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凝先(1910—1984)原名娄海山,商河县人。曾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1923年至1927年就读于惠民省立四中, 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28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秘密宣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北平市委书记。后调任共青团河北省委秘书长,中共太原特委书记。19...[详细]
娄忠源(1946—1969)邹平县西赵村人。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后参加共青团组织。任大队民兵排长,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民兵训练活动,深为广大青年敬重。1969年7月3日,在西董公社金马山下三官庙水库为抢救一名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中共邹平县委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山东省委、省政...[详细]
鲁诰(1914—1959)原名芦继告,又名继诰,鲁继川。广饶县芦家村人。京剧演员。其父芦从先,参加京剧班社,习唱花脸。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工作。其母张翠英,自幼在戏班学唱汪(笑侬)派老生。鲁诰从小受父母熏染,爱好京剧,刻苦习艺,十几岁就入班唱戏。1938年冬, 他在龙口参加中国共产党...[详细]
鲁宝琪(1913—1943)化名鲁自嘉。泰安县升平街(今属泰安市泰山区)人。革命烈士。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冯玉祥创办的泰山武训小学任教。1937年8月任中共泰安临时县委书记, 联络爱国志士组织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次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先后任四支队一中队指导员、独立营教导...[详细]
鲁伯峻(1895~1927.5.23)名鲁广德,字伯峻。历城县北园沃家庄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鲁佛民是一位锐意上进、博学勤读的知识分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鲁伯峻入山东模范小学读书。1914年考入山东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受聘为小学教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济南成立“山东省学生联合...[详细]
鲁佛民(1881~1944.5)名鲁琛,字献卿,佛民为其别号,寓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济南市北园沃家庄人。少时父母双亡,依赖亲友接济,求学苦读。21岁时,开始充当塾师。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山东宣告独立,鲁佛民立志参加革命。同年12月,只身离济赴上海,住在一家小客店中,致...[详细]
卢福坦(1891—1969)又名李翼、李燕谋、李长有、韩振明。泰安县人。少时曾读过3年私塾, 1905年始学做生意。1909年到宁阳矿山华丰公司当学徒。1914年在淄川县鲁大公司洪山煤矿当工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淄博支部书记。1927年3月任中共张店执行委员会负责人。9月...[详细]
鹿广连(1916—1943)又名鹿子泉,曾化名黄牧平。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李家庄人。19岁时在峄县师范讲习所学习,后分配到官桥小学当教师。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枣庄沦陷,鹿广连奉命留在枣庄敌占区,开展党的地下秘密工作。 1939年6月,建立了中共枣庄矿区地下支部,任支部书记。...[详细]
卢洪杰(1918—1948)沂南县小官庄村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1940年任村农民救国会主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加八路军,编入鲁中军区四团八连, 6月随部队到安丘参加讨伐伪鲁东“剿共”军厉文礼部。战斗中,他腰部负伤致残, 被评为三等残废。8月,他又参加了解放临沂城和在李家宅歼...[详细]
卢兼三(1905—1985)名效周,字兼三。莒县小店镇卢家孟堰村人。1925年毕业于莒县师范讲习所。1933年创办青岛崂山初小班。1941年调任滨海专区参议会秘书。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滨海公学总务主任、滨海工委委员,1951年任曲阜师范学校副校长。1985年病逝。 ...[详细]
鲁纪华(1921—1979)招远县(今招远市) 车家泊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上海市对外联络局局长,上海市基建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等职。 ...[详细]
卢景贵(1881—1967)字介卿。掖县(今莱州市)西南卢家村人。1913年被选送美国留学。1918年回国任教。1923年后,先后任某铁路局局长、路政主任委员、技术处长等职。 “七七”事变后,避居天津专心著书。1947年2月,被聘为长春铁路公司理事会顾问。1967年9月7日于天津病逝。著有《高等...[详细]
陆锦堂(1901—1980)临沂人。1916年拜师学瓦工,在修建滕县基督教堂中,受美国牧师青睐,教其识图、设计等技术。1918年担任滕县教堂南北大楼施工技术员。后组成滕州最早的建筑行,承接大中型建筑工程。1980年病故。 ...[详细]
伦桂香(1920—1948)女。章丘县埠村人。早年在青岛日本大康纱厂当童工。“七七”事变后回家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埠村乡妇救会主任。1948年初因叛徒告密被捕。2月2日被敌人吊在树上,先割掉她的双乳,再剖腹(取出胎儿) 挖心。她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详细]
伦克忠(1894~1925),字子亮。山东章丘人。 伦克忠1913年进辽阳南满铁工厂学徒。1916年进青岛四方机厂做工。1923年2月,加入四方机厂工人自发组织——“圣诞会”,是“圣诞会”骨干分子。 “二七”-失败后,全国铁路“五路联合会”派中共党员王荷波到青岛,改造“圣诞会”。1923...[详细]
罗茂臣(1917—1951)沂源县鲁村镇杨庄村人。1946年10月,加入鲁中军区警备一旅一团当战士。 1947年7月在沙土集战斗中,荣立三等功1次、一等功1次,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再次立1等功1次。1948年6月在开封、杞县、睢县战役后, 被授予“一等战斗模范”称号。1949年2...[详细]
罗明星(1897-1939),郓城县李集乡罗楼村人,1912年全家逃荒至吉林省九台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为驱逐日寇,光复国土,他于1932年3月在九台组织“三江好”抗日义勇军,历任师长、军长、司令。加入东北抗日联军后,被任命为第十九支队支队长。他率领这支抗日武装转战于吉...[详细]
罗清(1442—1527年),又名罗静、罗怀、罗孟洪。山东即墨人。明代著名僧人。他是罗教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尊称他为“罗祖”。 罗清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兵的军旅家庭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因此,从小就磨练了他吃苦耐劳,不怕艰辛的意志,使他具有坚强的性格。他的籍贯隶属于北京密云...[详细]
罗清泽(1905—1966)字润生。沾化县罗家村人。植物学家。1934年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毕业,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造,修植物病理学。“七七”事变后回国,受聘于广西桂林大学任教。1940年秋,任福建协和大学教授。1946年秋,任教于台中省立农学院(今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创立植物病虫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