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完生,1900年7月出生在江西省万年县苏桥乡捍竿坳村一个绅士家庭。8岁时由其父带到私塾里启蒙,他勤奋好学,记忆力惊人,一部《论语》可以背得一句不差。1916年,他到县城寿梅小学读书,不到半年,学习成绩便名列前茅。 1918年,胡完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鄱阳芝阳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后,又考入...[详细]
胡宗绍,吉安县(现青原区)新圩乡胡家村人。1939年出生,毕业于江西地质学院,1962年起,一直在江西地质矿产局中心实验室工作,1981年被评为岩矿测试工程师。 胡宗绍是世界新矿物发现者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对一种不能确认的灰黑色矿物,经过3年多的研究,在取得物理、化学、光学、结晶学等充分数据资...[详细]
蒋仕铨(1725-1785),字心余,又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晚年号定甫。因书斋叫"离垢庵",因此又自称离垢居士,铅山县永平镇石盘渡人,为清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二十二岁中进士,历任武英殿、国史馆纂修、顺天府同考官、《续文献通考》纂修官等。蒋仕铨才气横溢,乾隆皇帝赏称他与彭元瑞为"江右两名士...[详细]
姜文龙,1905年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县华坛山乡叶老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家中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六。这个八口之家,全赖姜文龙父亲种租田维生,过着“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悲惨生活。后因叔父的资助使姜文权得以在本村私塾念书,就读三年后被迫辍学。 1927年1月,横峰县党组织派钱壁到上饶县姜村...[详细]
金生,1915年出生,江西省吉安县人。原名王帷林。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金生生于贫农家庭。1929年参加村农民协会。 1930年,金生任少年先锋队队长。 1934年9月,金生任红8军团政治部...[详细]
康良仪,男,汉族,1937年10月出生,永和镇上头山村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分配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1982~1984年、1991~1992年两度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化学系作访问学者,1992~1993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中...[详细]
康文卿(1858~1936年),字信智,别字桂林,吉安县(现吉州区)青塘乡人。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吉安县分会会长,吉安县中医送诊局局长,吉安县道德会会长,吉安县先觉祠善长,吉安隆昌木行经理。 康文卿的父亲康大德早逝,生有四子,文卿居长。家贫无隔夜粮,全靠母亲柴氏与人做针凿和砻舂米,挣下升合糙米,...[详细]
柯邦坤,1917年2月出生,江西省宁都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 (一) 抗日战争开始后,柯邦坤任山东泰历县大队大队长。 1943年秋,柯邦坤同副大队长郝昆率400余人驻大河峪,突遭日伪军4000余人包围,激战4个多小时,毙伤日伪军20余人,安全突围。 1945年,柯邦坤任山东军...[详细]
淦克鹤,1907年出生在江西省永修县廖坊淦村的一户贫苦农民的家里。 20年代初,正是祖国危亡之际。帝国主义大肆侵略,封建军阀连年混战,天灾频临,民不聊生。饱经沧桑的祖国内忧外患,满目疮痍。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象明亮的北斗,给人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这一年,淦克鹤在姐夫王环心的帮助下...[详细]
柯世开,男,50岁,广丰县桐畈镇人,江西镇世堂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当过镇农机站拖拉机手、在县汽车队开过车的柯世开,还是钟情于祖祖辈辈耕耘的农业。所不同的是,祖辈是生产农产品,他却是开发农产品。 1989年,柯世开利用全家仅有的3000元钱,创办淀粉厂。没有机械设备,他用...[详细]
旷泉吉(1915—1984) 永新埠前镇心田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童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永新县五区区委组织科长,红十七师报务员,电台队长,红六军团部电台队长兼政委。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电台队长,晋察...[详细]
赖畅茂,1915年6月出生,江西省雩都(今于都)县罗坳镇大桥村人。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赖畅茂在红1军团、红9军团先后任战士、班长,后任红军工厂科长。主力红军长征后,在湘粤赣游击队工作,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二...[详细]
赖昌作,又名昌祚,1907年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瑞林区。7岁时,父母让他进了私塾。由于父亲劳累过度去世,赖昌作读了五年书就被迫辍学,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务的重担,不到一年母亲染病逝世。为了生计,他只好到地主家放牛。后来,他不愿过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到一家裁缝店去当学徒。学满五年后,自己撑起了一个裁缝店...[详细]
赖玉坤(1911~1983),江西上犹县人。曾入私塾,未及1年即因家境贫寒辍学。民国19年(1930)任乡苏维埃少年先锋队队长。秋,率队配合红军攻打寺下街。翌年,参加红军,编于湘赣苏区红军独立一师。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次年,任红六军团18师55团通讯主任。8月,随任...[详细]
蓝广平(1912-1932)横峰县姚家兰子畈人。1927年12月参加弋横农民起义,为楼底兰家暴-动 骨干和第一路农民军指挥者之一。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团赣东北省委宣传部长,1931年初任信南团特委书记,1932年任中共万年县委书记,后调入红军部队工作,任团政委等职。同年底,在肃反扩...[详细]
雷廷昌(1845-1907)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他与父亲雷思起先后为咸丰、同治、光绪几位皇帝和慈禧等兴建陵寝,并在重修圆明园、颐和园、扩建“三海”工程中,成为京城公认的最有成就的建筑师。 雷廷昌是雷氏家谱中记载的样式房掌案的最后一代传人,他逝世的第二年,光绪驾崩。清灭亡后,依民国政...[详细]
雷夏(1900-1928)江西弋阳县樟树墩乡樟树墩村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弋阳第一个党支部的成员。担任过漆工镇暴-动 指挥,受命接任漆工镇 所巡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弋横联合武装暴-动 第四路农民军指挥,农民编歌谣说:“只要雷夏到,红旗竖起来;雷夏到哪里,哪里就胜...[详细]
雷孝友,字季仲,今宜丰花桥乡人。其十世祖雷衡曾舍腴田三千亩于洞山建寺,父雷孚为宋政和二年进士,历任上高、宜春知县,后适虔州通判,以朝散郎终任。 宋乾道五年(1169),雷孝友中进士,初任南剑教授,继调国子监祭酒。宋庆元初,党祸大兴,即辞官求去,朱熹甚重之,常以此事作例愧责贪恋官位者。不久,起...[详细]
冷应澂,字公定,号觉斋,南宋时隆兴府分宁县(今修水县)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冷应澂荣登进士榜,步入仕途。 冷应澂出仕之初,被朝廷任命为庐陵(今江西吉安)主簿。他以廉洁能干和敢于主持公道而获得百姓的信赖。按说,主簿只不过是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