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兴宗,字光祖,宁都县城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特奏名进士,授广东肇庆推官。 自幼笃志理学,师事朱熹,熹曾以“纯茂笃实,切己致思,用功正当”称赞他,庆元初年禁伪学,朱熹因犯上受贬谪,兴宗曾经师事朱熹而受牵连,丢官归宁都,便筑室于金精山西边的筼筜谷,号“水竹幽居”,敦行古礼,四方从学的很多...[详细]
曾页九(1950—) 永新县象形乡柘溪村人。一九七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历任江西煤矿机械厂党委秘书、团委副书记,共青团江西省委干部,江西省委办公厅政研室干部、秘书处秘书,江西省委政法委员会调研室副主任、综合治理处处长,江西省委政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江西省委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详细]
张炳全(1900-1935)横峰县青板薛家村人。1926年秋加入农民协会,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薛家村农民革命团团长,同年12月11日,参加青板暴-动 。1928年2月任中共横峰县三区区委委员,次年秋,任三区区委书记。1930年4月任横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下半年,调任下横河南特...[详细]
张富华,1912年8月3日出生,江西省兴国县樟木乡源坑村人。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张富华生于贫苦农家,青少年时受红军的革命思想教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富华历任红军独立4团战士、3连班长、8师司令部参谋、工人2团参谋、3营书记、红8军团...[详细]
张洪万,1900年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赤兴乡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缺衣少食,张洪万少年时只读了二年半私塾。16岁便到大桥一家商店当学徒。三年期满出师后,得亲友们的资助,在大桥开了间小店铺。本想发点小财,维持生计。但不到三年,店铺就亏本停业了。他于1923年回到家里重操祖辈旧业。 1929年...[详细]
张捷勋,1909年12月出生,江西省弋阳县烈桥乡姜坞村人。曾用名张太保、张殿元。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张捷勋贫农家庭出身。他9岁起给地主家放牛和打短工,16岁起当采茶工人。 1928年,张捷勋参加少年先锋队...[详细]
张洽(1160—1237)字元德,号主一。大桥街道彭泽人,张绂子。南宋嘉定元年(1208)进士,南宋著名理学家。 洽少聪明好学,尝取管子的“思之思之又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之语,以为穷理之要。博学能文,负有声誉。“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於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详细]
张其德,1874年10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德兴县张村乡祝家营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幼年读过三年私塾,时间虽短,但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他年轻时跟着父亲种几亩租田,农闲时外出做点茶叶、竹、纸生意,其间,结识了方志敏的父亲方高翥,交上了张村沙路的张宝生,他们三人同年同月同日生,脾气相投、境遇相仿...[详细]
张如龙(1906—1927),江西修水征村人。长兄张任石、次兄张如鹏,均较早接受新文化思潮影响而投身民主革命活动。受二位兄长薰陶,1923年8月考入驻浔之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后,便与进步学生欧阳昆、向热生、蔡若虹等相友好,积极投身进步- 。 1924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九江特别支部成立后不...[详细]
张水泉(1914.11.24-1993.2.1)江西省万载县上源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少年时期受革命思想藏陶,15岁就在家乡以纸场工人为掩护,积极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参加当地武装暴-动 。在革命...[详细]
张天松,1909年7月30日出生在江西省德兴市大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张炳忠是个勤劳俭朴、诚实善良的农民。由于沉重的捐税和地租,终年耕作,一家人不得温饱,过着“镰刀挂上壁,粗饭没得吃”的饥饿生活。母亲李美英心灵手巧,会编织,尤擅劈筅帚,待人和气。她办了一个茶亭,冬热水,夏凉茶,为人们解渴去乏...[详细]
张廷玉(1902-1938)江西兴国方太乡三角村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历任连、营、团、旅长,抗战时任第3军第7师上校政训处处长,1938年12月19日在山西沁源抗战遭日机轰炸殉国,年36岁,追赠陆军少将。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张廷玉...[详细]
张文焕,1907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利村乡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他曾入学读书,后又辍学务农;1925年,18岁的张文焕,被父亲送到于都县城的干阳小学继续念书。在新的环境中,他拼命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也了解到更多的世事风云。社会生活中许多解不开的疑团,塞满了他的脑海,多么渴望解开...[详细]
张政民(1943—) 永新县怀忠镇虹桥村人。196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六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文化。历任国防科工委第二十训练基地工程部学员、训练基地后勤部司令部军务科见习参谋、参谋,国防科工委第二十四试验训练基地司令部军务处参谋,昆明军区司令部军务部参谋、处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参...[详细]
郑士志,原名郑来福,1915出生在江西省泰和县中龙乡一个贫苦农家。因家贫,只在9岁那年念过半年书,就辍学帮人放牛。1931年,16岁的郑士志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瑞金红军大学毕业后,曾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中央红军长征时,由于部队缩编,他调至中央干部团二营任...[详细]
郑亦胜,1911年出生,江西省铜鼓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郑亦胜历任黎川苏维埃闽赣省政府财政部部长、延安中央财政部统收局局长、中财部驻三边统收局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二) 抗日战争时期,...[详细]
钟国琴,1910年10月出生,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垓上村人。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钟国琴历任战士、警卫员、排长、红1军2师管理科副科长、科长、兵站站长,参加了长征。 (二) 抗...[详细]
钟柔,字元刚,龙南县渡江镇象塘人。父克俊,抗金义士。在元军大举南侵宋朝即亡之时,克俊盟誓“不食元粟”,投龙头江殉节。时钟柔岁(具体出生年月无考)。为了免遭元朝统治者对抗金义士后裔的迫害,祖母吴氏、寡母刘氏带钟柔逃亡到广东南雄,抚养其成人。钟柔小时读书十分勤奋,“每读书到漏二十刻弗休”,终于成为融...[详细]
钟盛标,乳名赖保子,1896年生于江西省于都县沙心乡高屋村。自幼胆大好动。8岁起读私塾,4年后,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13岁时,跟父亲学烧土碗。在父亲的传教下,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手艺。身体魁梧、体魄健壮的钟盛标,还跟父亲学会了几套武术。因他为人热情厚道,爱打抱不平,村邻都爱找他理事。他算得上是村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