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怘 [宋][?-1129年]

  • 曾怘(?~1129),字仲常,宋代江西南丰人,曾巩之孙,曾任司农丞。建炎二年(1128)迁温州通判,道经越州(今浙江绍兴),奉命监三江寨。次年,金军统帅琵八率兵攻陷越州,勒令满城文武官员于次日清晨前来帅府参拜,如有届时不到或避而不见者诛杀无赦。第二天,惟独曾怘傲然不往,遭受金兵逮捕,被-着押往帅...[详细]

曾而亢

  • 曾而亢,男,江西南丰人,1935年生。同济医科大学教授、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多次代表我国医学界出国讲学,被英国剑桥大学收入《国际名人录》,列入《中国当代高级医师名人录》。曾而亢教授是我国开拓老年医学、老年保健和抗衰老研究领域的元老之一。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并获得科技成果奖励的项目达14项之多,论文...[详细]

曾松年

  • 曾松年,又名而昌,男,1925年元月出生于南昌市,原籍南丰县。江西省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省立南昌一中高中及交通部电信技校毕业,始在交通部南昌电信局任技术工作。自1950年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自学完大学本专业学科,先后任江西省建筑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建筑师、上海设计分院总建筑师。四十余年...[详细]

曾印泉

  • 曾印泉,男,出生于1956年,南丰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签名设计师。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在汤显祖纪念馆、原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供职,任北师大艺术系书法中心主任。曾印泉潜心书法研究,真草隶篆皆工,作品风格端庄典雅,1993年《中国书法》和19...[详细]

曾易占 [宋][公元989年-1047年,曾巩之父]

  • 曾易占(989-1047)字不疑。江西南丰人。曾致尧第五子。曾巩之父。累官太常博士,赠光禄卿。 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信州三县,刚正不阿,政绩裴然。由于他儿子曾布得以富贵,荫补太庙斋郎,封鲁国公。景祐四年(1037),后因遭人诬陷,坐法失官,配广南衙前编管...[详细]

曾致尧 [宋][公元947年-1012年,北宋散文家、诗人]

  • 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诗人。官至尚书户部郎中。是曾巩、曾布之祖父。 其祖本是山东人,为孔门弟子曾参之后裔。其八世祖曾略为抚州节度使,子孙散居临川、南城。其曾祖曾洪立,本为南城籍,唐乾符二年(875)为南丰县令,始家居南丰,卒后葬南丰,是为南丰曾氏祖。 南...[详细]

张麒麟 [公元1912年-1942年]

  • 张麒麟(1912—1942),又名潮,江西横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排长、连指导员。 1935年3月,随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浙西南。1936年10月,任中共龙浦县委书记,同年冬,任建(瓯)、松(溪)、政(和)独立营营长兼政委。1937年2月,在浙西南特...[详细]

邵式平 [公元1900年-196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 邵式平(1900.1.27-1965.3.24),江西弋阳县邵家坂人,是我党我军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农 动领袖。 邵式平是弋横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闽浙赣苏区和红十军的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也是闽赣苏区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生平 邵家世代务农,父亲邵茂奎生有五...[详细]

张国庶 [公元1905年-1930年]

  • 张国庶(1905-1930),今上栗县金山镇人。张国焘之胞弟。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萍乡县城党小组长。1926年,他组织萍乡中学学生迎接北伐军进入萍乡并做向导工作,筹建国民党地方组织,担任国民党萍乡县党部执行委员、县总工会主席等职。1926年冬,他被派往...[详细]

张潜 [宋][公元1025年-1105年,北宋著名湿法炼铜家]

  • 张潜(1025—1105),字明叔,今江西省德兴市(上饶市管辖)银城镇吴园人,北宋著名湿法炼铜家。张潜是西汉张良后裔,唐宋时家族逐渐南移,至德兴新营定居后,三世同居,隐而不仕。张潜兄弟五人,其排行第二,为布衣,余皆登科致仕。张潜则以“竭力持家事亲,锐意教育子孙,克昌祖构”为己任,后以子孙荣获恩赐...[详细]

