不满15岁,考试落榜。主考官...[详细]
薛昂夫,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生卒年不详。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详细]
912--981,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史学家。 后周时官至刑部侍郎。宋朝时,任户部侍郎,加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后因服丹砂中毒而死。著有《文惠集》。 开宝六年(973年),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等受命修《五代史》。《五代史》成,又名《梁庸晋汉周书》。后世为别于欧阳修《新五代史...[详细]
许衡(1209--1281),字仲平,号鲁斋。元代著名理学家、政治家。祖籍为怀州河内(今焦作市李封村)人。金大安元年(1209)生于河南新郑县,元至元十八年(1281)卒于李封村,享年72岁。 许衡自幼聪明好学,"嗜学如饥渴","所授章句过目辄不忘"。七岁上学,就向老师提出读书何为?老师说:...[详细]
许家印,男,1958年10月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系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兼-部部长,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劳动模范,兼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广东省...[详细]
许靖(?——222),字文休,河南省平舆县人。年轻时与堂弟许劭俱知名,善于品评乡党人物,尤其重视对人伦品行的评价。少时家贫穷,靠给人磨面维持生活。 颖川人刘翊做汝南太守时,聘请许靖做了府中的官吏,继而又举荐他为孝廉,被朝廷任为尚书郎,负责从事选举一类的工作。 汉灵帝死后,董卓执政,任用汉...[详细]
荀攸(157年-214年),表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详细]
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多智谋,举孝廉,拜县令。汉末天下大乱,弃官归乡里,率宗族先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马,被喻为张良。曹操为兖州牧后,兴平元年(194)征徐州陶谦,荀彧以州司马留守。陈留太守张邈等反叛,各郡县响应者众。荀彧率军坚守,与程昱一起,为曹操保存了...[详细]
徐世昌(1855年10月24日—1939年6月5日),1855年生于河南,前清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的谋士,并为盟友,一文一武,互为同道;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进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1918年9月4日,...[详细]
许天正(649~718),字允心,号云峰,唐豫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是蜀汉名臣许靖的第十四代孙。年幼受家庭熏陶,有很好的文化基础,又喜军事,精研孙吴兵法和历代兵家的战略战术。 主要经历 隋朝末年 许天正的祖父许克华恨隋炀帝祸国殃民,遂弃文从武,在河南汜水(今襄城县东...[详细]
许扬,字伟君,东汉汝南郡(今平舆县)人。青年时期爱好数学、医学,对科技兴趣浓厚。王莽辅政时任酒泉都尉;至于新朝,乃弃官潜逃,改名易姓,行医民间。待刘秀登基,扬复回本郡。郡内有大型水利工程鸿隙陂,初为郡守郑当时主持修建,弊除兴利,百姓安居乐业。然年久失修,水患频发,民声渐沸。光武帝恤察此情,使汝南...[详细]
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据说帝尧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帝尧派人找到...[详细]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详细]
燕鼎九(1894-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22纵队副司令兼河南省第8军分区保安副司令 原名寿琪,号定九。男,1894年出生,河南新蔡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27年8月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副区队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22纵队副司令兼河南省第8军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