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孺 [南北朝][公元465年-522年]

  • 王僧孺(465—522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文学家、书法家,兼善谱牒之学。 王僧孺祖上,为南徙的王姓望族,从魏至晋历世显奕。可是到了王僧孺的父亲王延年,家道中落,生活清苦。为了维持生计,王僧孺的母亲不得不“鬻纱以自业”,王僧孺也不得不“佣书以养母”(∠史》本传)。王延年在世的...[详细]

王士稹 [清][公元1634年-1711年]

  • 王士稹(1634~1711) 清代诗人。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出任扬州推官,后升礼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王士稹喜交游,顺治十二年(1655)游历下,曾集诸名士于大明湖,赋《秋柳诗》 4首,和者数百人,...[详细]

王士禛 [清][公元1634年-1711年]

  • 王士禛(1634~1711) 清代诗人。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 (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出任扬州推官,后升礼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 罢官归里。王士禛喜交游,顺治十二年(1655)游历下,曾集诸名士于大明湖,赋《秋柳诗》 4首,和者数百人,...[详细]

王寿彭 [公元1875年-1929年]

  • 王寿彭(1875~1929)字次?。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自幼读书,17岁时即进入县学,曾在济南任家庭教师。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取举人,次年应会试。光绪二十九年应殿试,中状元,入翰林院,授修撰。不久入士馆,研习法政。后被派赴日本考察政治、实业、教育等,著《考察录》流传于世。宣统二年(1...[详细]

王叔和 [汉][公元201年-280年,魏晋著名医学家]

  •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 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详细]

王肃 [汉][公元195年-256年,曹魏著名经学家]

  •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曹魏著名经学家,王朗之子、司马昭岳父。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世袭父亲兰陵侯爵位,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他以持节兼太常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详细]

王廷赞 [清]

  • 王廷赞 字子襄,号若谷,道号排云,济宁市泗水县城关榆树园街人。王自幼好学,酷爱诗赋。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科进士,遂放知县。历任四川平武、长宁、南部等县知县,升任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知府。著成《泗志钩沉》一书。后于1912年写成《泗水源流考》,获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特等奖。 ...[详细]

王为民 [公元1949年-1997年]

  • 王为民(1949~1997)江店乡红庙村人。1968年2月入伍,1970年转业,1981年调入胜利油田,1984年9月加入中国0,1991年被聘为高级技师,任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采油一矿副矿长。他立足本职岗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刻苦钻研,对人民无私奉献,先后获得胜利石油管理局优秀0员、劳动模范...[详细]

王文训 [清][?-1867年]

  •  王文训(?~1867) 今索庙乡田家屯人。王文训出身农家,习武术,识文字,性情豪迈,颇具胆略,且急公好义。同治年间,官府苛征赋税,县衙征收漕米时又将尾数上捐,见零成整,官吏从中渔利,百姓负担沉重,怨声载道。王文训见义勇为,村中凡有应付差役催粮事宜一身承担,为乡亲免去了许多祸殃。又亲赴县衙据理力...[详细]

王献之 [明][公元344年-388年]

  •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因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其族弟王珉继为中书令,也以书法著闻,因称王珉为“小令”。 王献之初娶郗昙女,后尚新安公主,其女被立为安僖皇后,“后亦善书...[详细]

王晓 [宋]

  • 王晓 北宋时画家,山东济宁市泗水人,王晓平时十分用心对鸟雀等动物习性特征的观察、研究,因此,他的作品比较生动活泼,如《噪雀图》能够生动地表现出鹞鹰“击搏飞扬”和小雀们惊慌噪叫的形象,受到世人赞赏。同名人物: 王晓 (1913~2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 [...[详细]

国渊 [三国][三国时期曹魏官吏]

  • 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回归中原,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国渊负责处理屯田事宜。国渊发挥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将屯田的土地分配...[详细]

王学贤

  • 王学贤 北宅街道大崂村人。1949年解放时,进入崂山孙家小学学习。1954年考入青岛十中初中。1957年考入青岛一中高中部,1960年毕业。在青岛一中,他是学校的活跃分子,口才很好。1960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毕业后当上了外交官。从职员、秘书、参赞做到总领事、大使和联合国副代表,...[详细]

王衍 [晋][公元256年-311年,西晋大臣]

  • 王衍(256—311年),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大臣,喜谈老庄,倡导玄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王衍出身士族,父王义为平北将军,与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是从兄弟。王戎善清谈,对他有较大影响。少年时代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山涛目送他远去的身影说:“误天下苍生者,...[详细]

王耀武 [公元1904年-1968年,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 王耀武将军: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详细]

王禹□ [宋][公元954年-1001年]

  • 王禹□(954~1001) 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贫寒。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进士,授成武县(今属山东)主簿。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端拱元年(988)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复拜左司谏、知制诰,直言敢谏。淳化二年 (991),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详细]

王云生 [公元1903年-1972年]

  • 王云生(1903~1972.9)名伯龙,字云生,寿光县王高镇王高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0岁始得入本村小学,所以他读书勤奋,深得老师赏识。 1923年,王云生应张玉山的邀请到张家庄教学,共同研读《共产主义国际》等马列主义书籍,学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1924年4月,经邓恩铭、延伯真介绍,加...[详细]

王镇恶 [晋][公元373年-418年,东晋著名将领]

  • 王镇恶(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前秦灭亡后归晋,成为东晋名将。王镇恶官拜征虏将军,封爵汉寿县子,曾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义熙十四年(418年),随刘裕次子刘义真留守长安时王镇恶被沈田子诬陷斩杀,享年四十六岁,追封龙阳县侯,谥号壮侯。 人物生平 早年经...[详细]

王振宗 [清]

  • 王振宗,字昌子,清朝时期学校教师,王无瑕的曾孙,王期的长子。幼年母亲去世,有祖母张氏抚养他。祖母去世,父亲王期哀痛万分,几近疯癫。他勤心侍奉,极尽孝行。振宗年幼就聪明伶俐,且十分好学。在行弱冠礼之前就补弟子员。弟弟王扬宗,天资聪慧,为文能成一家之言,概是王振宗督促有力之功。 曾祖父王无瑕留有...[详细]

王羲之 [晋][公元330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

  • 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