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章(?~1750),字冠文,号垣文,河南上蔡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邓钟岳榜进士第三人。 程元章考取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雍正元年,程元章出任四川乡试副考官。三年后以詹事府少詹事,提督福建学道。雍正七年,他由福建学政,改任浙江承宣布政使。雍正十年,程元章由安徽巡抚,升任浙江总督...[详细]
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他足智多谋,用奇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详细]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陈群出身名门,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转任参丞相军...[详细]
陈胜,字涉,汝南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人。吴广起义领袖者。 陈胜(?-公元前208),字涉,楚国阳城县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 当时正值...[详细]
陈泰(约200-260年),字玄伯,颖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之子,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教育。陈群生前,陈泰已于青龙中期出任散骑侍郎。青龙四年(236年)陈群去世,陈泰继嗣,被封列侯。陈群死后,陈泰便离开朝廷至西部边疆。 ...[详细]
陈希成 (1941— ),包信乡陈庄村人。1958年8月,参加工作。195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坦克乘员教导团当学员。结业后,调陆军第七师坦克自行火炮二一二团坦克营任炮长。1962年任车长,同年加入中国0。1964年3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学员队。1965年...[详细]
陈越(973-1012),字损之,尉氏人。少好学,精通史学,文辞俊拔,对我国断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真宗咸平(998一1003)年间陈越中举贤良,累迁著作佐郎,直史馆,预修《册府元龟》。他与陈从易、刘筠尤为勤职,擢右正言,后死于酒疾。 陈越一生,性情耿直而且任气。生活俭朴,家里...[详细]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祖籍京兆,其曾祖迁居洛阳,遂为河南洛阳人。北宋末为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南宋初为朝廷重臣,著名爱国诗人。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善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符宝郎,不久贬为陈留郡酒...[详细]
【陈宗兴】,男,汉族,1943年6月生,河南正阳人,农工党成员。1967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教授。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个人履历 1962—1967年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 1967—1968年 留校待分配 1968—...[详细]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个人生平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详细]
崔曙(约704-739),宋州(今河南登封)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戊寅科状元及第。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详细]
丹朱,尧的儿子。传说尧娶散宜氏女,生丹朱。丹朱受封于丹水。当尧之时,部落之间的战争仍不断,且很激烈。尧时曾对南方的三苗进行讨伐。尧本在北方,但尧的儿子丹朱封于丹水,到了南方的汉水流域去了。所以有尧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的传说。 一说丹朱是尧之嗣子,尧说他“心既顽嚣,又好争讼”,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详细]
邓艾(197—264),字士载,三国时魏名将。邓艾多年在西北前线防备蜀汉姜维;后来作为灭蜀的主要军事指挥之一,他0阴平,迫使蜀汉投降,建立奇功。魏惠唐亭侯,邓艾之子。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详细]
邓禹(2—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禹少时敏慧,13岁便能诵诗,后游学长安。时刘秀也游学于长安,邓禹虽年幼,但见刘秀后,知其非常人,遂跟随刘秀,数年后方归家。 王莽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详细]
邓芝(?—251年),字伯苗。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蜀汉重臣。 早年就曾被预言,认为其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清廉、严谨,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为孙权所欣赏。 建兴六年(228年),...[详细]
帝喾,名俊,姬姓,号高辛氏,黄帝曾孙,青阳氏玄嚣孙子,虫乔极之子,部落联盟首领。颛顼是他的堂伯父。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岁便辅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商地(今濮阳县南部)。 帝喾妃庆都生帝尧。现濮阳县有庆祖镇,其所在地...[详细]
翟方进(公元前53年~公元前7年),字子威,西汉上蔡人。祖业至方进父时,家道衰落。 方进父勤奋好学,曾为汝南郡文学。方进十二三岁时,丧父失学,在太守府中做小吏,因生性迟顿,办事不力,常常遭到掾史辱骂,方进自感忧伤,就向蔡父问自己适宜从事什么职业。蔡父对他的形貌非常惊奇,对他说:你有封侯骨,应...[详细]
汤,姓子,原名履,又称武汤、成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商部落首领,灭夏而建商。在位13年,病死。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毫(今河南省商丘县北面)。 汤,据说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详细]
帝乙,在位37年,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帝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公元前1101年即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