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禧(1624~1681) 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人。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入浙中,以文会友,并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康熙间,举博学鸿词,不应,逝于扬州。魏禧自言少好《...[详细]
北门新修复的洞渊阁,从里面供奉的塑像来看应该是道教为主的。中间为三为道教的天尊 ,最为新奇最为瞩目的是右首第二尊魏夫人的塑像。那么魏夫人何许人也? 魏夫人又叫二仙奶奶,姓魏,名华存、字贤安,山东任城人。生于三国时期(252年)。其父魏舒,字阳元,文帝司马昭很器重他,加为光禄大夫。魏华存生于官...[详细]
魏宗铨(1884—1907),字月辉,上栗镇榉溪村人。少年即有大志,常与蔡绍南、邓坤等人探讨时务,议论国事。甲辰年秋,魏宗铨赴湘求学,入长沙明德学堂,结识了黄兴、宁调元、禹之谟等同盟会要人,更加坚定了反清革命信念。1906年10月18日,魏宗铨等领导并参加的萍、浏、醴起义爆发,因准备仓促,起义失...[详细]
南宋状元郎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详细]
温玉成 温玉成(1915--1989.10.29),兴国县长冈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七师二十团宣传员。兴国县警卫营干事,独立第十二团党总支-、政治委员,红八军团第二十一师六十二团政治委员、军团直属...[详细]
吴国伦(1524~1593) 明代文学家。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兴国(今属江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擢兵科给事中。触忤严嵩,被谪为江西按察司知事,又移南康推官等。严嵩败,起为建宁同知,历邵武、高州知府、贵州提学副使、河南左参政。后罢归。归里之后,诗名很高。当时...[详细]
吴宏( 1615 -1680 )江西金溪人。 字远度,号竹史,又号西江外史,祖籍金溪,寄居江宁(今南京)。清代名画家,“金陵八家”之一。以善画山水竹石名噪大江南北,尤工大幅山水画。曾“策蹇驴过大梁之墟,归而若有所得”,(宋琬《安雅堂集》语)笔墨为之一变,具有雄健清壮的格调,以补纤弱淡雅之不足...[详细]
魏祥(1620—1677),江西宁都人,后改名际瑞,字善伯,号伯子,又号东房。伯子是魏禧的哥哥,“宁都三魏”中的老大。伯子小时候就会对对子,到了读书的年龄有很强的记忆力,对于文字、音律不用老师多教就能理解。伯子17岁考中秀才;20岁时,所写的诗词、散文堆起来足足有三尺厚;22岁,参加赣州、南安两...[详细]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历知黄、邓、寿、安,洪、颖、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为宰相,旋改枢密使,封英...[详细]
向子諲(1085~1152) 南宋词人。字伯恭,自号芗林居士。临江(今属江西)人。北宋末曾以恩荫补假承奉郎。出知开封府咸平县,执法刚直,颇有政声。宣和初,任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又以直秘阁为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南宋初,他坚持抗金,曾于建炎三年(1129)率潭州军民抵抗强大的金兵。历任州府...[详细]
钟循仁(1905-1981)江西兴国高兴镇高多村人。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参与领导兴国高兴圩农民暴-动。先后任崇(贤)高(兴)游击大队副大队长,中共高兴区委书记、兴国县委书记。1931年冬任中共公略中心县(吉安、吉水交界地区)县委书记。1932年任江西军区第三分...[详细]
夏廷宜(公元1851-1907年),字先知,绰号“混天麻仔”,乐平临港镇睦乐村人,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世代务农,未曾读书,身材矮胖,脸有少许麻子,人称“混天麻仔”。 夏廷宜15岁时,到饶州同乐班学艺。平时刻苦练功,武艺高强,臂力过人,会使单双刀。他擅演《彦章摆渡》和《斩雄信》,为当...[详细]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愍。以才隽居首揆,天下重其书。贞珉法锦,视若拱璧。正、行亦遒美,但肥过而滞,老过而稚耳。榜署书尤可观。卒年六十七。《艺苑巵言、列卿记》 夏言,字公谨,贵溪人。父...[详细]
谢叠山(1226-1289),名枋得,字君直,号叠山,江西省弋阳县周潭乡人,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在中国历史上,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并誉为爱国主义的“二山”。他一生志节耿耿,贫贱不移,坚贞不屈。南宋末年,不惜倾家荡产,聚集民间义军抗击外侮。南宋灭亡后,他守怀抱节,严辞拒绝元朝高官厚禄利诱。1289年4...[详细]
谢胜坤(1911.12.26~2005.4),出生于万载县潭埠镇鹅窝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28年秋加入赤色工会,1929年7月加入少年先锋队并担任分队长,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和武装起义等革命活动。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0。 历任...[详细]
谢寿康 谢寿康(1897~1973)号诰然。赣州市章贡区人。民国元年(1912)为江西省第一批官费留学生保送比利时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国立南京中央大学文科主任,国民0--,后转入外交界。民国19年起,先后任中国驻比利时、梵蒂冈朝廷等使节。他熟谙多种外文,是-资深外交官。1973年6月病...[详细]
谢有法 谢有法,兴国县长冈人。1917年生。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红3军团任文书,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2月转入中国0,后曾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1939年夏到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详细]
谢远涵 谢远涵,字敬虚,清光绪元年生,兴国县长冈乡人。父静山,岁贡生,任教县文澜书院。谢远涵幼随父读书。年17,考入县学;年19,中光绪癸已科乡试举人;年20,中光绪甲午科进士,次年选为翰林,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一年,谢在北京参加康有为联合十八省来京会试举人“公车-”,并在策试中针对时弊,...[详细]
辛僎,辛绍业之子,清万载康乐人。幼颖异,文思敏捷,字仕勉,号升甫。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于嘉庆年间。 辛僎少年时读书便有自己的见解,20岁补为县学生员,随即在乡试中中举。然后北上侍奉父亲,当时有个亲王想聘他去教书并让他得以牵附,他却婉言推辞了。辛僎曾四次参加会试,但四次都没有考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