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详细]
刘实(1908~1997.9),字剑韬,万载县鹅峰乡多江村人,出生于万载县罗城卢家洲。刘实曾在万载龙河书院读书,1922年转入南昌一中。1925年只身奔赴广州投考黄埔军官学校,为第四期步兵科学员。1926年毕业即任北伐军少尉排长,因他在北伐中作战英勇,升任连长、营长,后调西安任少校参谋。抗日...[详细]
天地有正气——刘真、刘作述、刘家贤同名人物: 刘真 (1913~2009)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 [当代] 刘真 香山九老 [唐] 刘真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 [当代] 刘真 (1906~1929)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 [近现代]...[详细]
刘子壮(1609-1652)字克猷,号稚川,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人。祖籍清江(今江西清江县)。少时聪明好学,刻苦攻读二十年。顺治六年(1649)大魁天下。其《殿试策》主张民族和睦,省刑薄赋,为士林传诵,亦深得顺治帝赏识。授国史院编修。九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试毕,告病还乡,旋卒。为文通贯群书,气...[详细]
李湘,原名秀里,1915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村一户贫苦农民家中。早年丧父亲,靠母亲给地主做工、讨饭抚养他和姐姐。李湘7岁去学竹匠。一次劈竹子,把手背劈下来一块儿,不能干活了,竹匠便辞退了他。为了维护生活,他又去给人家放牛。9岁时,他到一家铁匠铺学徒。李湘自幼聪明过人,一面干活,一面自学了高小课...[详细]
(1842—1907),字芗垣,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与李有棠同胞兄弟。他于同治十三年(1873)癸酉科试考取拔贡,入国子监学习。次年,通过朝考授内阁中书,任玉牒馆誉录。光绪三年后,以知府分发湖南候补,先后管理过督审局、厘金局、试署沅州府。6年后调湖北襄阳府,后去安陆府,又升任武昌府。光绪二十一年...[详细]
1873—1905),字芾生,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人。他天资聪慧,博闻徭证,幼时便领悟到“有用之学,无不自经史酝酿而出”。威丰八年,他以第三名考取袁州府学为附贡生,三年以后以超等第一名补授廪膳生。同治三年(1864)考取辛酉科第一名优贰。次年,入京朝考,考取八旗官学议教习,国子监学政衔,选授峡江县...[详细]
龙庆忠(1903-1996),原名龙昺吟,字非了,号文行,江西永新县人。龙庆忠于1925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毕业回国,就职于东北南满铁路局。“九一八”事变后,出于对日寇侵略暴行的义愤,毅然弃职南下,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1903年7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陂下老居村。1...[详细]
龙松泉(1899-1927),万载县马步乌溪壁人,是万载县第一个0人,大革命时期中国0万载地方组织的领导者之一。 他小学毕业后。考入九江同文中学。爱好文学,长于英语。入学未一年,因不满帝国主义的欺骗与压迫而愤怒退学,转入万载龙河中学就读。 1919年“五四”运动期...[详细]
龙赓言 龙赓言(1853-1940),字赞卿,号蜕庵,自号学圃老人。万载株潭凫鸭塘(今红星村)人。他自幼聪敏好学,而立之年颇有长进。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曾任安徽望江、宣城、桐城、灵璧等县知县,湖北安陆代知府,随州知府等职。1901年任辛丑科江南同考官,协同朝廷大臣的正、副总...[详细]
龙永图 (1943- )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湖南省攸县人,1943年出生于长沙市。不久,即随父母迁往贵州省, 1965年贵州大学外语系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国家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工作。后到英国留学两年,攻读国际经济关系。1...[详细]
龙跃,原名龙兆丰(1912.10.21~1995.2),参加红军时改名龙跃,曾用志坚、越城等化名。万载县株潭丰林村烟竹山人。1929年11月,在家乡参加村农会。1930年9月,在袁州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转为中国0。 1930年...[详细]
龙榆生(1902.3.19~1966.11.18),株潭镇凫鸭塘人,字沐勋,龙赓言之子,堂兄弟中排行第七,故自称龙七,号娱生、忍寒词人、怨红词客等。生平酷爱修竹,40岁以后,用“箨公”一名。1948年后又名元亮。幼聪颖,16岁毕业于其父办的株潭集义小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17年成婚。19...[详细]
卢光稠 谭全播 卢光稠字懋熙,别名十七郎。上犹县双溪乡人。光稠生于唐开成五年(840)。谭全播生于唐大和八年(834)。唐僖宗年间(847~888),政治腐败。各地纷纷起兵,自据一方。为防御计,谭、卢相与聚兵,众推全播为首领,全播拥立光稠为帅。卢于唐光启元年(885)占虔州,称刺史。天复元年...[详细]
“躬行”榜样——陆九渊 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 字子静,自号象山,人称象山先生,荆门老百姓称之为陆夫子。南宋高宗绍兴九年二月(公元1139年4月)生于江南西路抚州金溪县(今江西省抚州地区金溪县)延福乡青田里。光宗绍熙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湖北路荆门军(今...[详细]
罗贵波,曾用名李文华、罗心夷,南康市潭口人,生于1907年。民国15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任-南康县潭口区分部执行委员。1927年1月加入中国0。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罗贵波先后组织领导了南康潭口农民武装-、信丰县农民武装-、赣县农民武装-、南雄等农民武装-。他曾担任红军二十二军副...[详细]
罗洪先(1504——1583)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罢归。著书以终。著有☆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明史》卷二八三有传。罗洪先(1504——1583)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详细]
罗牧:(1622~?),清代画家,字饭牛,号云庵、牧行者,江西宁都人,侨居南昌百花洲。能诗善饮,又善制茶。工楷书,善画山水,初师魏石床,后远宗五代董源、元代黄公望,但不为所拘,能自出新意。所作林壑森秀,水墨淋漓,笔法多样,风格深沉粗犷,时人推为妙品。其画风在江淮间也有一定影响,为人师法,论者称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