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卿 [唐][公元725年-?]

  • 孟云卿(725或726~?) 唐代诗人。祖籍平昌(今分归山东陵县、商河、临邑等县),籍贯河南(今洛阳)。据元结《送孟校书往南海序》推断,其生年约在开元十三年(725)或十四年,卒年不详。家贫少孤,早年耕读嵩阳,年二十而学成。天宝中应举不第,肃宗乾元元年(758),客游长安,曾和杜甫相晤,杜甫有《...[详细]

孟子 [春秋战国][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详细]

莫循 [公元1914年-1979年]

  •  莫循(1914—1979)原名张昭训,城东前籽粒屯(现属夏津镇)人。1928年入夏津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30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济南学生赴南京-,遭到韩复榘0多方阻挠,莫循参加集体卧轨以示 ,终达南京。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时,莫循参加了济...[详细]

墨子 [春秋战国][公元前468年-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 墨子(约公元前476—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曾为宋之大夫。 墨子出身于社会下层,生活接近“农与工肆之人”。他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0”。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他...[详细]

穆修 [宋][公元979年-1032年]

  • 穆修(979—1032年),字伯长,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人。北宋初文学家,以散文著称。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穆修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幼时就好学不倦,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推崇董仲舒、韩愈的道统,不专注于章句之学。10岁时即随父仕宦南北,过迁徙不定的生活。宋真宗景德末年,穆修旅居汴京(...[详细]

牛梦英 [清]

  • 清代人。字卓然,别字眉村。祖籍济宁。其上代牛黉明末做了鲁王女婿(俗称“郡马”),移家兖州城内钟楼街,后又于城南今牛家楼村建了别墅,成为“滋邑望族”。梦英少有文名,二十岁考秀才第一。雍正(1723~1735)初,被荐举为“贤良方正”(有道德、有才能的代表人物的一个虚衔),受到皇帝的召见。后任命...[详细]

牛淑琴 [公元1905年-1990年]

  • 牛淑琴(1905.10~1990.12.30)又名刘淑琴。女。山东桓台人。自幼读书,1924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入校后,秘密参加“读书会”等革命活动。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山东省第一个妇女党支部——中共济南女师支部书记。同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详细]

牛运震 [清][公元1706年-1758年]

  • 牛运震(1706—1758),字阶平,号真谷,山东滋阳(今兖州市)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乾隆三年(1738)六月选授秦安知县。 牛运震任秦安知县后,极力兴办教育,选就人才,于乾隆四年(1739)春,在县衙东,购买民宅一处,创办“陇川书院”。他挑选城乡聪慧子弟入学就读,并在公余之暇...[详细]

庞籍 [宋][公元988年-1063年,北宋著名将领]

  • 庞籍(988—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北宋著名将领。大中祥符进士。在司法、治吏、统军三方面都卓有功绩,以严正深峭、果决骁勇赢得一时威名。 北宋初年,战乱不息,国家百废待举,为有识之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庞籍初入仕,任黄州司理参军,公务干练,被认为有“宰相器”。...[详细]

彭寿莘 [公元1872年-1947年]

  • 彭寿莘(1872~1947),山东平度人,字子耕。天津武备学堂毕业。曾充北洋军管带。1922年任第十四混成旅旅长,旋擢第十五师师长兼直隶军务帮办,驻军滦州(今滦县),隶直系。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为讨奉军第一路总司令,与奉军激战于山海关,因骁勇善战,有“刺儿彭”之称。后隐居北京。抗日战争时...[详细]

彭越 [汉][?-前196年,汉初三大名将]

  •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楚汉战争时汉军著名将领。在辅佐汉高祖刘邦灭楚建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 彭越出身渔家,以在巨野的湖泽中捕鱼为生。他为人机智果敢,重信守义,很受当地青少年们的尊崇。秦朝末年,秦始皇、秦二世兴土木、行苛政...[详细]

钱乙 [宋][公元1032年-1113年,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

  •  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详细]

乔天华 [公元1902年-1989年]

  • 乔天华(1902~1989),原名乔永祥。平度乔家村人。  乔天华1919年春入山东省立第九中学(掖县)学习,1920年转平度知务中学,1922年兼任小学教师,勤工俭学就读于黄县崇实中学。在此深受青年教师刘谦初爱国主义思想影响。1929年到烟台培真中学任教。1931年春在烟台...[详细]

齐桓公吕小白 [公元前716年-前643年,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 齐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儿子,其母为卫国人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 ,公子小白...[详细]

戚继光 [明][公元1528年-1588年,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人,明嘉靖七年(1528年)出生。父景通,历官都指挥,曾署大宁都司。戚继光自幼学文习武,17岁时父亲去世,袭职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当时,倭寇不断侵扰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曾写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升署都指挥佥事,对所...[详细]

庆父 [春秋战国][?-前660年]

  • (?—前660)鲁庄公庶兄。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氏。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 制造内乱。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途中自缢而死。孟孙氏是其后裔。“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之成语即源于此。庆父(?-前660)春秋时鲁桓公之子,鲁庄公庶兄。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氏。庄公去世,他...[详细]

秦茂轩 [公元1906年-1928年]

  •  秦茂轩(1906.5~1928.5) 名秦炳丰,字茂轩。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济南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幼年就读于山东省立模范小学,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甲种商业学校,1922年夏转入公立山东工业专门学校,攻读应用化学。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岛惨案和上海“五卅...[详细]

秦琼 [唐][?-638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秦琼(?-638年),字叔宝,隋末唐初名将,封爵翼国公(死后追改胡国公),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曾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帐下任职,最后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参与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夺得皇位。因常年征战,秦琼也时常病痛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死,追赠徐州都督。  ...[详细]

王佐 [明][公元1384年-1449年]

  • 王佐(1384~1449) 字孟辅,明代庆云人,《明史》167卷有传。其先世本淮北人,元代徙居武清,明初迁至庆云县三王村。王佐自幼聪颖好学,为人坦诚,谙于礼仪,有誉于乡,人称孝廉。明永乐九年(1411年),应试中举,观于太学,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百家,精于理财之道。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详细]

齐宣王田辟疆 [春秋战国][?-前301年,齐国国君]

  • 齐宣王 (?~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前319—前301)。本名田辟疆,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20年继位,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他乘机发兵干涉。只50天就攻占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几乎灭亡了燕国。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宣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