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详细]
董少绩,炼钢技术专家,钢铁企业总体设计专家。为恢复鞍钢平炉炼钢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数十项大中型钢铁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区总体规划、项目规划、厂址选择、各阶段设计和工程项目实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董少绩,1925年3月3日出生于山东省邹...[详细]
包振民,1961年12月27日生,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贝类遗传学与育种学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1997年获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动物...[详细]
原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院长毕华林教授因患急性肾衰竭医治无效,于2007年8月11日12:50不幸逝世,终年81岁。 毕华林教授1927年1月15日出生山东省烟台市。1945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在学期间,参加了反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北大-。毕业后到天津...[详细]
蔡戎前(1914-1941),男,山东省乳山人。北平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曾任东海指挥部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纵队五支二团政委等职,在胡巴庄战役牺牲。牺牲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第2团政治委员。 北平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曾任东海指挥部政委、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纵队五支二团政委等职。 ...[详细]
蔡延庆,字仲远,北宋莱州胶水人,蔡齐之侄。早年考中进士,历任明州通判、京东路提点刑狱、开封府推官等职。宋神宗即位不久,升任河中府知府,旋又升为秦凤等路都转运使。“秦凤等路”是北宋毗邻西夏的边防重地,“都转运使”掌管一“路”的财政经济兼纠察大权。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一改北宋对辽、夏所取的屈辱妥协方...[详细]
曹光(1907~1984),原名曹鹤峰,卫固镇西尹村人。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中共铁山特别支部建立,曹光任支部委员。1937年冬,曹光在本村组织起自卫团,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1938年秋,曹光被选为长山九区行政委员会委员,任总务部部长,负责筹集抗日经费及部队的给养供应工作。1...[详细]
曹普南同志生平(1919-1993)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原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曹普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6月8日9时10分在福州逝世,享年74岁。 曹普南同志是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人,1919年1月生,1934年1月考入山东省潍县中学,1937年...[详细]
常诚同志生平(1918-2010) 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离休干部(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和住房待遇)常诚同志,因病于2010年10月22日2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常诚同志出生于1918年10月,山东省阳信县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详细]
常勇同志生平(1915-201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创业者之一,国防科技战线的优秀领导者,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顾问常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12日15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常...[详细]
陈凤亭 (1915~1944) 陈凤亭,又名陈长理,房镇乡大高庄人。15岁时到周村一家织带厂当徒工。1938年春,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班长。不久,他随部队参加了攻打淄川的战斗。成为全营歼敌最多的一个班。之后,派他到鲁南学习,结业后,担任了南邹长县...[详细]
成庆龙(1898~1932),龙口市龙港街道庙沟西成家人,吉林国民救国军(东北义勇军)第二路总指挥。成庆龙898年3月29日出生,原名成元佐,曾用名成长奎,系家中长子。其父成培蓉先后在马亭公学、育英学堂教书,且精通医道,曾任马亭乡十三村会首。 1915年中学毕业后,成庆龙前往东北谋生,先后在...[详细]
程四虎,名九三,排行第四,外号程四虎,清末幅军起义领袖。生卒不详。祖籍白彦镇石门村,后迁至今流峪镇水寨定居。1853年7月,陈更池、薛得志等数十人于今仲村镇仙姑山一带结幅聚众起义,与境外各地幅军联合作战,势如破竹。程四虎聚众响应,首由石门村起事,后于1860年立水寨为营,竖旗造反。修守寨圩,起用...[详细]
陈介夫(1898~1992)潍县人。早年毕业于大连日语学校。1916年来青。1921年在杨子生创办的“维新化学工艺社”负责经营。1922年自立门户,在湖岛村独立开办中国染料厂,逐渐发展成为近代青岛规模最大的染料企业。1938年1月青岛沦陷后,该厂被日本人强行兼并入“株式会社维新化学工艺社”。19...[详细]
陈镜蓉(1918-1941),号秋舫,乐陵县(现为市)人。他的父亲是一个教师,是乐陵的早期党员,他的家是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由于革命环境的影响,从他懂事起,思想就比较活跃、进步。在跟随父亲读完小学后,193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惠民中学。期间,经常与进步教师接触,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入校不久,便加入...[详细]
陈明五(1908—1983)名昭伦,字明五,又名陈刚,今平邑镇白马庄人。自幼酷爱医学。及长,在本村教学,并从县内眼科名医陈德扬、温病名医杨玉春等人习医。“七七”事变以后,在当地组织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后历任费北行署武装科长、费北县委敌工部长等职。后回乡行医,致力于地方卫生事业。建国后,任蒙山...[详细]
陈志藻(1902~1993)别名陈工夫。黄县(今龙口)人。曾赴日本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2年回国。历任青岛任斯谊药厂厂长、寿康医院院长、博济医院院长、青岛市公安医院院长、青岛市卫生局局长。1955年2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8年后,历任民革青岛市第二、三届委员会专职主委,第四、五...[详细]
陈宗妫(1854~1922)清朝财政大臣。原名建中,字麓宾。今山东省东阿县鱼山镇青苔铺人氏。光绪六年(1880)进士。 初任户部主事,补福建司主事,开山西员外郎、广东司郎中、度支部左丞。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带幕僚西逃长安,陈宗妫留在北京。后历财政事宜被诏赴长安,所...[详细]
丛贵珠同志生平(1924-20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浙江省财政厅原厅长、党组书记丛贵珠同志(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2日14时5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7岁。 丛贵珠同志,男,1924年2月生,山东省文登县人,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