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敬(生卒年不详),即刘敬,汉初齐人。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之一,对于汉初政策的制定及西汉政权的稳定起过很大作用。 娄敬出身平民,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娄敬被征调去陇西服役戍边,路过洛阳时,通过同乡虞将军的引见拜见了刘邦。这一年,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就在娄敬进见的...[详细]
春秋鲁国建筑工匠。公输氏,名般。创制攻城云梯和磨粉之硙等器具。据传又发明锯子等木作工具。 旧时建筑工匠尊为祖师。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详细]
路大荒(1895—1972) 原名路鸿藻,曾用名路爱范,字笠生,号大荒,别号大荒山人、大荒堂主人。淄川县菜园村(现淄博市淄川区淄城镇菜园村)人。著名学者。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辛亥革命后考入淄川高等小学堂。1912年入周村私立政法专门学校学习,二年后回淄川,在城内小学任教。1916年5月,在周村参加...[详细]
骆宾基(1917~1994)祖籍山东平度,女作家张洁的舅舅。 1982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 骆宾基 东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战旗》、《文学报》、《东北文化》主编。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详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业年间,罗士信为齐郡(即齐州)通守张须陀属下一员战将,勇武过人,因一举击溃齐郡长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让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而成名,颇受张须陀器重。后随张须陀镇压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兵败,张须陀被杀,罗士信随同裴仁基等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率部征讨王...[详细]
罗竹风(1911~1996)1911年11月出生,山东省平度市蟠桃镇七里河子村人。0党员,语言学家、宗教学家。早年在北京求学,1937年从青州中学罢教回乡,同乔天华组织起平度第一支抗日游击队。1938年加入中国0。任胶东文化联合社编委、胶东文化协会常务委员,1940年任平度县长,1943年任胶...[详细]
卢树澜,字海如,湖北黄冈人,附生,宣统二年(1910)二月来夏津代理知县,卢知县“情和厚,崇道学”,“治事勤慎,案无留牍”,对司法之事非常慎重,常反复询问,耐心研究,务得真情方才罢手,因此卢知县所断案情无不公允明晰,令人折服。 卢知县到任后,县内议会、城区议会选举成立,他屈己下人,使官民隔阖...[详细]
卢永祥(1867~1933)原名卢振河,字子嘉,今回河乡举人王村人,北洋皖系军阀。幼时读过三年私塾,1890年出外投军。1895年在山海关武备堂学习,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与段祺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历任清军第三镇(师)协统(旅长)、袁世凯的十师...[详细]
鲁仲连(公元前约305~前245年)又名鲁连、鲁连子,战国时齐(今冯官屯镇望鲁店村)人。风流倜傥,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旧《茌平县志》多版本数处载有鲁连故居、墓、祠。《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鲁连村“在山东省茌平县东北二十里,相传为鲁仲连所居,今名望鲁店”。 据《太平御...[详细]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详细]
吕其恩(1911-1979)别名吕志恒、吕其臣、吕光军,胶东特委书记。1911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今长海县)王家岛东滩山东屯的一个渔民家庭。1921年就读于王家岛小学,1925年在石城岛高等小学读书,后入中学。1931年10月在王家岛小学担任义务教员。1932年考入烟台第八中学。...[详细]
初为袁绍部将,袁绍死后追随袁尚,后投降曹操,封列侯。吕翔.吕旷的兄弟,生于东平,初为袁绍部将,袁绍死后追随袁尚,袁尚战败后投降袁谭,然后与哥哥吕旷随袁谭投降曹操,封列侯。在演义中,曹操南征前,两人随曹仁、李典南下要消灭刘备势力。吕旷被赵云剌下马,吕翔死于张飞矛下。 ...[详细]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马隆自幼便智勇兼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被诛杀,为避免牵连,全州竟无一人敢为其收尸。马隆让武吏装成愚蠢之人,用自己的家财为其殡葬,并服丧三年,种植松柏,期满后才回来,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后代理武猛...[详细]
满宠(?—242年),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三国政治家。其嫉恶如仇、不避权贵、执法不阿的高贵品质及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世人所推重。 满宠18岁时,在本郡任督邮一职,督邮是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此时正值汉末大乱时期,军阀混战,豪强相...[详细]
毛纪(1463—1545年),字维之,号鳌峰逸叟,山东掖县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正德、嘉靖时期由户部侍郎、礼部尚书直升到内阁首辅,担负宰相之责。他与杨一清等人限制明武宗的暴虐,诛灭奸臣,定策迎立嘉靖皇帝。在朝中主持正义,对明中期政治贡献极大。 毛纪,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乡试第一,次年中进...[详细]
马仁瑀(约于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在世)夏津人。膂力过人,勇猛善射。被后周太祖郭威召为将军。高平(今山西晋城一带)之战周军失利,形势危急,马仁瑀跃马出阵,引弓搭箭,毙敌数十人,周军声势大振,遂大败后汉军。960年(宋建隆元年)宋太祖即位,马仁瑀被授为都指挥使,随太祖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后出任密州(今...[详细]
妹喜,妹音读“mò”,一名末喜,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夏朝末代国王夏桀姒履癸的宠妃。生卒不详。夏桀代有施氏(今山东省腾县),有施氏是东方小国,国弱力薄,不敢与夏朝为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夏桀乘热凌人,不准有施氏投降,一定要血洗有施氏,有施氏探知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投其所好,选了美女妹喜...[详细]
孟鸿升为人勤俭肯干,不辞劳苦,一年四季奔忙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贩卖大捻布。经过多年的劳动,他积蓄了一些钱财,于同治九年(1870年),在济南城内开设了瑞蚨号布店(后改名瑞蚨祥)。 他以经营土布开始,逐渐生意兴隆,就到上海、青岛、天津等地设立连锁店,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品种也日益增多,增加了绫罗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