张启善

  • 张启善,男,祖籍江西省南丰县,1919年出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高级经济师。历任江西裕民银行出纳、四川宜宾中元造纸厂会计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建筑工程管理总局计划科科长,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公司科长,上海石英玻璃厂副厂长。在学术上造诣颇深,是《上海建材》杂志编委,...[详细]

张启孙 [公元1910年-1965年]

  • 张启孙(1910~1965),原姓丁,后入赘张家,继承“南丰泥炉”创始人之一的岳父张洪发之业。南丰泥炉,选用含磷白粘土材料,以谷壳灰和泥做耐火层,式样美观,色泽乳白,高温不裂,经久耐用,颇负盛名,为南丰传统特产。 新中国建立后,他积极走互相合作道路,组织泥炉业合作小组(后转为厂)。制作的泥炉...[详细]

张山人 [清][公元1726年-1798年]

  • 张山人 (1726-1798年),字子襄,江西人,终生未娶,貌若童颜。精通医学、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其叔父(新安镇红庙主持)引荐,来新安镇行医,医德高尚,登门求医者络绎不决。曾治一孕妇,分娩时,婴孩未娩出就“死去”。家人把产妇装入棺材,抬去埋葬。恰巧遇张山人,见其棺底漏出鲜血,问...[详细]

张为纲 [公元1914年-1964年]

  • 张为纲(1914~1964),字冠三,笔名有任马、岭坡、康坡、吕平生等,南丰县城人。语言学、音韵学家。 1914年1月出生于日本东京,次年随父回国,寄居南昌市。1936年中山大学毕业,进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潜心研究汉语语音并从事江西歌谣的整理工作。先后执教广东廉江中学和贵州贵阳、榕江师范学校...[详细]

张宜祥

  • 张宜祥,男,出生于1951年,南丰人。工艺美术家,江西省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张宜祥自幼爱好工艺美术,小学读书时,一有空就用红薯镂雕各种动物和人物,模样中规中矩。后随兄学做木匠、雕刻老式宁波木床花板,一边苦练写生素描,自学绘画技术。1980年,木雕《徐霞客》一举获得江西省科普美术作品展三等奖;19...[详细]

张子华 [公元1917年-1988年]

  • 张子华(1917~1988) 江西省吉安县人。老红军。民国19年(1930)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通信员、宣传员、司药、医务主任,平西十一分区卫生处处长,晋察冀中央北方分局卫生所所长,华北军区陆军医院政委,特种兵一团副政委,华东军区上海防空政治部、华东军区空...[详细]

赵佰琅

  • 赵佰琅,男,1939年生于江西南丰县。在南丰完成小学至初一的学业后,转入南昌读完中学,并考入云南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1962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为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和人造卫星特殊金属材料的研制均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96年完成的“立方氮化硼超硬珩...[详细]

赵兰台 [公元1900年-1962年]

  • 赵兰台(1900.10~1962),名世馨,南丰县城人,江西省公路创始时期的工程技术人员之一,20世纪40年代的公路工程专家。1918年考入江西甲种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毕业后随师张惟和赴东三省奉天(今辽宁省)四洮铁路局工作。“9·18”事变前,与张惟和结伴南返,先在宣芜铁路局,后调入江西省公路处...[详细]

赵孟华

  • 赵孟华,男,1948年2月15日生,江西省南丰县人。1969年江西中医学院医疗本科毕业。现任江西省级公费医疗预防门诊部医务科科长、副主任中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西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内科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学会江西分会中医儿科学会...[详细]

赵世嘉 [公元1904年-1931年]

  • 赵世嘉(1904~1931)号新生,南丰县城人。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南丰,赵世嘉参加青年反帝反封建进步活动。1925年夏,赵世嘉赴南昌赵醒侬处,获其介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被录取在预科班,同年冬转入第5期步科。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他从黄埔军校回南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