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其凡(1905—1933)小名三毛,江西吉安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延福区委书记。1930年10月任北路行委书记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1931年1月任赣西南特区委西路分委书记。10月当选为湘赣省委委员兼省职工会委员,不久补选为省委常委。1932年2月...[详细]
刘清之(1133-1189)刘清之,字子澄,号静春,是新余荻斜(今属樟树)刘式第四子刘立德的元孙,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任万安、高安县丞、宜黄知县、太常寺主簿、鄂州通判、衡州知州等职。他关心百姓的生产与生活, 官场阿谀行贿,反对迷信,博得百姓好评。他提出用人4条主张:一曰辨贤否,二...[详细]
刘式(949—997),字叔度,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墨庄刘家人。南唐末进士。 式少有志操,好学问。年十八、九辞家居庐山,假书以读,五、六年不归。其业精出,文献独得唐遗风。礼部取士,难其人甚,张洎主文,独放式一人。谓南唐进士第一人。 公元975年,宋统一南唐,其学识才干得宋主重用,任大理...[详细]
刘伟(1916.08~1998.01)男,江西兴国县人。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领导和参与国家的原子能工业建设达二十余年。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八至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人物履历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方面军第3军团5师15团...[详细]
刘为泗(1908—1939)江西九江县人。1926年秋参加革命,曾任黄老门赤卫队分队长。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岷山苏区失陷后,1932年2月受中共鄂东道委的派遣来赣北恢复党组织,在岷山建立中共赣北特支,任书记。10月,中共赣北工委成立后,先后任赣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军事部长、中共黄金中心区...[详细]
刘燕玉(1907—1936)江西莲花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先后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县雇农委员会主席。1931年任莲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县委常委。1932年10月,在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省委常委。1933年在省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湘赣省苏维埃...[详细]
刘真(1906—1929)原名刘珍,江西省永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9月选为永新临时县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在九陇山等地坚持斗争。1928年2月任中共永新县委书记。5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常委,仍负责宣传工作。下...[详细]
刘志先(1890~1930),铜鼓金锡人。1926年3月,参与组织赣湘边界铜浏两县纸业工会——吴楚纸工会,当选为委员和第二分会会长。接着,与第一分会会长曾春皆一道发动、领导了湘赣边界有名的上庄纸工 ,并取得重大胜利。北伐军光复铜鼓后,刘志先任铜鼓县第四区总工会主任,领导取缔了铜浏边界封建槽主的帮...[详细]
刘重桂(1915-2005),男,汉族,1915年12月生,江西省雩都(今于都)县禾丰镇庙堂坑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详细]
刘仲质,分宜西矶岗人。明初,为宜春训导,被推荐入京任翰林,奉命校正《春秋本末》。洪武十五年(1382),升任礼部尚书(正二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典章制度,制订了一套释奠礼仪,颁行天下。提倡尊孔,曾陪同皇帝一道祭孔庙,立学规十二条,颁行全国。又奉令颁发汉朝刘向的《说苑新序》,全国各个学校均讲读...[详细]
刘子荣(1894—1931)刘子荣,字鹏飞,又名勤善,谱名中孜。生于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庙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从小仇恨地主阶级,13岁拜师学徒,浪游四乡。1928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九纵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3月因在战斗中左臂负伤,病愈后,留地方工作。...[详细]
刘作述(1905—1930)江西省永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由省立第七师范回永新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5月任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副书记。1928年2月任中共永新县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5月任永新县赤卫大队-表。1929年1月,茶陵、永新、宁冈三县赤卫大队合并为赤卫总队,任总队-...[详细]
李为涟(1866—1970)李为涟,号文漪,新余市水西镇白水塘村人。家境贫寒。18岁时,一面在村里设私塾,教蒙馆;一面刻苦自学,奋发上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附生。1907年他21岁时官费留学日本。1908年—1910年入日本普通中学,1910——1914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5年—19...[详细]
李文林(1900-1932),江西吉水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兼中共党团书记、赣西南红军军官学校校长兼政委。 1921年,李文林考入江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 1923年3月,李文林参与组织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任庶务部副主任。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1927...[详细]
李香(1494.4~1561.9)分宜凤阳乡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在工部任主事。后派去徐州,正值荒年,李香“捐俸赈穷”,救了许多老百姓。后转刑部任郎中,不久升任广东兵备道,有功,受到朝廷褒奖。补任山西,又取得较好政绩。升任四川巡抚都御史(从二品官),署大理寺正卿,威镇西南,赐匾曰:“...[详细]
李耀藻(1906—1975)李耀藻,号文清,生于新余市水西镇白水塘村。1929年在省立二中高二肄业后,留学日本,先在东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语,后在东京工业大学电气化学科肄业。1937年8月回国,历任江西医专讲师、中正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广西大学教授。一生勤奋好学,不仅对物理、化学钻研较深,而且...[详细]
李懋义(1928—1997)李懋义于1928年11月18日出生在南安乡高边村。高级经济师,1948年9月参加工作,1949年10月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懋义1948年9月至1949年6月在江西九江兴中纱厂工作;1949年6月至1950年1月在江西横峰二野军政大学...[详细]
龙超清(1906—1931)原名龙济明,江西宁冈县人。1925年在南昌省立二中求学期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7月,建立了中共宁冈支部,任书记。10月,组织进步力量驱逐了军阀政府的知县,成立县人民委员会,当选为主席。1927...[详细]
罗纯臣(1012~1048),字公权,出生于铜鼓西向富豪人家。“年初奇嶷,长而好学,善记诵,通音律,能词赋,深明事理。”仁宗天圣初年,远去汴梁会试,考中恩科进士,首获铜鼓书生金榜题名的殊荣。依据《战国策·魏策》说法,铜鼓县境远古居民系“三苗之居也,左洞庭之水,右彭蠡之滨……。”纯臣先祖德缘,非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