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新富 [公元1887年-1949年]

  • 解新富(1887~1949年),河南省洛阳县人。是高跷曲的革新家,“洛阳小调曲子”创始人之一。 解新富出身贫寒,担着货郎挑子卖货为生。他生来聪明,记性又好,听人家唱曲儿,他多数都能记下来。他借着走村串乡的有利条件,经常同玩友们进行讨论,磋商各种唱曲的优劣,吸取其优者,扬弃劣者。经过一个时期的...[详细]

景廷宾 [清][?-1902年]

  • 景廷宾(?-1902) 清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号尚卿。直隶广宗县(河北钜鹿)人。曾考中武举。1901年,参加反对官府勾结洋人欺压盘剥农民的斗争,被推成首领。次年与赵三多率领的义和团余部会合起义,树起“扫清灭洋”大旗,自任龙团大元帅,刘永清为副帅,赵三多为主将,痛歼鲍超的武卫左军左营。挺进威县,...[详细]

京兆公主 [晋][司马昭与王元姬的女儿]

  • 京兆公主(?—?),又称长广公主,司马昭与王元姬的女儿,司马炎的姐姐,广安恭公甄德的继妻。甄德是曹魏明元郭皇后的堂弟,出继甄氏。 太和六年(232年),魏明帝的女儿曹淑夭折,追封为平原公主,谥懿,与明帝母文昭甄皇后的侄孙甄黄结为冥婚。甄德过继给甄黄夫妇,封平原侯。司马师、司马昭辅政时,为了拉...[详细]

金元斌 [公元1926年-1998年]

  • 金元斌(1926~1998),河南固始人。1951年中国矿业学院采煤系毕业。1952年调任阳泉矿务局四矿通风区技术员,同年又调局从事瓦斯研究和治理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我国研究和治理煤矿瓦斯的著名专家之一,为阳泉矿区的瓦斯治理做出突出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奖。1984年,出任...[详细]

吉温 [唐][?-755年]

  • 吉温(?-755年),唐朝大臣。玄宗天宝年间有名的酷吏,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吉顼之侄,父亲吉琚,母亲是百济义慈王的曾孙女。开始唐玄宗不喜欢他,只任命他为新丰县丞。后来,吉温投靠李林甫,参与陷害李适之,用酷刑逼供,擢升京兆府士曹。后来和王𫟹陷害杨慎矜,出力最多,被李林甫擢升为户部郎中,常带御...[详细]

孔彦舟 [宋][?-1160年]

  • 孔彦舟(?-1160) 金朝将领。宋相州林虑(今河南省林县,位安阳市西)人。字巨济。出身无赖,杀人为盗,1126年(北宋末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应募从军升至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金军入山东,他率部南逃,所经之地,沿途烧杀抢掠,未几,升任沿江招讨使。 1130年(南京,高宗赵构建炎四年)镇压洞庭湖义军...[详细]

来敏 [三国][公元165年-261年,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婉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黄琬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刘备平定益州后,以来敏为典学校尉,后立太子...[详细]

来艳 [三国][东汉灵帝宰相]

  • 来艳,字季德,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灵帝宰相。灵帝建宁四年171年拜相,由太常-。旋即因为灾异免相。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再次拜相,由太常-。同年死于相位。海敏之父。 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来歙之后也。父艳,为汉司空。【华峤后汉书曰:艳好学下士,开馆养徒众。少历显位,灵帝时位至司空。...[详细]

李斌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 李斌(?-1936)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亚东。河南信阳人。二十岁入湖北将弁学堂,毕业后任清军鄂军二十九标一营左队队官,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革职。后加入日知会。1906年日知会被清政府破坏时,他遭逮捕。清按察使梁鼎芬鞭其背以逼供,他坚贞不屈,次年六月,移禁汉阳县监狱。在狱期间,以“上逸”为笔名...[详细]

李海景 [公元1969年-2009年]

  • 李海景 生前系河南省南阳市信访局综合调研科科长。1969年7月出生,199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9月16日,因积劳成疾病逝,年仅40岁。 李海景同志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累计处理群众来信2万余件,立案交办3000余件;从事接访工作5年,每年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人次,累计接待万人...[详细]

