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度 [公元1899年-1985年]

  • 刘淑度(1899—1985)名师仪。女。祖籍德城区长庄乡北厂村,后定居北京。著名篆刻家。1918—1930年,刘淑度先后就读于保定高级小学、上海神州女子中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曾给著名文史专家郑振铎当助手,参与编纂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库》《李长吉诗集》《岑参诗集》;标点了...[详细]

刘曙华 [公元1912年-1938年]

  • 刘曙华(1912—1938)化名老曹、李明学。济南市人。抗日联军将领。青年时期受过中等教育,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斗争。1934年赴苏联海参崴列宁主义学校学习。 1935年4月毕业后回国,被党组织派到黑龙江省参加抗日斗争,任中共密山县委书记。同年8月被日伪当局逮捕入狱,受尽...[详细]

刘顺德 [公元1911年-1978年]

  • 刘顺德 (1911—1978)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太平村人。中共党员。1945年7月入伍,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在战斗中多次受伤。曾荣获“一级人民英雄”勋章。1952年转业后,在淄博市自来水公司任职。1978年去世。 ...[详细]

刘舜卿 [公元1911年-1969年]

  • 刘舜卿(1911—1969)原名刘华英。莱芜县刘封邱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后任中共莱东县委书记。1944年,被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誉为模范县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泰山区专员公署专员兼泰山区支前副司令员职。1950年后,历任中共泰山地委委员、泰山专署...[详细]

刘顺仙 [公元1909年-1984年]

  • 刘顺仙(1909—1984) 女。胶县人。茂腔演员。11岁到青岛广兴里学唱茂腔。22岁到大连等地演唱10余年。1942年回青岛,兼唱柳腔。1949年加入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改唱老旦。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老艺人奖。 ...[详细]

刘淑愈 [公元1796年-1863年]

  • 刘淑愈(1796—1863)字亦韩。费县毛家河人。幅军军师。出身贫寒。曾为猪倌。酷好读书。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举人。1826年(道光六年)中进士。1839年始选授房山县令。因忤权贵,在任仅百日被降用。不久,改任泰安县教谕,仍不见容于当道,又以“有文无行,难司风化”的罪名被劾去职。居家后,...[详细]

刘宿贤 [公元1911年-1979年]

  • 刘宿贤(1911~1979.4.14)莱西市梅花山街道刘家村人。1933年莱阳乡师毕业后任小学教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学为掩护,通过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党的工作。 人物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南海地委书记、军分区副政委、专署专员等职。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领导同志们夜宿山...[详细]

刘太东 [公元1922年-1975年]

  • 刘太东(1922—1975)肥城县(今肥城市)王庄孝堂峪村人。少时家贫仅读过两年小学。1939年任县儿童团团长。后到齐禹、平阴县工作,受到泰西地委的嘉奖。1946年后,历任平阴县四区区委书记、平阴县委社会部部长兼-局长。1949年4月任中共平阴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泰安县县长、中共泰安县...[详细]

刘坦 [公元1911年-1979年]

  • 刘坦(1911—1979) 原名刘振庆。莱西顾家村人。1927年小学毕业后任初级小学教员,并加入“莱阳县少年同志社”,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1930年,以农民协会的名义组织贫苦农民批斗了叶家庄村(今属莱阳市)大地主陈东明。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任招(远)莱(阳)边区特支...[详细]

刘桃矩 [公元1915年-1946年]

  • 刘桃矩(1915—1946)夏津县东李乡刘兴裕村人。中共党员。1936年参加革命。曾任冀鲁豫军区新四旅政委。1946年3月牺牲于河北馆陶。 ...[详细]

刘天祥 [公元1919年-1949年]

  • 刘天祥(1919—1949)无棣县陈庄子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第31游击支队任三路军少先队指导员。1943年调商(河) 惠(民) 独立营任教导员。1946年任团长。1949年,代理第三野战军84师副师长,率第一梯队参加金门岛登陆作战,由于缺乏经验,潮汐下降,后续梯队不能登陆...[详细]

刘田源 [公元1922年-1970年]

  • 刘田源(1922—1970)莱芜县卧铺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38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220部队师政委。1970年在大连牺牲。 ...[详细]

刘天韵 [公元1896年-1965年]

  • 刘天韵(1896—1965)艺名“十龄童”。原籍山东。苏州弹词演员。自幼学习弹词。10岁登台演出。演唱弹词《三笑》《落金扇》,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见长。长于“陈调”、“山歌调”等唱腔、曲调。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说新书活动,演出《小二黑结婚》获得好评。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参加中...[详细]

刘廷怀 [公元1965年-1985年]

  • 刘廷怀 (1965—1985)兖州市小孟乡刘李村人。1984年底入伍。1985年4月随部队开赴云南老山前线,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6月11日, 刘廷怀随突击队向“211” 高地冲击,左腿被击中,但他全然不顾,仍然冒着敌人的炮火,连续抢救了5名战友。6月30日,伤情未愈的刘廷怀随连队到著名的“...[详细]

刘同武 [公元1899年-1961年]

  • 刘同武(1899—1961)又名刘同铭。原籍山东齐河县赵官镇,后移居高唐县。山东快书演员。早期演唱山东大鼓,因与竹板山东快书创始人于传宾交情很厚,得其传授,遂改唱“武0”。他说书极富创造精神,利用演唱山东大鼓的丰富经验,以于传宾所传《武松传》为基础,参考《水浒传》及民间传说,边改编边演出,经数十...[详细]

刘维理 [公元1923年-1983年]

  • 刘维理 (1923—1983)日照人。1938年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1939年1月经日照县委介绍到岸堤干校学习, 同时参加革命工作,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日照、莒县、郯城等地从事党的工作,并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1941年秋, 在鲁中南七区党委党校学习期间,正逢日军5万人在沂蒙山...[详细]

刘维山 [公元1910年-1974年]

  • 刘维山 (1910—1974)茌平县博平镇二刘庄人。出身贫苦家庭。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钢枪班班长、农会会长、互助组组长、乡党委书记、区信用社主任、建筑社党委书记。他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参军支前运动;打井抗旱,发展生产。全村粮棉产量逐年提高,公共积累不断增加,连年被评为全...[详细]

刘文漪 [公元1903年-1933年]

  • 刘文漪(1903—1933)字其园。苍山县西大埠村人。1925年参加西北军。1926年离队回家,先后任神山、安庄、西大埠小学教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初, 中共苏鲁边徐海蚌特委发动苍山-,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队,任军事指挥兼第四中队队长。在率部与“围剿”-队伍的国民党八...[详细]

刘文进 [公元1925年-1949年]

  • 刘文进(1925—1949)费县梁邱西村人。1944年春参加县大队。1946年随部队编入山东军区十师二十八团,任机枪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战勇猛,立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1947年鲁南战役中与战友用集束手 炸毁敌快速纵队的4辆坦克。1948年淮海战役中被团部评为“甲等射击模范”。1949年在...[详细]

刘文祥 [公元1923年-1948年]

  • 刘文祥 (1923—1948)莱芜县沈家岭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 人。中共党员。1938年入伍。曾任山东纵队四支队团政委。1948年3月在四平战役中牺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