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que,虽然“恪”字普通话念“kè”,陈寅恪先生乃客家人,小名“恪(que)儿”,故先生名字应读que音)著名诗...[详细]
池梦鲤(1224~1279) ,赣县(今属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镇村)人。 据赣州市七里镇《西平池氏世系谱》载:池梦鲤,字德华,南宋太学生,绍定年间(1228~1233)生于赣城南市街。宋咸淳十年(1274)特科状元。殁于祥兴年间(1278~1279),葬于赣县太由乡桃源洞(今赣县茅店...[详细]
戴琥,字廷节,明江西浮梁县人。明景泰元年(1450)举人,授南京监察御史。成化九年(1473)出知绍兴府。上任后,目睹鉴湖堤坝日益湮废,水位控制失去统一管理,影响灌溉、养殖。经过实地考察,创制以四季农事为本,兼顾航行交通之水位调控原则和方法,于成化十二年在城内佑圣观立碑,是谓“山会水则”碑。离...[详细]
戴衢亨(1755~1811年),字荷之,号莲士,大余县人,生于清乾隆十九年。7岁能诗文,17岁中举,在天津向乾隆帝献诗,大受赏识。乾隆四十三年,中戊戍科状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时称小军机),辅佐乾隆帝处理军国要务、-任免和重要奏章;曾随乾隆帝南巡。嘉庆二年,以侍读学士加三品卿衔兼军机大臣(时...[详细]
戴良谟(1901—1981年),又名远猷。名口戴村人。 1925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与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严济慈是同学。1928年在创办乐平中学,任校长。1929年赴日留学,兼任中国留日学生管理处总务课长,并在日本女子职业学校兼教习。回国后,曾任河南省宁陵县长,在两年任期内,致力于加固...[详细]
邓光荐(1232~1303),宋元间作家。初名剡,字中甫,又字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历任宗正寺簿、秘书丞、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山兵败后,他投海未死,不久被遣送与前此被俘的文天祥同舟北上大都。途中因病□留建康。屡乞为道士,不许。后教授元大将张弘范之子张□。始得...[详细]
邓贞谦(1907—1928),又名邓中坚,于1907年出生于上栗县彭高镇茶源头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萍乡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就与孔原、张国庶、刘型等进步青年学生一起,积极组织并参加爱国-。当时安源的工人运动搞得如火如荼,邓贞谦经常组织学生听安源工人的演讲,把人命校一大批进步学生团结到学校的进步组织...[详细]
董源 (943-约 962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详细]
杜平(1908~1999.3),出生于万载县黄茅螳螂坑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期聪颖好学,靠成绩优异获得的公助金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业,后考入湖南长沙群治大学。他早在中学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冬在家乡加入中国0领导的秘密农会,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0,开始了...[详细]
方从义:(约公元1302年—公元1393年),字无隅,号方壶、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元代画家。江西人。奉正一道。擅画云山墨戏,笔致跌宕,意境苍茫,颇得董(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遗韵。方从义能诗文,并工古篆、隶书、章草。传世作品有:《云山深处图》卷,藏上海博物馆;《高高亭图》轴,...[详细]
方志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详细]
(公元一四六八年至一五三五年)字子充,铅山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四年,卒于世宗嘉靖十四年,年六十八岁。成化二十三年,(公元一四八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正德中,累迁户部尚书。幸臣钱宁阴党宸濠,构之不理,乃诬以他事,遂乞休归。宸濠败,争荐于朝。世宗即位,起加少保,入辅政。宏持重识大体,明习国家故事。及...[详细]
傅抱石(1904-1965),字庆远,谱名傅中州,普用名长生、瑞麟,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章塘村人。父亲傅聚和、母亲徐氏因生活贫困,流落南昌市以修补雨伞为生。 傅抱石于1904年出生于南昌,7岁入私塾读书。1913年父亲逝世,生活极其艰辛,全家靠母亲白天修伞、晚上给人浆洗衣服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详细]
傅 彤 字仪翰,又字丹峰,清朝中叶人,生卒年不详,家住今泸阳乡朱崖村。 傅彤从小才具、聪明过人。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恩科进士。上《请改折漕粮加学疏》,请免泸溪漕运,改征本色米为折色(即不交实物,改为折银):“泸邑僻处山陬,羊肠鸟道,舟车不通”,又兼“田土尽列层崖叠嶂间,地寒水冷,十月后...[详细]
龚鹏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于台北。龚鹏程精通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中国宗教,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顶级学者和著名思想家,常以孔子自比、自励。龚鹏程自幼才华横溢,而且精通武术、书法,深广的学力贯通古今、融汇中西,人称当今天下“第一才子”,每年著述约一百万字。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专...[详细]
古柏,名显球,字劲生,1906年12月生于江西省寻乌县篁乡塘背村(今晨光镇沁园春村)一个破产地主家庭。父亲古光明是个乡村私塾教师。母亲梅玉淑是个勤劳俭朴的农村妇女。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较好教育和熏陶,才思敏捷,爱好诗文,练就一手好书法,被乡里亲朋所赏识。 1920年,古柏在其外公资助下进县城爱群...[详细]
桂萼字子实,号见山,余江县锦江镇人。明正德六年(1511)中辛未科进士。历任丹徒、武康、成安等县知县,所经各任都能端正风俗,抑制豪强,政绩颇著。嘉靖二年(1523)升南京刑部福建司主事。这时嘉靖皇帝朱厚熜因其生父不能受太庙享祀伤透脑筋。桂萼主张在太庙之侧,另建小祠祭祀,使嘉靖争得了面子,又比较...[详细]
郭瑾(1386~1466),字邦器,万载康乐人,10岁便读县学,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及第,任刑科给事中。正统年中,郭瑾升为都给事中。正统六年(1441),巡抚周忱命他清查南京刑狱,由于评议罪狱很慎重、仔细,因而保全了数百条人命。因为他议论宦官王振而逆忤了皇帝的意旨,被调出京城出任...[详细]
郭大力 郭大力(1905-1976),原名郭秀勃。南康市人。幼时就读于南康小学,后入赣州省立第三中学。1923年9月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24年9月转入上海大夏大学攻读哲学,此时便已潜心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1927年9月大学毕业后到省立上海中学教书,半年后被解聘。1928年2月开始在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