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伯华 尚伯华 (1901—1937年)原名尚炜,化名吕盘铭,罗山县城关镇人。 尚伯华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幼年读私塾,后进县蚕桑传习所学习。民国七年(1918年)考入信阳三师,开始接受民主爱国思想,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民国九年(1920年)暑期与尚钺共同组建罗山青年学社,尚伯华被推为理...[详细]
邵博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出生]邵伯温之次子。生年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绍兴八年(1138)赐同进士出身,次年(1139)出知果洲。二十二年(1152)被免去“左朝散大夫知眉州”之职。曾在雅州为官。后居犍为而卒。著有闻见後录三十卷。《四库总目》是书为续其父之闻见录,故称后录。 ...[详细]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详细]
沈义伦(909—987),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宋朝建立,沈义伦在以“佐命功”升迁的...[详细]
申振君,男,汉族,1955年3月出生,河南宁陵人,1978年1月加入中国0,1975年5月参加工作,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 现任河南省0国资委-、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 2015年02月01日,当选为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相关院校: 华中科技大...[详细]
史来贺(1930~2003)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原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南新乡刘庄村人。 1947年参加民兵组织,1948年1月参加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国0。1952年12月,担任刘庄村党支部-。1965年至1977年,曾任河南省贫协副主席、新乡县委副-、河南省委委员、新乡地委-。1...[详细]
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开国功臣,曾任天平军节度、中书令、侍中,封爵卫国公。959年,石守信与赵匡胤结为异性兄弟,追随赵匡胤参加平定潞州、扬州等战役,但却被赵匡胤杯酒释兵权。984年(太平兴国九年),石守信去世,终年57岁,追封威武郡王,谥号武烈。 人物生平 屡立战功 石守...[详细]
石熙载(928年―984年),字凝绩,河南洛阳人 ,北宋-。后周显德年间考中进士。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北宋初期,任掌书记,后历任开封府推官、右拾遗、左补阙、兵部员外郎、枢密副、刑部侍郎、户部尚书、枢密使、尚书右仆射等职。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石熙载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侍中...[详细]
时彦(?—1107),字邦彦,古河南开封(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靳堂乡时庄和师寨镇香时庄均称其为自己村)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存词仅一首。 时彦少年好学,孜孜不倦。中状元后,被授笠书颍州判官,入为秘书省正字,累官至集贤校理。绍圣中(1094—1098),迁左司员外郎。因出使辽...[详细]
郅寿,字伯孝,郅恽子,东汉大臣。从小跟着父亲苦读经书,成年后,以廉能入孝廉。不久,迁冀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尚书令。此时是肃宗执政,每当朝廷有争执不下的问题时,郅寿便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时间一长,肃宗皇帝认定郅寿有奇才大略,任郅寿为京兆尹。在他为京兆尹期间,当地诸多豪强听说郅寿当了京兆尹...[详细]
司马承祯(647年-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唐代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之后。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立意畅玄皆本“道法自然”为根基,不摄引佛学,保持发扬道教的传统特色。 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之途。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详细]
司马贞,字子正,唐朝河内(今沁阳)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唐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史记索隐》 ,与南朝时期的宋国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 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详细]
宋学义(1918一1971年),王曲乡北孔村人,是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之~。学义出身贫苦,祖父和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担挑为生。学义从小就当童工,给县城一家面铺蹬大箩,全家老小拼死拼活干。总是维持不了生计。到1937年,共欠40块(银元)0,地主乘机把全...[详细]
癸酉科考官为翰林学士李昉,擢宋准为第一名,贡士徐士廉击登闻鼓,状告李昉在录取上徇私用情。太祖震怒,亲召宋准于殿上复试。太祖见宋准相貌英俊,聪敏迅捷,非常赞赏,认为就应是这样的人夺魁,遂复钦定宋准为第一。此后,省试之后再加殿试,成为制度,历元、明、清未改,宋准便成为宋朝殿试产生的第一位状元。 ...[详细]
苏濂,生卒不详,文学家。字子川,号鸿石,系明代兵部尚书苏祐之子。以荫授鸿胪寺丞,官至鞏昌通判。后因官场失意,归里著述。 涉诗评、辨体、诗法、考辩、逸闻、掌故、诗句源流等,有《四书通考补遗》六卷等存世。...[详细]
褚蒜子(324年-384年),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后封其为皇后。褚蒜子一生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崇平陵,谥号康献皇后。 人物生平 立为皇...[详细]
孙佺(?-712年),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宰相孙处约之子。 唐睿宗延和元年,官至左羽林大将军,代替薛讷为幽州大都督。率兵讨伐奚和契丹,发动冷陉之战,唐军败绩。孙佺及副将周以悌被擒,为突厥默啜可汗所害。同年(公元712年)去世的名人: 唐休璟 (627~712) 唐朝...[详细]
咸平元年(998),开封府发解试,解元为高辅尧,第二名为钱易。钱易很有才学,也很有名气。钱易对自己未能被选中第一,深为不平,遂上疏指责发解试中试题有讥讽朝廷之处,引得众举子纷纷状告考官取录不公,高辅尧也请以解元让与钱易。第二年省试,真宗诏令钱若水复查试卷,又认为士人争进之风不可长,遂擢孙暨为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