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亭 [清]

  • 张梅亭,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曹家庄人。生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古历九月初八日,卒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古历四月二十八日,终年75岁。字雪安,又字雪庵,因宅南有古松一株,笔直而挺拔,冠若伞盖,并且溪水西流,故号“对溪”,别号“一松子”,书屋为“一松山房”。  他出身于读书世家,...[详细]

张明硕 [公元1979年-2001年]

  • 张明硕(1979~2001),即墨市移风店镇大坝村人。 1996年,张明硕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勤奋学习,团结战友,关心群众,被评为执勤标兵、学习标兵、优秀辅导员,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1999年,他所在的班还荣立集体三等功。 2001年3月24日12时50分,一名妇女从龙潭山铁路桥上坠入...[详细]

张齐贤 [宋][公元942年-1014年,宋朝宰相]

  •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南)人,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宋代著名政治家。 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通判、枢密院副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司西京洛阳太常卿等官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21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还留下...[详细]

张起岩 [元][公元1285年-1354年,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 张起岩(1285—1354年),字梦臣,祖籍章丘,移家禹城,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40年仕宦生涯中,他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对元朝中期政治贡献很大,他的史学、文学造诣极高,有多种著作传世。 张起岩生于累代仕宦之家。其高祖曾官至元帅右监军权知济南府,曾祖张福为济南路军...[详细]

张实居 [明]

  • 张实居 (?—?) 张实居,字宾公,贡生,明末清初邹平人。约生于明朝天启年间,祖父张延登官至工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得宋版《昭明文选》,筑室宝藏,题“箫亭”匾额,实居因以为号。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父万钟南迁,任镇江府推官,实居曾随父任。后举家北归故里,家道中落。实居目...[详细]

张树基 [公元1901年-1941年]

  • 张树基(1901~1941),原名张瑞先,灵山镇灵山村人。 张树基幼年求学于灵山学塾,20岁投笔从戎,曾在北洋军某团任书记长,后见军阀混战,人民涂炭,遂愤而离开部队,回家务农。 1938年初,日军占领即墨城。张树基参加了纪淑和组织的游击队,后任苏鲁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第十六支队第十纵队第...[详细]

张叔明 [唐]

  • 唐名士,隐者,“竹溪六逸”之一。山东宁阳梧桐峪(今属华丰镇)人。 与李白、杜甫等交游频繁。孔尚任《石门山记》云:“唐张叔明,亦鲁诸生也,卜宅其麓。杜子美有《访张氏隐居》诗;又有《与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李太白亦有《鲁城东石门送杜甫》诗,皆其处也。”石门山,宁阳称之为凤仙山,其西北麓有...[详细]

张四知 [明][明朝首辅]

  • 张四知,山东费县人。明末官吏,官至内阁首辅。出生于费县城南关儒林巷,大体位置就在费城街道中心校、南关小学一带。 张四知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升检讨,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相当正国级别。曾辅佐一代明君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1627-1644在位,李自成军攻破北京...[详细]

张唐卿 [宋]

  • 张唐卿17岁,曾以诗文拜谒韩琦,韩琦对其才华甚为推重。中状元后,张唐卿初任陕州通判。他处事干练,决断如流。曾有一人之生母改嫁后病逝,后其父亦染疾而亡。在安葬父亲时,此人恨母亲不能与父亲同穴,遂掘墓盗尸,将母亲尸骨与父亲同葬一处。事发,官吏欲依法治罪,遇张唐卿复审,张唐卿说:“不过只知有孝,不知有...[详细]

张天瑞 [明][公元1450年-1504年]

  • 张天瑞(1450~1504),字文祥,一作天祥,号云坪。山东清平人。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王华榜进士第三人。 张天瑞自幼颖悟,读书过目就能记忆,喜好诗文。14岁时为生员,知县听说他十分聪慧,出题令其赋诗,张天瑞应声立就,人人惊异,都预言他将来必成大器。 成化十三年(1477)...[详细]

张文琮 [唐]

  • 字不详,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0〇年)前后在世。好自书写,笔不释手。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永徽初,献文皇帝颂,优制襃美。拜户部侍郎神龙中,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韦后临朝,诏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详细]

张锡 [唐][唐朝宰相]

  • 张锡,张文琮子,贝州武城人。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先是,姊子李峤知政事,锡拜官,而峤罢相出为国子祭酒,舅甥相代为相,时人荣之。锡与郑杲俱知天官选事,坐赃,则天将斩之以徇,临刑而特赦之 中宗时,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寻令于东都留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诏锡与刑部尚书裴谈并同中书...[详细]

张至发 [明][公元1573年-1642年,明朝首辅]

  • 张至发(1573-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明朝大臣。崇祯四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自世宗朝许赞后,外僚入阁,自至发始。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崇祯八年(1635年)升为刑部右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病死。历知玉田、遵化。行取,授礼部主事,改御史。时齐、楚、浙三党...[详细]

张子亮 [公元1901年-2002年]

  • 张子亮(1901—2002) 相邸镇张家相邸村人。少读私塾,后进学堂。1923年在济南育英中学求学。1928年毕业后,在驻莒县北伐军熊式辉部的支持下,他与谢辉在十字路相邸一带组织农民协会,喊出了“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不久被国民党莒县党部解散。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详细]

张宗昌 [公元1881年-1932年,民国十大军阀]

  • 张宗昌(1881年—1932年),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人。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宗昌曾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造成“青岛惨案”。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0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1...[详细]

张作洪 [公元1889年-1941年]

  • 张作洪(1889—1941.9) 曹庄镇西山前村人.1940年西山前组织起了村自卫团,张作洪被推选为自卫团长,下半年又担任了岌山区山前乡乡长,并组织起30多人的乡分队.乡公所常驻西山前村.张作洪带领群众筹集资金购置-,修围墙,筑炮楼,配合主力部队几次打退敌人的进犯.1941年9月30日拂晓,日伪...[详细]

赵磻老 [宋][宋朝词人]

  • 赵磻老,字渭师,东平人,作品有《拙庵词》一卷。...[详细]

赵明诚 [宋][公元1081年-1129年]

  •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或德父),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岔道口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第三子。 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可谓幼而好之,终生不渝。他曾自谓:“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金石录》序) 。与李清照结婚后,赵明诚对金石学志趣更是有增无减,日趋痴迷,有“...[详细]

赵世恪 [公元1901年-1939年]

  • 赵世恪(1901~1939年),又名赵石可,赵家岭(今属通济街道)人。1919年入四方机厂当模型工。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1925年6月14日,为 日本帝国主义杀害青岛工人,胶济铁路总工会组织四方机厂1700多名工人,举行---。当时,赵世恪任四方机厂工人纠察队长。同年7月27日,军阀张...[详细]

赵挺之 [宋][公元1040年-1107年,宋朝宰相]

  • 赵挺之(1040—1107) 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祐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元祐四年(1089),坐不论蔡确,出通判徐州,移知楚州。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