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道 [唐][公元596年-666年,唐朝宰相]

  • 刘祥道(596—666),字同寿,魏州观城(今山东莘县)人。唐朝宰相。少袭爵乐平县男,累迁黄门侍郎,进封阳城县侯刑部尚书。龙朔三年拜右相,转司礼太常伯,进爵广平郡公。乾封元年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幽州都督,谥曰宣。 刘祥道,魏州观城人也。父林甫,武德初为内史舍人,时兵机繁速,庶事草创,高祖委林...[详细]

刘兴元 [公元1908年-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刘兴元(1908~1990) 原名刘惟芳,朱芦镇刘家东山村人。 1931年5月,在江西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军第四医院文书。7~8月,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战斗。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医院政治处秘书兼俱乐部主任。1932年至1937年,历任军委后方办事处文印科长、总卫生部总务处处长等职,19...[详细]

刘正宗 [清][公元1594年-1661年]

  • 清朝阁老 刘正宗 刘正宗(1594—1661),字可宗,号宪石,赐号中轩,清朝阁老,兴安街道城里人。生于书香门第。1625年县岁试第一,1627年乡试中举人。1628年(明崇祯元年)中进士。历任真定府司理、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侍讲、礼部会试副主考。1644年(清顺治元年)为避战乱,携眷...[详细]

刘震西 [公元1895年-1940年]

  • 刘震西(1895—1940.3) 沂南县张庄村人.系东北军著名抗日将领刘震东之弟."9.18''事变后,震东拥护共产党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对震西影响很深."七·七"事变后,刘震东被李宗仁任命为第二路抗日游击司令,震西即回老家招兵筹晌以协助震东,发展游击队员40多人,成为震东扩军抗日的得力助...[详细]

李先芳 [明][公元1510年-1594年,嘉靖广五子]

  • 李先芳 (1510年~1594年) 字伯承,号北山。明正统六年(1441年),其祖迁居濮州李庄(今李进士堂村)。 李先芳在20岁时中举,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中进士,一年后被任为新喻知县。新喻县贫穷落后,风俗不正。李先芳安抚之余,以严明法令治理,奸邪者为之折服,境内逐渐呈现繁荣...[详细]

李祥盈

  • 李祥盈,莱城区寨里镇周王许村人,放射化学高级工程师,中国核学会会员。在大漠深处机密单位从事我国核事业三十多年,曾任中国第一个大型军用反应堆厂长。平生参与了我国核弹制造和核能的和平开发利用工作,为祖国国防和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忠诚、才智和健康。 李祥盈生于1940年10月31日。6岁时,父亲...[详细]

李雪

  • 李雪,原名李培富,男,1942年5月生,山东省莱芜市辛庄镇南蛇沟村人。0党员,大专文化。 1969年参加工作,当了一名煤矿工人,后来当了煤炭企业政工干部,后又成为当时的新汶矿工报社编辑记者、新矿莱芜中心医院宣传科科长。这些优越的政治环境,丰厚的生活阅历,良好的文学修养,超人的执著毅力,使他沿...[详细]

李学诗 [公元1929年-1995年]

  • 李学诗(1929—1995)山东省莱西县长院区长清村人。1947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3月加入中国0。1947年8月至1958年7月,先后在山东省胶东军区南海医院南海一所、华东军区第二后方医院一所、第二野战军第二后方医院四所、军政大学二分校卫生所、第七步校卫生所、四川省军区军政干部...[详细]

李元膺 [宋][宋朝词人]

  • 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详。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 《乐府雅词》有李元膺词八首。...[详细]

李增援

  • 著名的《黄桥烧饼歌》歌词作者、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戏剧组组长李增援,牺牲已六十多个春秋了,然而他长眠的地方,无人知其姓名;家乡烈士英lzy.jpg名录上,也没有他的名字。几十年来,家人为了寻找他的下落,四处打听,解放初期曾登过报,近几年又请人去台湾查询,一直杳无音信。如今,终于水落石出了。 文...[详细]

李兆岐 [公元1904年-1940年]

