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瑞(1914—2001) 永新县象形乡花溪村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乡少共支部书记,区游击队指导员,红十七师五十一团四连文书,红十七师司令部参谋,作战参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0师...[详细]
李扬汉,字洪都,江西南昌人。1913年2月3日(农历癸丑年腊月28日)出生于江西吴城镇。父亲在江西都昌行医。他8岁时母亲去世,乃随教书的二伯父生活和学习。1928年赴九江同文中学求学,至高中毕业。由于他成绩优良,经校长熊祥煦推荐考取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系),辅修园艺系,并取得奖学金。因受中学...[详细]
李覯(1009-1059) 字泰伯,世称旴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人,出生地为今资溪县。他是北宋著名思想家,儒学功利派的先驱,“庆历新政”理论上的支持者,王安石变法的先导。后人评论说:“道德文章,卓绝一世,且多所著作,学者皆斗山仰之,盖屹然为宋代儒宗。”(陆瑶林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序) 李觏先...[详细]
李元(1894~1979),原名李龙开,天河镇白泥新居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05年至1908年断断续续读了三年私塾。1910年到吉安一家当铺当学徒。6年学徒后回村开了豆腐坊。1926年李元参加区农民协会,积极投身于打土豪分田地的行列。1927年下半年在全县各地农民暴-动的感召下,李元参加了吉...[详细]
李荟元,男,1936年1月23日出生,天河镇白泥新居村人。195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本科,2005年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教授、主任军医、博士导师、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先后担任第四军大学副校长,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等职。兼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等多项兼职,为中国...[详细]
龙安定(1942—) 永新县高溪乡田南江边村人。一九六五年参加工作,一九七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历任北京市公安局干部,河南、浙江省外事办公室翻译,浙江省外贸局进出口处副处长,浙江省外贸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浙江省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浙江省省长助理,浙江省副省长,浙江省...[详细]
龙辉(1915—) 永新县里田镇洋江村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三月加入共青团,童年五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勤务员、宣传员、代理宣传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文书、书记、参谋,新四军二旅组织科副科...[详细]
龙文(1408、3-1458、5),行名士郁,字彦祥,一字静学。本泰和县南溪乡甘溪,后迁居锦溪州,别号锦州。自幼警敏,不与群儿追打嬉闹,不随意言笑。登正统元年(1436)周旋榜进士,授中书舍人,改职礼部,父子同朝为官,历官员外郎、文选司郎中,天顺初年任工部侍郎。他为官清廉、勤勉,卒于官敕赐葬祭。...[详细]
龙新南(1955— ) 永新县在中乡分村人。一九七三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硕士毕业。历任小学教师,国家计委物资储备局、人事局机关干部处干部、副处长、处长,国家计委人事司副司长、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司司长,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详细]
龙遇奇,字才卿,号紫海;别号钟华,明朝庐陵永宁县塘南村(今江西省井冈山市鹅岭乡塘南村)人,自幼聪颖,承父母教习,博学经史,少年入县学,20岁举秀才。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进士,殿试三甲,由通政使观政,授任浙江金华县知县。因政绩斐然而调京城,先后被派往陕西...[详细]
罗瓒(1907~1949年),原名福春,字贻太,号澄莹,吉安县盘田乡人。 幼年时,从师王孕松习经史之学,后考入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大革命时期,该校成立了中共党小组。罗瓒在党的启发教育下,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进步文学思想的影响,曾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后来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参加农民运动,...[详细]
罗华明(1915-1943)江西吉水人。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一方面军团政委、少共国际师政治部主任、红五军团十三师政委。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后任红五军团政治部破坏部长、中共川陕省委委员。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教导团团长。同年在河北行唐反日军“扫荡”战斗中牺牲。 20...[详细]
罗家衡,字猴笙(1883~1961)。吉安县敦厚镇罗家村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参加乡试,以优异成绩考入举人。宣统三年(1911),获吉安县官费资助,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在东京曾与孙中山会晤,并加入兴中会,后转入同盟会。 民国三年(1914)学成归国,在南昌创立江西政法大学,...[详细]
罗希明(1918—1988),又名刘吟,江西省永新人。1932年3月参加红军。1939年12月,为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抗战时期的第一次- 高潮,中共浙西特委调派当时在安吉工作的罗希明到余杭,接收省政工队移交的地方党组织工作,加强领导力量。1940年初,浙西特委决定成立中共临余工作委员会,由罗希...[详细]
罗志明,1917年出生,江西省莲花县路口人。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罗志明历任司药、卫生所所长、野战医院院长、医政科科长、卫生处处长、成都军区后勤部物资保证部副部长、部长、成都军区第十四疗养院院长、成都军区后勤部第三十八分部顾问(副军职)。 195...[详细]
欧阳焕生(1919—1985) 永新县芦溪乡阳家村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五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六军团十七师战士、通讯员、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连指导员,雁北大队政治教导...[详细]
卢月恒是修水县赤色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他对修水县早期 作过重要的贡献。他还先后担任过修水县苏维埃政府常委、驻谷罗尖湘鄂赣残废- 院长、修铜县修水工作团主任等职。一九三四年九月被叛徒谋害,终年四十四岁。 卢月恒一八九一年出生于修水县大桥区中塅乡石泉村一个贫苦的锯工家里。七岁就跟人家放牛。有一次...[详细]
马德明,原名马从薰,1891年生于江西省于都宽田上堡村。幼时,马德明家有耕地60余担,父亲马美久除种田外还附带做点卖布的生意,一家人过着小康生活。 但是,由于反动官府和豪绅的压榨盘剥,马德明家几年之内就破了产,田地山岭被迫全部卖光。一家大小生活无着落,只好租地耕种。马德明目睹家道衰落,十分痛...[详细]
马慧明(1918—2000) 永新县象形乡马家村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湘赣苏区红军医院第十分院见习医士,红六军团军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部樟家渡总兵站卫生所所长,新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