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东(1923.2~1984.1.17),男,原名白登彩,曾用名张玉堂、张九明,山东省诸城县孟町村人。193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汉东7岁上学,13岁入高等小学,16岁参加革命,历任中共鲁东特委诸城县民运工作团队员、中共滨海区委组织部交通科副科长、滨海区...[详细]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钢铁研究总院技术顾问、原副院长,全国劳动模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我国著名合金钢专家,低合金钢与合金钢领域的带头人之一刘嘉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28日14时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根据刘嘉禾先生本人的生前遗愿,丧事从简,遗体已于8月1日火化。 刘嘉禾,...[详细]
刘庆堂 (1911~1987) 刘庆堂,南定镇田家村人。他出身贫寒,生性豪爽、嫉恶如仇。“七·七”事变后,他决心抗日。1938年11月,刘庆堂见日军一辆装甲车由张店出发,途中停在王墓山处修车。他迅即跑回村去,叫了2名青年,抬来土炮轰击日军。敌人被土炮打得懵头转向,弃车逃窜。刘庆堂用缴获来...[详细]
刘若同志生平(1921-2003) 原武汉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正军职)刘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2月6日8时4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2岁。 刘若同志192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薛村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清县抗敌后援会,并担任骨干,积极投...[详细]
刘少傥 (1916~1996),原名刘士倜,新泰市果都镇坡里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省立乡村师范,任校党支部委员,同时参加党的 组织“学生联合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组建“新泰旅济学生同乡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6年,任中共新泰县委委员。1938年,...[详细]
刘涛同志生平(1919-201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离休干部、原中共浙江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浙江省邮电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涛同志(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5月17日22时52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4岁。 刘涛同志是山东沂水人,1919年4月出生,1938年2...[详细]
刘特夫(1910~1990)原名卢冠洲。德州人。1931年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 员。曾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主要负责人。1933年2月被捕入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后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指导员、组织干事兼总支...[详细]
刘星南(1887~1942)字寿长,单城镇东关街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跟随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先后任132师参谋长、副师长。 1933年初,曾转战热河、察哈尔一带抗击日军,参加过著名的“喜峰口”战斗。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家乡单县。1939年底,被国民党山东第十一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朱...[详细]
刘秀东(1911—1944),山东掖南县第14团独立营营长、著名烈士。 山东省莱州市虎头崖镇趴埠刘家村人。1929年考入掖县师范讲习所。1932年至1934年先后在趴埠刘家和潘家小学教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县民众干部训练班。训练班结束后,主持并组织了滨海乡的民众训练。1938年8月,...[详细]
刘翼明(1607~1688)字子羽,号越台。诸城琅琊(今属胶南)人。自幼工诗文,善书画,有“神笔刘子羽”之称,倍受王士祯推崇。为人耿直仗义,视朋友为兄弟。与当地名儒王无竟是至交。王被仇人杀害后,刘挺身而出为其伸冤,坚持审诉三年,终使冤情得伸,恶人遭惩处。后将王母接自家奉养,并将王诗稿编成诗集留传...[详细]
刘泽金(1963.10.21-),激光技术专家,山东省无棣县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激光专业,1997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用光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央军委科技委某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我国强激光工程领域学术带...[详细]
刘中华(1917.1——2018.1),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国共产党党员,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区文登营镇西字城村,曾任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第六舰队司令员。 191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文登营镇西字城村。 1932年,10月在县立第四小学读书时受...[详细]
李弦,男,汉族,198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生前为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侦查中队指导员。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他始终奋战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一线,先后主导和参与侦办各类涉网犯罪案件634件,破获部督案件2起、厅督案件4起,累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8名。新冠肺炎疫...[详细]
王鹏翥,字云程,号晓山,清沂州(今苍山县尚岩镇王楼)人。十岁熟《五经》,治《春秋》、《戴记》,二十岁入郡庠。乾隆壬子(1792年),督学使臣翁方纲看了他的文章,非常赞赏,称为“山东省经义文之第一流”。于是声名愈高,四方之士,皆争相向他学习。 嘉庆戊辰(1808年),王鹏翥以二甲九十四名及第进...[详细]
李学诗(1503~1541),字正夫,明莱州平度人。少年时代读书两髻山前桃花洞畔。二十三岁中嘉靖四年(1525年)举人,次年成进士,任直隶永平府推官,主管一府的司法。以“屡决疑狱而奸止刑稀”被评为治绩优异,调升中央的吏部稽勋司主事。不久又升为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吏部考功司是负责全国文职官员考察的重...[详细]
李研吾(1916.11.12~1987.8.18)莱西县夏格庄索兰村人。1933年3月,研吾于莱阳县立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党龄从加入共青团之是算起)。1935年,研吾担任中共莱阳特支委员,在胶东地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先后担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详细]
李盈川,1910年出生,山东省淄博市(现临淄区皇城镇大铁佛庄)人。早年在益都广德医院学医,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历任临淄第3大队医生、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10团医院医务主任。以后随军去武汉部队工作,由医务主任升为武汉军区疗养院副院长、医院副院长、院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详细]
李运文 (1919~1974),莱芜县(今莱芜市)鲁家庄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莱芜县野店区区公所工作。1942年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翌年回村任支部书记。1944年奉调参加鲁中区三地委中共党员训练班。后任莱芜县组织部干事。1946年调新泰,任二区区委(翟镇分区委)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