  • 李兆岐(1904~1940),又名李鸣岗,环秀街道李家西城村人。 李兆歧14岁时,进入青岛钟渊纱厂(今青岛国棉六厂)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受中共青岛地下组织派遣赴广州参加第六届“农-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任中共青岛市委执行委员、农运部长。1927年春,被派回即墨开展农运工作...[详细]

李之芳 [清][公元1622年-1694年,清朝兵部尚书]

  • 李之芳,字朱仲,号邺园(1622~1694),明天启二年壬戌八月十八日(1622)出生于山东武定府(即今山东省惠民县城),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十一月初二日(1694年)享年73岁。据发现的家谱记载,李之芳曾祖李鲜在明万历年间从河北枣强迁来武定府,为人推磨卖面粉,祖父李登云,父李才望继承祖业...[详细]

李忠 [汉][?-43年,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李忠(?-43年),字仲都,东莱黄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二十五位。公元24年(更始二年),李忠和任光、万脩迎接刘秀入信都。被拜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随刘秀灭王郎、平河北。刘秀称帝后,李忠任五官中郎将,被封为中水侯。此后又参加平定庞萌、董宪的战争。天下一统之后,李忠担任丹阳太守多年,治...[详细]

路洵美 [五代十国]

  • 路洵美出身于山东冠县,是宰相。 生卒年不详。其先为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人,宰相路岩三世孙。岩贬死岭外,其子避地湘潭间,遂为永州祁阳(今湖南祁阳)人。五代时,楚王马殷子马希杲镇静江,荐之为连州从事。久之,因病辞职,终于家。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七三。《全唐诗》存诗1首。...[详细]

卢士政 [唐]

  • 卢士政(一作玟),山东人,为西川观察支使,后历瀛鄚节度,入为太子宾客分司。诗一首。...[详细]

路随 [唐][公元776年-835年,唐朝宰相]

  • 路随,又称路隋(776年-835年8月16日),字南式,唐文宗年间任宰相。 路随生于唐代宗年间的776年。祖上阳平人氏。高祖路节为唐高宗兄越王李贞府东阁史祭酒。曾祖路惟恕,官至睦州刺史;祖父路俊之,官终太子通事舍人。 路随父路泌以博识好学闻名,通《五经》,尤嗜好《诗》、《易》、《左氏春...[详细]

路岩 [唐][唐朝宰相]

  • 路岩,字鲁瞻,路群之子,魏州冠氏(今冠县)人,唐代大中间进士,曾任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等职。 36岁居相位,国家权力落入他与韦保衡手中,“二人势动天下”。后因权位之争与韦保衡交恶,被贬出京城,出任剑南节度使,之后再入京,升迁为中书令,封魏国公,重掌大权。 ...[详细]

鲁毅 [公元1916年-1943年]

  • 鲁毅(1916~1943),原名杨乃省,灵山镇灵山二村人。 1937年冬天,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在即墨秘密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对敌斗争。1938年春,鲁毅结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马金铭。不久,由马金铭介绍加入民先组织,接着,又在第九区民先小组的帮助下,参加了胶东八路军第五支队。194...[详细]

卢忠溪 [公元1887年-1971年]

  • 卢忠溪(1887~1971),移风店镇荒洼村人,即墨“手拿花边”创始人。卢忠溪幼年家境贫寒,仅读了三年私塾就辍学务农。17岁时,他去烟台英国商人创办的仁德洋行当花边(棒锤花边)工人。经过几年苦心钻研,熟练掌握了“棒锤花边”的编织技艺。同时,利用晚上时间,向老艺人求教,又学会了钩针花边的编织技术。...[详细]

吕才 [唐][公元600年-665年]

  • 吕才(606—665年),博州清平(今山东夏津西)人,唐初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 吕才出身寒微,少好学,是一位未经名师传授,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学者。唐初的一些名臣官僚如魏征、王珪等都十分赞赏他的“学术之妙”。他不仅对《六经》、音律学、历史学、文学、军事、逻辑有较深造诣,而且对五行、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