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广山(1919—1946)费县魏家沟村人。194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月任温河县尚庄区武装部长。10月任县远征0队队长,带领队员炸毁滕 (县) 临(城)段铁路,并炸死敌人38人。获“鲁南0大王”的称号。翌年,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详细]
李光祥(1903—1939) 字庆华。淄川县八区贾村(今属淄博市淄川区黄家铺乡)人。抗战初期秘密组织了抗日游击队。所部后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四中队, 任队长。1938年3月,奉命率十四中队与其他部队配合攻打淄川城,占领伪县府大院。是年秋,到鲁南抗日军政干校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结...[详细]
李广义(1891—1945)字宝臣。章丘县(今章丘市)龙山村人。1913年进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当油漆工。“五四”运动后,成为李大钊在北京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一批通讯员(不在北京的会员),他将中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带回济南,刻印成传单广为传播。1921年,在厂内办起了工人夜校和工...[详细]
李光仪(1875—1912)字小岩。临沂城人。1894年(光绪二十年)入县学。后考入保定师范学堂速成科。毕业时,因其才华出众,被选为官费留学生赴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攻读。1905年8月, 李光仪参加了1000多名留日学生在东京召开的欢迎孙中山大会,支持同盟会筹备会。同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详细]
李冠智(1919—1981)原名李仁勇。寿光县东埠乡三官庙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第八支队任宣传员。 1939年5月,在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6月学习结业后,历任山东沂水县四区区中队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 山东鲁中第二军分区沂北独立营副营长、 山东军区三师九团三...[详细]
李贵德 (1912—1939)字子荣。 沂水县埠前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并组织沂水-。抗日战争后任沂水临时县委负责人。1938年参加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六大队,任中队长。后任二支队连长。1939年1月牺牲。 ...[详细]
李桂岭(1905—1938)曾用名李子俊。临清县(今临清市)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6年任省立聊城师范学校教师,曾支持和参加学校师生驱逐反动校长的-。“七七”事变后,在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训处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7月任夏津县抗日政府县长。同年10月25日,被进...[详细]
李国钧(1918—1950)原名李文同。高唐县杜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底任冀鲁豫军区一纵十九旅五十五团参谋长。1949年3月任十六军四十八师一四二团副团长。 同年9月,随部进军大西南。1950年在四川桐子岭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详细]
李合钧(1855—1927)泰安县城南(今属泰安市东良庄)人。山东快书、山东落子艺人。门里出身,10岁下场说书。他扮相英俊,演唱的书目实口多,表演生动,幽默风趣,加之天赋好嗓子,清脆宏亮,又善模仿,倍受观众喜爱,人们称他演、唱、 说“三绝” 。其演出的书目甚多,除精通快书《武松传》外,还能演唱渔...[详细]
李鹤年(1895—1969)原名李传龄。肥城县(今肥城市)人。1916年应募去法国做劳工,并负责华工工会里昂分会的领导工作。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同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5月回国,被派到北方区委工作。 后和赵士炎等去开栾煤矿领导工人运动...[详细]
李厚才(1901—1944)淄川县下湖田村(今属淄博市张店区湖田镇)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1942年后任胶济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率部坚持在胶济铁路沿线淄博一带对敌斗争。他率队截取敌人0,破袭敌铁路交通,攻克敌伪据点,铲除汉奸。1944年秋,夜袭索王庄敌据点,因汉...[详细]
李厚生(1904—1981)曾用名李明。招远县(今招远市)高山洼村人。农业科技专家。初中肄业后在本县小学任教。1926年初,在莱阳田家村创立少年同志社私立高等小学,任校长。1928年,在福建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红色互济会”。1932年,回招远开展救亡活动。 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道头...[详细]
李华萱(1895—1965)原名李荣寿。济南人。音乐家。自幼爱好音乐,曾拜著名音乐家王心葵为师。1912年考入山东高等师范艺体专修科,1914年毕业后到山东第四师范任音乐、美术教员。1920年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为国民音乐组会员。1921年任北京大学音乐杂志社特约。1922年兼任上海音乐季刊...[详细]
李华光 (1911—1947)原名李恩荣,又名李耀庭、李耀先。清平县李圈村(今属临清市)人。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底任中共临清联立乡师支部书记。1932年春,建立中共李圈支部,任支部书记。同年秋,任中共清平县委组织部长,主持县委工作。1934年夏至1935年秋,先后发动麦收-和...[详细]
李焕章(1907—1973)博山县乐疃镇马公祠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淄博机械工业的创始人之一。14岁随父客居苏州,在一家杂货店当小伙计,后任账房先生。18岁时,杂货店倒闭返乡。次年,经人介绍到柳杭博盛祥铁工厂学徒,因勤快好学,不久即负责“跑外”,又升账房先生。1932年,恒泰铁工厂濒临倒闭,...[详细]
李华田(1912—1980)蓬莱县白佛院村(今蓬莱市团结村)人。全国劳动模范。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村指导员,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带领村民支援解放莱阳战役。次年回村后,领导群众开展生产运动。1951年—1952年,他率先组织互...[详细]
李华亭(1901—1940)原名李芳萼,又名李铁柱。莱阳市中荆乡后留格庄村人。193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华亭早在北京大学上学期间,在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的影响下,积极投入革命活动。五四运动中,在天安门前--,要求惩办-贼。“九一八”事变后,带领师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任区委书记、县委军事部长...[详细]
李嘉会(1899—1975)字友文。寿光县上口镇李家南邵人。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发奋苦读以图报效祖国。1922年至1931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并获汽车学博士学位。当时虽受美国福特财团聘请,担任福特汽车制造厂工程师,但因不能偿其献身祖国之夙愿,遂毅然回国。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技术顾...[详细]
李建梓(1910—1963)寿光市人。1931年在寿光县立中学读书。1933年考入乡师读书。1936年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家乡参加抗日武装起义, 历任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中队指导员、 鲁东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任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详细]