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 [明]

  • 李胜,商水县人,明朝洪武年间,任西安府经历。...[详细]

李师师 [宋][公元1090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楼歌姬]

  • 李师师(1090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楼歌姬,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师...[详细]

李斯 [秦][公元前280年-前208年,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详细]

李随扬 [公元1890年-1966年]

  • 李随扬(1890~1966) 随扬字协岑,郑州博爱街人。清光绪三十六年(1900年)入郑州中学堂肄业,同年转河南高等学堂文科,宣统三年(1911年)卒业后,任清学部普通司学习行走。民国二年(1913年)任河南省参议员及河南省第一中学教师。七年(1918年)任北洋政府议员。十一年(1922年)...[详细]

李唐 [宋][公元1066年-1150年,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南宋四家]

  • 李唐(1066—1150年)宇欷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未,为翰林待诏。他对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几乎无一不工,其中造诣最深的是山水画,其次是人物画,画牛也很出名,有一位叫萧照的人,在中原纷乱时朗“流入大行山为盗”,一天,李唐被掠,检其行囊,尽是粉彩画笔。萧照早闻李唐大名,便...[详细]

李天文

  • 李天文  李天文:男,汉族,农历1974年11月生,原籍河南郸城县秋渠乡李堂村,1997年6月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专学历,中级职称,国家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文学、曲艺、书法爱好者,国学教育倡导者之一,业余作家。先后任《河南乡镇企业报》编辑记者、河南科技出版社编务助理、郑州中原区第二...[详细]

刘德升 [汉][汉代著名书法家]

  •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桓、灵世以造行书擅名。即以草剏,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善行狎书是也。而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出《书断》)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汉末桓帝、灵帝时代,因创造行书字体而闻名。虽然是刚刚开始创造的一种字体,也很漂亮。书法风流婉...[详细]

刘方平 [唐][公元758年-?]

  •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详细]

刘凤同 [清]

  •  【刘凤同】原名刘绍武,字庆润。同盟会员。龙兴寺(今属永兴乡路口村)人。少有大志,聪颖异常。家境贫穷,靠他姐丈支助上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到武汉陆军当兵。后考入将弁学校。毕业后,任军中哨官,后逐渐步入革命道路。宣统元年,考入保定北洋军官学校。宣统三年(1911年),他请假回湖北,鼓动起...[详细]

刘金山

  • 刘金山 刘金山:男,1971年出生,河南郸城人,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乘数效应差异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等各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3...[详细]

刘积学 [公元1880年-1960年]

  • 刘积学(1880~1960.11),号群士,河南省新蔡县人。16岁中秀才,20岁补禀膳生。因受新学影响,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开封与车钺、王梅溪等人创办"半日学堂"传播革命思想。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乡试癸卯科举人。光绪三十至三十一年(1904~1905)就读于河南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柳兰芳

  • 柳兰芳 (1935— ),息县城关人。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员,0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四届、五届省政协委员。 柳兰芳自幼酷爱文艺,能歌善舞,12岁登台演出《小放牛》,获县儿童文艺演出奖。1950年,被招收到潢川专区文工团。1952年,调省歌剧团。1956年,省豫剧院建立,歌剧团改为豫剧...[详细]

刘瑞璘 [清][公元1859年-1929年]

  • 刘瑞璘(1859~1929) 瑞璘字绍闻,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至东大街。光绪十八年(1892年)成进士,先后任陕西醴泉华阴、同官、咸宁、直隶栾城等县知县。光绪三十年(1904年)奉北洋大臣李鸿章之命,随赴日本考察政治。归国后著有《东洋考证录》,旋任北京总税务处文牍工作。嗣后,担任过北京...[详细]

刘太乙 [清][公元1664年-1709年]

  • 刘太乙(1664——1709)名青藜,字太乙,一字卧庐,号啸月,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著有《高阳山人诗文集》、《金石续录》。 ...[详细]

刘希夷 [唐][公元651年-679年]

  • 刘希夷(651~679) 唐代诗人。字庭芝,一作延之。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二年 (675)进士。喜饮酒,又爱好音乐,善弹琵琶,落魄不拘常格,相传死时不满30岁。刘希夷少有文华,好为闺情诗,风格柔婉。词旨悲苦。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人所称。他的《白头吟》(一作《代悲...[详细]

张范 [汉][?-212年]

  • 张范(?―212年),字公仪,河内脩武(今河南获嘉)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出身于名门世家,后来成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官员。性格恬静乐道,不爱荣华、名利,他不追求官职,喜欢帮助穷人,家无余财,内外的穷人、孤寡都十分敬重。对于外来所赠更始终不用,当张范死去后,将其全部归还。...[详细]

刘英才

  • 刘英才(1915— ),关店人。1930年参加革命,任儿童团大队长。是年,加入共青团,任共青团临河区委委员、共青团息县县委委员。1931年2月,调苏区学习。9月,回息县任团县委-参加县委。1933年,调新蔡游击队工作。9月,新 (蔡)息 (县)县委建立,刘任团县委-参加县委,兼任0临河区委-...[详细]

刘禹锡 [唐][公元772年-842年,中国古代十大知音,唐朝诗人]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是唐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优秀的散文家和杰出诗人。 刘禹锡因父亲刘绪曾在江南为官而出生在嘉兴(今属浙江),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自小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贞元六年(790年),他游学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九年(793年),...[详细]

刘政会 [唐][?-635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刘政会(?-635年),汉族,滑州胙城(今河南滑县)人。祖刘环隽,曾任北齐中书侍郎。政会于隋大业年间为太原鹰扬府司马,后率兵投靠李渊麾下。李世民派刘政会至太原告发王威、高君雅谋反,斩之。武德初年,留守太原,经营后方。刘武周进攻太原时被俘,后获救。入唐后,历任刑部尚书,光禄卿等职,封邢国公。贞观九...[详细]

刘震云

  • 刘震云,1958年5月生于河南新乡延津县,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茅盾文学奖得主 。 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