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从夏 [公元1912年-1966年]

  • 时从夏(1912~1966) 从夏字华民,郑州西大街人,植物学家。自幼好学,由郑州初级中学、开封济汴高中以优等毕业后,保送入河南大学理学院,攻读植物学,尤致力于植物分类,植物形态及药用植物。193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母校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抗战时期,河南大学迁豫西山区,华民努力从事...[详细]

史达祖 [宋][公元1163年-1220年,宋朝词人]

  •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详细]

史可法 [明][公元1601年-1645年,明末著名抗清民族英雄]

  • 史可法(1602-1645),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以堵截民变队伍。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详细]

郦食其 [汉][?-前203年,楚汉传奇]

  • 郦食其(yì jī)(?~公元前203年),秦朝陈留县高阳乡(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西南)人少年时就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旬,堪称是“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他献策攻下陈留,使沛公的西征军获得许多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后顾...[详细]

石申 [春秋战国]

  •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著名的《甘石星经》,为后人托名甘德、石申。《石氏星经》该书早已失传,但在《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引有该书有关五星运动、交食、恒星等方面的一些零星片...[详细]

石延年 [宋][公元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

  • 石延年(994~1041) 北宋诗人。字曼卿,一字安仁。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家于宋城(今河南商邱)。延年累举进士不中,宋真宗选三举不中进士者授三班奉职,他先耻不就任,张知白劝他就职,以右班殿直改任太常寺太祝,知金乡县(今属山东)。又被荐举为乾宁军(今河...[详细]

师宜官 [汉][中国东汉书法家]

  • 师宜官,东汉书法家,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灵帝(一六八至一八九在位)好书,徵天下工书者於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乃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书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去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立,宜官书也。 经历 中国东汉书法家...[详细]

卢亿 [五代十国][?-973年]

  • 卢亿, 字子元,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初举明经,调补新乡主簿,后迁校书郎、集贤校理。后晋天福中,迁著作佐郎;出为郓州观察支使。后汉初,搜水部员外郎,充开封尹推官。后周初,为侍御史,与刑部员外郎曹匪躬,大理正段涛详订律令格式。编撰《大周续编敕》,太祖令天下通行。不久,以本官知杂事,加左司员外郎...[详细]

司马懿 [汉][公元179年-251年,十七史百将传,司马八达]

  • 司马懿(179—251年),208年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详细]

司马道子 [秦][公元364年-402年,东晋晚期宗室、权臣]

  •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晚期宗室、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 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曾担任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六条事等重要职务,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一支,在当时被委以朝政大任,又排挤当国的陈郡谢...[详细]

司马徽 [三国][武神赵子龙]

  •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国演义·...[详细]

司马师 [三国][公元208年-255年]

  • 司马师(208~255)中国三国时期魏大臣。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长子。西晋奠基人之一。司马师沉着坚强,且有雄才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魏景初年间,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曾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详细]

晋武帝司马炎 [晋][公元236年-290年,晋朝皇帝]

  •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昭嫡长子。公元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史称“太康之治”。司马炎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导致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内讧不已,形成...[详细]

司马越 [晋][?-311年]

  • 司马越(?―311年),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初任骑都尉,后迁散骑侍郎加侍中,历任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等职并因参与诛杀杨骏受封五千户侯,不久复任侍中,加奉...[详细]

司马昭 [晋][公元211年-265年]

  •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后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昭继其父兄的事业,消灭蜀汉,基本上完成了取代曹魏。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文帝。 司马昭(211-265)即晋文帝,晋武帝司马...[详细]

司马芝 [三国][三国时曹魏大司农]

  • 司马芝,字子华,生卒年不详,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曾以遵守礼义著名。曹操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营县长。 他能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善于断案,历任大理正、甘陵等郡太守、大司农、河南尹等。司马芝为人正直,不惧权势,连太皇太后卞氏的说情也不予通融,又能体贴下属,不谋私利,是魏国历任河南尹...[详细]

晋惠帝司马衷 [晋][公元259年-306年,西晋第二位皇帝]

  •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9年-307年),别名司马正度,是西晋第二位皇帝。晋司马衷当政后非常信任他的皇后贾南风。因此贾氏专权,甚至假造晋司马衷的诏书。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司马衷在洛阳显阳殿驾崩,终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死后被安葬于太阳陵,谥号孝惠皇帝。 人物生...[详细]

宋广 [明]

  • 宋广,字昌裔,南阳人,生卒年不详,曾任沔阳同知,擅长行、草、章草书,他的草书宗唐代张旭、怀素;代表作品有《风入松洞》、《太白酒歌》,笔法瘦劲婉畅,书体时杂章草波磔,风骨遒丽。在明初,宋克、宋璲、宋广合称三宋 宋广[明]字昌裔,河南南阳人,一作唐县(今河南泌阳)人。官沔阳同知。善画,亦善草书,...[详细]

宋祁 [公元998年-1062年,杞县五状元]

  • 宋祁(998~1062) 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初(1023)与兄宋庠同举进士,当时称为二宋。累迁同知礼仪院、尚书工部员外郎,知制诰。又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新唐书》,为列传 150卷。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详细]

宋文公 [春秋战国][?-前589年,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

  • 宋文公(?―公元前589年),子姓,名鲍 (一作鲍革) ,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89年在位。 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因此得到国人拥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