李化龙 [明][公元1554年-1611年,明朝中期名将、太师、兵部尚书]

  • 李化龙(1554-1611) 明朝官吏。河南长垣人,一说山东韦丘人。字于田,号霖寰。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任嵩县知县。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巡抚辽东,击破把兔儿等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同意小歹青开通木市的请求,同年离任。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被朝廷起用征讨播州杨应龙叛乱...[详细]

李肯堂 [公元1874年-1927年]

  • 李肯堂(1874~1927年),字可亭,河南省洛阳县人。清末秀才。戊戌变法时,曾致书康有为支持变法;武昌起义爆发后,响应辛亥革命参加了张钫领导的东征军。 袁世凯0辛亥革命果实后,李肯堂认为:“欲社会治非施以切合世界潮流之新型教育,别无其他良策。”于是,自筹经费,创建新型高级小学,自任校长,教...[详细]

李茂德 [公元1914年-1960年]

  • 李茂德(1914-1960) 林州市陵阳镇北陵阳村人,党员。生于1914年,1944年参加革命。历任村治安主任、乡公安员、乡卫生院院长、乡水利指挥部指挥长。他参加工作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对工作任劳任怨,对同志满腔热情,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职工生活标准很低,他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粮票救济...[详细]

林东郊 [公元1868年-1937年]

  • 林东郊(1868~1937年),字荠原,又字霁园,河南省洛阳人,清末民初河南著名学者和书画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吉士。林东郊早年致力国学,历充国史馆协修、纂修,编书处协修、详样差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受命赴日本考察政治和工业。宣统三年(1911年),为京察一等...[详细]

林祖式 [公元1886年-1941年]

  • 林祖式(1886~1941年),字谷士,林东郊之子。20岁左右,以全县考生第一名入县立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科拔贡,肄业于北京京师法律学堂。以副贡任湖北武昌地方厅检察官。由于办案干练,调任湖北沙市商埠地方检察长。辛亥革命后回豫,任河南省立法政学校校长。继任河南省高等审判庭庭长,开封地方...[详细]

李清义 [公元1894年-1959年]

  • 李清义(1894~1959年),河南省孟津县人。因家贫16岁时随父李志成学石匠。由于酷爱碑刻,曾多次外出求教,细心观摩。为了熟悉汉字的间架结构,坚持临帖练习书法,20岁时,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刻字艺术风格,成为遐迩闻名的铁笔。 民国3年(1914年),李清义经人推荐进入洛阳著名书法家林东郊公馆,...[详细]

李天宠 [明][?-1555年]

  • 李天宠(?年—1555年),字子载,号汲泉,河南孟津人。抗倭名将。 李天宠是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初为御史,后迁任徐州兵备副使。当时倭寇猖獗,经常成群结队窜入中国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无法生存。 李天宠奉朝廷命令,奔赴前线,在如皋、通州一带大败倭寇,战功卓著。嘉靖...[详细]

李廷相 [公元1877年-1946年]

  • 李廷相(1877~1946年),字子良,又名李生,回族,河南省洛阳老城人,自幼好学,考取秀才。民国初期,就读于河南省公立政法学堂,毕业后,初任清化县(今河南省博爱县)司法承审员,后相继任光山、罗山、南召、确山等县县长和偃师、中牟、邓县、宜阳、沁阳、孟县、卢氏、嵩县、陕西省兴平县等13个县的司法官...[详细]

李通 [三国][公元168年-209年,东汉末年曹操麾下重要将领]

  • 李通(168年-209年),字文达,小字万亿。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人,东汉末年人物,汝南太守。早年以游侠闻名于江汝,在率众补充曹操兵源有功拜为阳安都尉,其间不因私而忘公,不因其妻子的求请而过问扏法者。官渡之战不但不被利诱,在当时许都以南民心不稳,唯李通的阳安犹存。准备救援曹仁于南郡时病死于途中...[详细]

高从诲 [五代十国][公元891年-948年,五代十国南平国第二任君主]

  • 高从诲(891年—948年),字遵圣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二任君主。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天成三年(929年),高季兴去世,高从诲继位。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谥号文献王,其子高保融继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