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 (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 姓仲,名由,字子路,因曾为季孙氏家臣,又称季路。春秋末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孔子弟子。 子路未人孔门时,曾头戴鸡冠,身佩猪骨,勇猛无礼,侵犯孔子师徒。孔子见他行为虽然鲁莽,性爽直刚强,仍不失为一个可塑之才,于是用礼义的手段慢慢诱导他...[详细]
周朝瑞(?~1625) 明代政治家,著名的东林党人。字思永。临清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周朝瑞考中进士,授为中书舍人。他学识渊博,性格耿直,对万历末年朝政腐败又忧又愤。神宗死后,光宗即位,升他为吏科给事中。 他率先上疏提出给万历朝受错误处理的正派大臣平反,劝光宗近贤达,远小人。疏中还直...[详细]
周密(1232~1298) 宋元间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先世居济南。宋室南渡,曾祖随高宗过江。因家吴兴,置业于弁山之阳。周密晚年遂号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居临四水(□溪之别称),亦号四水潜夫。父晋,字明叔,号啸斋,为富春县令,富于收藏,工诗词,尤深于文献故实。周密幼承家教,少以才俊...[详细]
周庆恩(1876~?) 字次瑾。历城县人。同盟会会员,早年入日本法政大学读书。毕业归国后,入司法部试署初级检察官。后任天津北洋高等警察厅法律教员及北洋译学馆教员。嗣后回山东,任法政专门学堂教习。辛亥起义时,与同志设机关分部于济南,谋泄被捕。1912年出狱,被推至烟台组织临时省议会,任议员。191...[详细]
周韶华,1929年1O月生于山东荣成。1941年参加革命,解放后在湖北从事文艺工作。国家一级美术师。 在当代中国画坛上,周韶华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面对他的作品,你首先会有耳目一新之感;再观之,还会发现他所使用的绘画语言或所谓表现符号,显然与中国传统绘画大相径庭;当仔细品读之后,你会感...[详细]
周新邦,字景昌,康熙已未年间进士。父亲很早去世,侍奉母亲柏氏,孝名远扬。品行端正,不拉拢巴结官位显赫之人。任镇远县县令,劝农耕织,赋税很轻。修学校招学生,聘老师教给他们文化知识。县里积累的债务较多,以前的县令都互相推诿,一直没有解决。周新邦把情况向上级说明,债务得以全部免除。全县上下钦敬不已。镇...[详细]
周永年(1730—1791),字书昌,济南历城人,曾读书于佛峪林汲泉畔,故自号林汲山人。清代学者,藏书家,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创议人。周永年青年时代即嗜读书与藏书,1771年举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协助纪昀编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成后,由纪昀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简明目录》,周永年...[详细]
清末时人。字仲三,晚年自号鸿雪老人。咸丰九年(1859)生于城内南门里街。幼家贫,常忍饥去塾读书。本名冠英,考秀才时主考召见说:“你这一寸帽子可以摘掉”。乃改今名。以岁贡生授武进(今属江苏)知县,历任常州府五品执事、定武军坐查等职。热心教育,公余设帐授徒。1915年周元英五十六岁诞辰时,学生们...[详细]
庄龙甲(1903.11~1928.10.12) 字鳞森。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9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3岁靠亲友资助考入潍县二十里堡车站毓华高等小学,是学校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带领同学们参加- 和 日货的活动。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恳求家里典卖了三亩地作为学费,于1921年秋...[详细]
朱鼎延 (1603~1669)字元孚。清初兖州平阴人。明代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清顺治初年被经巡抚方大猷举荐为礼部主事,又迁郎中,考选云南道御史。后任太仆寺少卿、左右通政、太常寺卿、通政使、工部左右侍郎,督修乾清宫,竣工后晋升工部尚书。以母病乞归,奉养十余年...[详细]
朱凤舞,字瑞亭。性格豪爽,才智过人,考虑事情比较长远。因为国家出力多年,被授予五品蓝翎。咸丰十年,土匪猖獗,济阳、临邑、齐河、禹城等县奉命建立地方武装剿灭土匪。地方武装成立后,其他各团都以诛杀土匪为乐,经常遭到拼命抵抗。只有朱凤舞的武装按部就班很守本分,不做超出本职的事情。后来土匪被剿灭,其他武...[详细]
字:元逊时间:203------253(寿51)容貌: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籍贯:徐州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官职: 太傅 家庭成员:父:诸葛谨,子:诸葛绰、诸葛竦、诸葛建人物传记: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曾任丹杨太守,为吴国征得大量兵源。孙亮继...[详细]
诸葛瑾(174~241年),字子瑜,徐州琅琊郡阳都(山东沂南)人,诸葛亮之兄,为东吴大将军。兴平元年(195年)秋,举家东渡,落户曲阿。诸葛瑾定居曲阿后,与当地名人张承、步骘等人相友善。初为长史,后迁中司马。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讨关羽,收复荆州,立有战功,东吴黄武元年(222年)十二月,孙权...[详细]
诸葛诞(?~258)三国时期魏将,字公休,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丰之后,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初以尚书郎为荣阳令,累迁御史中丞尚书,是三国时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与夏侯玄、邓飏、田畴友善,俱有声名,并称为四聪。 诸葛诞为汉代名医诸葛丰之后,正始初出任扬州刺史。从司马懿...[详细]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详细]
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字号不详。生年延熙七年(公元244年),卒年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诸葛亮之孙。 诸葛尚博览兵书,多习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个人资料生卒 246 — 263(18岁) 终属 蜀 家族资料父亲 ...[详细]
朱伦翰:字涵斋,先世为山东历城人,隶汉军正红旗,曾任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善指画,画法细致,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芙蓉双鹅图》轴。 《采芝图》朱伦翰(1680~1760),清代画家。字涵斋,号亦轩、一三。康熙五十一年武进士,官至正黄旗副都统。高其佩甥,其指画技法得于其舅。亦工诗。作品有《指画采芝图轴》等...[详细]
朱以海(1618——1662)。安徽凤阳县人。明太祖第十世孙,鲁肃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嗣鲁王位。清顺治二年(1645),钱肃乐、张煌言等起兵浙东,拥以海监国于绍兴。次年,颁监国鲁王元年大统历,六月,定西候张名振等保以海至舟山,支持唐王朱聿键的参将黄斌卿不肯接纳,由永胜伯郑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